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广陵散》是谁的作品 《广陵散》讲述的是什么历史故事

《广陵散》是谁的作品 《广陵散》讲述的是什么历史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671 更新时间:2024/1/22 18:10:35

《广陵散》是古代一首大型琴曲,是汉族音乐史上非常著名的古琴曲,列入中国著名十大古曲。那么《广陵散》这首琴曲是谁的作品?讲述的是什么历史故事?是关于哪个历史人物的?

嵇康《广陵散》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即古时的《聂政刺韩王曲》,一提到广陵散,毫无疑问的会联系到竹林七贤之一,魏晋琴家嵇康。因而有些人误认为此曲的作者是嵇康。

嵇康是三国曹魏的著名文学家、哲学家、音乐家,官至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竹林七贤之一。他崇尚老庄,恬静寡欲,性格正直,反对礼教,后因得罪司马昭心腹钟会而被害。嵇康善鼓琴,因临刑前弹奏《广陵散》而名垂青史。嵇康是从杜夔之子杜猛那里学得《广陵散》的,因酷爱此曲,经常弹奏,以致许多人前来求教,但嵇康概不传授。嵇康临刑前,有三千太学生为其求情,终不允许。嵇康死前索琴弹奏此曲,慨然长叹:“《广陵散》如今绝矣!”

嵇康

而从《广陵散》所讲述的历史故事来看,《广陵散》的作者应该是聂政。

广陵散的历史故事

据《琴操》记载:战国时期韩国人 聂政的的父亲,为韩王铸剑,因延误日期,而惨遭杀害。聂政长大后,从母亲那里得知了父亲的事情,便立志要为父亲报仇。聂政习武学剑,以泥瓦匠身份混入韩王宫,刺杀韩王,失败后逃入深山。后来,打听到韩王喜欢听人弹琴,就想扮作琴师再次进宫刺杀韩王,于是与仙人习琴,学琴十年后,身成绝技,名扬韩国。

聂政再次回到韩国,在门楼下弹琴,“观者成行,马牛止听。”人们都被他那精湛的琴艺征服了。不久,韩王知道了这件事,便派人把聂政带入宫中献艺。聂政准备了一把匕首,藏在琴腹中。到了宫中,他在离韩王不远的地方摆好琴,开始演奏。他的琴弹得实在太好了,韩王听得聚精会神,连侍卫们都竖耳静听而放松了警惕。

突然,聂政从琴中拔出匕首,跳到韩王面前,猝不及防,当场被刺死。聂政为了不连累姐姐,于是用匕首挖了眼睛并剖腹而死。这样,没有人能辨刺客是谁。聂政的尸首被抛在街头,继任的韩王悬赏千金征闻刺客的姓名、亲属、籍贯。聂政的姐姐听说后,跑到尸体旁,抱起尸体,大声痛哭,她哭得死去活来,结果竟气绝身亡。后人无不为这段悲壮的故事而动容,有人把聂政所弹的曲调收集起来,整理成了一首琴曲来描写这段故事,这首乐曲就是《聂政刺韩王曲》,后来也更名作《广陵散》。

标签: 《广陵散》

更多文章

  • 中国古琴十大名曲都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古琴

    中国古琴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伴随着中华民族的文明史流传至今。琴、棋、书、画它被誉为四艺之首,古琴是中国之中占据着中国古典乐艺术的最高点。那中国古琴的十大名曲都有哪些呢?接下来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下!中国古琴十大名曲有:《潇湘水云》《广陵散》《高山流水》《渔樵问答》《平沙落雁》《阳春白雪》《胡笳十八拍》《

  • 面首是什么意思?最早的面首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面首

    谈起武则天,大家免不了想到她的花边新闻,她嗜欲放纵、豢养男宠的经历更遭到了后人不断的贬斥和唾骂,史书称“武则天有面首三千,可与男性皇帝匹敌”。那么这里的面首是什么意思呢?最初来源于何处?《辞源》解释“面首”为:“面,貌之美;首,发之美。面首

  • “六书”指的是什么?六书通是什么意思?汉字六书是哪六节?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六书

    六书”,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造字法。汉代时期,学者把汉字的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式归纳成六种类型,总称“六书”。这也就是汉字六书六书是古人分析汉字的造字方法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今人一般认为后两种(转注、假借)与造字无关。象形即

  • 西安十三朝古都指哪十三个朝代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西安

    西安古称长安,是浩浩千年古都,他与意大利的罗马,希腊的雅典、埃及的开罗并称为"世界四大古都",他还居我国古代六大古都之首。提起西安,人们就会想起十三朝古都,绝大多数人可能也知道这样一个称呼吧 !但西安究竟是哪十三朝古都,先后有哪些王朝在这里建都的呢?笔者想从这个角度来谈谈先后在西安建都的王朝。 先

  • 商周“鼎”或为最早火锅 汉代人已吃“鸳鸯火锅”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火锅

    从考古发现来分析,中国人吃火锅确是有传统的,早在两三千年前上古商周时期,已开始吃火锅了。那么,古代中国人怎么吃火锅,喜欢吃什么火锅?商周时期或吃“小火锅”,战国墓内发现“狗肉火锅”如果追究火锅的源头,当从商周时期的青铜鼎说起。鼎是商周时期人们做饭做菜

  • 公章是怎么来的?公章的来历及历史发展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公章

    上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赴天津考察调研,见证了109个审批专用章被封存,强调将必要的审批集中到一起,只需盖一个章。公章,古称官印,是行使权力的信物,故又有“印信”的别名。公章是怎么来的?又是如何发展的?“掌大印”、“拿印把子”成

  • 中国古代众多少数民族今何在? 盘点历史上消失的民族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少数民族

    今天的少数民族,与古代的少数民族并不完全相同。今天的少数民族,包括南方的山居民族,如壮族、瑶族、苗族、彝族、侗族、土家族、傣族、 畲族、高山族等,曾经还可能被误认为是汉族;而北方的游牧民族,有一些已经在历史的演化中同化入汉族或其他少数民族中了,如匈奴族、羯族、鲜卑族、氐族、 契丹族、党项族、突厥族

  • 清朝的提督是从一品 那九门提督是多大的官?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九门提督

    明朝提督多为非正式官职,各地镇守总兵官,有时因军事需要常加提督军务、提督等衔。而到了清朝,提督一职则为常设。提督为武职官名,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主要负责统领一省的陆路或水路官兵。提督可以分为陆路提督与水师提督,掌管区域达一至两省,随受总督和巡抚节制,但权力极大。清朝共在全国各地设置了十二名陆路提督

  • 袁宏道创立了什么说 文学家袁宏道代表作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袁宏道

    袁宏道是明朝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作品和理念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他是明代反对复古文学运动的主要人物,在文学上反对写文章模仿秦汉,写诗词模仿唐代的做法,他认为写文章要跟自己的时代相连接不能只是一味地效仿前人留下的方法。图片来源于网络他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简单地说就是

  • 苏轼的一生是怎么度过的 苏轼代表作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苏轼

    伟大文人苏东坡,苏轼的一生,给人们留下许多故事,太多的谈资,有令人向往的美丽爱情故事,有令士子们奋发图强,终取得功名之传说,当然同时留下了关于他人生起起落落的谈资。图片来源于网络单从爱情角度来看,苏轼一生中有三段明媒正娶的婚姻,还有无法得出实际数字的妾室和情人,我们相信在这其中至少是一段是真正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