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丝绸之路名称的由来 班超和丝绸之路的关系 丝绸之路开辟的原因是什么

丝绸之路名称的由来 班超和丝绸之路的关系 丝绸之路开辟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14 更新时间:2023/12/17 12:09:02

介绍丝绸之路名称的由来

古往今来,丝绸之路作为连接中西方文化与经贸的重要通道,在我国几乎家喻户晓。然而有关丝绸之路名称的由来,知道内情者恐怕寥寥无几。今天追溯丝绸之路名称的由来,不得不提起一百多年前的一位名叫李希霍芬的德国旅行家,他正是“丝绸之路”的命名者。

丝绸之路图

生于1833年的李希霍芬有着热尔曼民族独特的执著与探索精神,自幼痴迷地质学的他曾在青年时代就读于柏林大学地质学专业,很早便渴望前往神秘的东亚进行地质研究。在众多东亚国家中,李希霍芬对东方文明古国中国情有独钟,他始终认为中国在当时所有的知名文明国度中,是人们最少探究的国家,有生之年,若能将探索的足迹踏上这片古老的热土,则必将是一段难忘的经历。

于是,怀着激动的心情,李希霍芬开始了他充满传奇色彩的考察之旅。从1868到1872年之间,他进行了七次中国之旅,途经当时中国的十三个省。一句中文也不会讲的李希霍芬在一路之上历经千难万险,其考察成果彻底改变了西方世界对中国的认知。

据传,李希霍芬主要以绘画形式将自己旅途中的所闻记录下来,他的足迹几乎遍布了整个中国。

一路之上,他的脖子上总是挂着绘图铅笔,以勤奋的双手不断记录着在中国所经历的一切。回国后不久,李希霍芬正式出版了他的考察著作《中国--亲身旅行的成果和以之为根据的研究》,更将中国和欧洲之间最古老的贸易之路命名为"丝绸之路",这便是丝绸之路名称的由来。

班超和丝绸之路的关系

在东汉历史上,一代名将班超曾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平定了北夷匈奴之乱,确保了边境和平与贸易顺畅,使一度阻塞的丝绸之路再现辉煌,毫无疑问,班超之历史功绩名垂千古,他完全称得上重丝绸之路的先锋者。

班超丝绸之路

早在西汉时期,张骞两度率队出使西域,率先开辟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丝绸之路,使得汉代与西域间的通商贸易空前繁荣。然而西汉后期,由于政治体系的改变和边境连年的战乱,令丝绸之路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被历史的风尘所掩盖,失去了昔日的光辉。

东汉建国后,历经五十年的励精图治,国力日渐强盛,遂于永平十六年,汉明帝派大将窦固率领军队出击北匈奴。此时,著名史学家班固的弟弟班超毅然投笔从戎,跟随窦固出征,并在此后的三年中英勇作战,建功立业,以无与伦比的智慧和勇气为东汉扫清了边境之患,也由此开启了一段班超与丝绸之路的历史渊源。

据说公元76年,汉朝曾欲撤回班超,然而在西域各国的极力挽留下,班超最终还是留了下来。其后,班超继续戍守边关,多次击退了匈奴的进攻,又陆续平定了其余少数民族的入侵。在此期间,班超还派甘英出使西罗马,获得了许多有关中亚各国的宝贵资料。

十余年来,随着边境战火的平息,西域各国与汉朝恢复了友好邦交,纷纷派遣使者亲附东汉,一度销声匿迹的丝绸之路也得以重新开通,一时间,河西走廊经贸往来畅通无阻,西域南道繁荣再现,甚至出现了“大漠无兵阻,穷边有游客”的盛世和平景象,这便是班超丝绸之路的故事。

丝绸之路的路线介绍

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在我国灿烂的文化中,“丝绸之路”绝对是世界著名的,这条路线在今天又重新被提及,是一条世界交往的路线。丝绸之路的路线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是古代最早的商业贸易路线。

丝绸之路地图

丝绸之路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广义的丝绸之路包括两条,一条是陆上丝绸之路,一条是海上丝绸之路。而狭义上的丝绸之路只有一条,就是陆上的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的路线以西汉时期的长安作为整条路线的起点,经过河西走廊然后到达著名的敦煌。但是从敦煌开始就分为南北两条路:南路是从敦煌开始,让后依次是楼兰、于阗、莎车、帕米尔到达大月氏、安息,最后往西到达条支、大秦,而北路从敦煌开始,经过交河、龟兹、疏勒、大宛最终到达安息和大秦。

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以南海为中心,所以还被成为南海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早在秦汉时期就形成了,在三国和隋朝时期的到了发展,在唐宋时期变得愈加繁荣。

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腹地与欧洲诸国的重要陆上商业贸易通道,这条古老的通道是无数先人用血汗打通的,也正是这条通道的形成为最早的世界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因为这条路线最早是贩卖中国丝绸的,所以被称为丝绸之路。现在丝绸之路已经成为世界遗产。

丝绸之路的重要地位是什么

起源于西汉的丝绸之路,作为中西方文化交流与经贸往来的重要通道,千百年来一直广受人们的重视。丝绸之路的重要地位之所以如此突出,其关键原因在于,丝绸之路的开辟,打通了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有力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的交流与经济的繁荣,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因而不得不说,丝绸之路的开辟具有鲜明的划时代意义。

丝绸之路图

据史书记载,汉武帝时期,著名外交家张骞奉王命两次率领车队出使西域,至此开辟了西汉与欧亚各国交流的新纪元,并在成功展示东方古国灿烂文明的同时,引进了西方的大量珍宝及先进技术,堪称中西文多层面交流的一场“破冰之旅”。

标签: 丝绸之路班超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李俶的皇后是谁?李俶为什么两个皇后?沈氏和独孤氏之间李俶究竟更爱谁呢?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俶

    广平王李俶当上皇帝了吗?历史上李俶的皇后是谁?为什么两个皇后?在独孤贵妃和沈珍珠之间李俶更爱哪个皇后?大唐荣耀中李俶对沈珍珠情深意重,但是据说历史上唐代宗李豫曾有过两个皇后,而且李豫对这两个皇后都十分的痴情。那么在沈氏和独孤氏之间李俶究竟更爱谁呢?下面小编就来跟大家分析一下吧!从历史数据中可以看到,

  • 历史上的沈珍珠一生真实历史事迹 经历了数位帝王的变更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沈珍珠

    大唐荣耀中的沈珍珠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她与广平王李俶之间的感情也十分的揪心。历史上的沈珍珠一生命途多舛,在世、安史之乱后就不知所踪了,让唐代宗为她虚悬后位多年。在沈珍珠风雨飘摇的一生中,经历了数位帝王的变更,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自古江浙出美女,在唐时有一位浙江湖州的女子,貌美如花又贤淑纯

  • 太平公主与李隆基是何关系?太平公主发动过几场政变?太平公主是怎么死的?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太平公主,李隆基

    李隆基是太平公主的哥哥相王李旦的第三个孩子。先被封为楚王,后被封为临淄王。太平公主在诛杀韦皇后一伙前后,与李隆基的关系是不错的;李隆基也借助太平公主的力量壮大自己。后来,唐睿宗将李隆基立为太子时,引起了太平公主的不满李隆基成为太平公主新的政敌。她认为,李隆 基精明干练,恐怕对自己在政治上不利,打算立

  • 道德经的奥秘 老子写《道德经》的目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老子

    道德经的奥秘:五千真言《道德经》,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更是中华文明的智慧源泉。几千年来,关于老子,关于《道德经》,有着无数的传说和猜想。 曾仕强教授认为,《道德经》和作为“群经之首”的《易经》有着密切关系。老子写作《道德经》,就在为高等智慧的人解释《易经》中的&ldqu

  • 民国老照片:民国十五年(AD1926年)的京津老照片 奉军入关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奉军

    民国老照片:民国十五年的京津老照片 奉军入关。1926年,孙传芳北上归附奉系,在天津召开军事会议组建“安国军”;张作霖被十五省推为总司令,决定攻打南方和西北的国民军。4月7日,直奉军从南北夹击华北,从山东、河南、直隶三处向国民军进攻;张宗昌、李景林的直鲁联军和阎锡山的晋军从东

  • 故宫老照片:紫禁城旧貌罕见照片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故宫

    故宫老照片:紫禁城旧貌罕见照片。正阳门–俗称前门,是明清两朝北京内城的正南门。1900年城楼和箭楼为八国联军所毁,1903年和1906年分别重建。照片上是重建前的前门。天安门–民国改为中华门,是真正的“国门”,照片上是天安门的内侧,自天安门广场拍摄。午

  • 历史百科:古代如何治理“假和尚”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和尚

    中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为中国人的信仰提供了坚强的信仰保障,各宗教都得到了很大发展。信仰佛教人数每年都在增加,对佛教了解的人也越来越多。但很多人对出家人的认识还不清楚,很多都人关注在出家人的戒疤上面。认为有戒疤的就是真的和尚,没有的就是假的;或者有戒疤的就是受过戒的和尚,没有戒疤的就是没有受戒的和尚;或

  • 东吴四将谁的功劳大 三国时期东吴四英杰是哪些人?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东吴

    东吴四将又称东吴四英将,是指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此四人都是三国里赫赫有名帅才,都担任过东吴的都督,掌握着东吴的军事大权,也都创造过属于自己的辉煌。东吴四将还称为东吴四英杰,东吴四英杰是指在东汉末期及三国早期的孙吴重要大臣,分别为周瑜、陆逊、鲁肃、吕蒙。他们皆是吴大帝孙权的心腹近臣和孙吴政权的

  • 历史百科:蜀汉三杰是哪三个人?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蜀汉三杰

    蜀汉三杰指中国汉末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三位杰出人才:诸葛亮、关羽、张飞。是中国东汉末年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三位杰出人才。其中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杰出的人才,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蜀汉丞相,谥曰忠武侯。还有两位三杰分别是蜀汉名将关羽和张飞,关羽被谥曰壮缪侯,张飞被谥桓侯。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

  • 历史百科:蜀汉三老将分别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蜀汉

    蜀汉三老将指的是黄忠与严颜、廖化三位年迈的蜀汉将军。以忠心而勇猛著称。黄忠(?-220),字汉升(太平御览卷二百三十八引《蜀志》中作“汉叔”),南阳(治今河南南阳)人。严颜,东汉末年武将,初为刘璋部下,担任巴郡太守。廖化,初为前将军关羽主簿,关羽战败后,曾诈降东吴,后诈死,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