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传统古乐泉州南音简介 泉州南音的价值是什么?

传统古乐泉州南音简介 泉州南音的价值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229 更新时间:2024/1/30 1:43:18

泉州南音简介

泉州南音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传统古乐。起源于唐,形成于宋,主要流行于闽南及台湾、南洋群岛华侨居住地区。

泉州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被称为传统音乐文化的“活化石”,唐代琵琶普遍用拨子,且是横抱姿势,泉州南音至今保持这一遗制。

南音中所用的“拍板”及其演奏方式与敦煌壁画中的伎乐图一样。南曲主要流行于泉州市、泉州晋江、南安、安溪、永春、龙溪和厦门市,在台湾及南洋群岛华侨居住的地方也很盛行。

泉州南音发展历史

一般认为南曲起源于唐,形成于宋:

(1)据文献记载:唐僖宗元年(885),王潮、王审知兄弟率军入闽,他们带去了唐代“大曲”传播于民间。大曲与当地民间音乐的相互影响和吸收,从而产生了别具一格的“南曲”。

(2)南曲的主奏乐器琵琶称为南琶,为曲颈琵琶,演奏姿势是斜抱着弹奏。所用洞箫严格规定为一尺八寸,亦称之为尺八。这两件乐器的演奏姿势与形制均与唐旧制相符。

(3)南曲的曲牌名称有不少与唐代大曲、法曲的曲牌名称相同。如《摩诃兜勒》《子夜歌》、《清平乐》、《梁州曲》、《婆罗门》等。

(4)宋代“南戏”五大名剧:《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杀狗记》和《琵琶记》,南曲也演唱这些剧目。

泉州南音有什么价值?

泉州南音有着深厚、丰富的传统文化积淀。它是从中原传到福建闽南来的,这些中原音乐同闽南地方音乐互相渗透融合,孕育出泉州南音来。

泉州在宋代就是著名的东方第一大港,吸引了大量的中外客商和文人学士,经济相当发达,各种文化交流频繁,呈现出“千家罗绮管弦鸣”的繁荣景象。南唐顾闳中的传世之作《韩熙载夜宴图》即可印证。

泉州南音由谱、指、曲三大部分组成。 谱是唐大曲遗存,词的内容多与戏文相关,曲的结构形式与元曲有直接联系。

泉州南音还吸收佛曲、道情的东西,吸收楚歌、吴歌、潮调及闽南地方音乐,并吸收弋阳腔、青阳腔、昆腔。

泉州南音演唱时的位置固定为:演唱者执拍板居中;其左边,上方为洞箫,下方为二弦;右边,上方为琵琶,下方为三弦。

演唱程序固定是“指头谱尾”,就是说开头一定要合奏一套或一折“指”,最后一定要奏谱“煞尾”;中间演唱也要按“支头”顺序来进行。要“起曲头”,就是每个支头要有带头唱的人,他唱的曲属于哪个支头,其他人就要跟着唱这个支头的曲。

若转换支头,则须唱“过支曲”作为转折的过渡、连接。上一个唱完,下一个接过拍板接着唱,伴奏乐器基本没有间断。

乐器演奏也有其规矩,琵琶是先生,起指挥乐队的作用;三弦和之,犹如“琴瑟和鸣”;而洞箫与二弦的关系,洞箫为主,二弦为辅,“箫咬弦,弦入箫”,即所谓“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

南音不管是表演形式还是音乐内容,始终都保持着古代中原的古风古味,研究价值高,欣赏价值也高。代表曲《八骏马》、《梅花操》等。

泉州已将泉州南音申报“世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并成功入选,“泉州南音研究”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元化文化部列入“中亚东西方文化间对话”项目计划。

南音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传承意义。

此外还有比如在香港流行的地水南音,虽然同名,却是不相同的。

标签: 南音

更多文章

  • 中元节晚上能出门吗?中元节有哪些风俗?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元节

    元节相信大家都知道,关于中元节的传说和故事有很多,有的人说中元节晚上不能出门,否则会碰到一些东西,那么中元节晚上能出门吗?今天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中元节晚上能出门吗中元节晚上其实也是可以出门的,但还是应该尽早回家,不要在外逗留太晚。据说,在这段期间,幽冥界的孤魂野鬼都争先恐后地来人间逍遥,

  • 七月半鬼节有什么来历?为什么称七月半为鬼节?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鬼节

    七月十五中元节,人称鬼节。其实,从农历七月初一开始到七月三十日都是鬼门大开的日子。民俗相信,在这一段时间会有许多的孤魂徘徊在阳间。中元节,是华人很重视的一个日子,每一年的中元节都会有许许多多普渡祭拜的盛会举行。这个鬼节也是众多的华人节日中规模最大,花钱最多的一个节日。中元节,也是佛教的“

  • 入伏吃什么去湿气?入伏喝什么去湿气?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入伏

    虽然入伏后天气会变得更加炎热,但同时我们体内的湿气也会更重,所以入伏后去湿气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入伏吃什么去湿气?入伏吃什么对身体好?接下来跟历史一起了解一下吧。入伏吃什么去湿气薏米红豆粥原料:薏米和红豆按2:1配。做法:把薏米和红豆洗净浸泡一晚。把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水用猛火煮开,改慢火煮至薏米烂

  • 去湿气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去湿气最好的食物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去湿气

    说到去湿气的好方法,不少人会说吃红豆薏米水是比较好的,确实这样食物是能够起到很好的祛湿效果的,但是不太适合胃寒的人喝这个,因此大家知道去湿气最好的方法以及去湿气最好的食物有哪些吗,去湿气吃什么最好,接下来大家就随历史小编一起了解看看~去湿气最好的方法说到去湿气,还得是食疗,去除湿气很彻底。在食疗中首

  • 清朝服饰有何特点?清朝服饰好看么?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服饰

    清朝男子的服饰分为礼服、吉服、常服和行服.礼服包括朝服、朝冠、朝带、朝珠、端罩、衮服等等.朝冠和朝服是大朝、大祀时穿的。大朝就是朝会.清朝沿袭明代的朝会制度,每逢皇帝继位、大婚、册立皇后和元旦、冬至、以及万寿节(皇帝生日)的日子,皇帝就穿朝服,百官文武也都按品级穿朝服.皇帝的朝服是明黄色,披领及袖

  • 越剧《汉文皇后》剧情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越剧

    汉文皇后,越剧历史剧。张波1982年编剧。潮剧也有此剧目。剧目简介写汉文帝即位不久,册立窦姬为皇后,并找回了与窦姬失散12年的弟弟窦广平。正当姊弟沉浸在团圆欢乐之际,不料广平因幼稚无知,中人奸计,犯下死罪。文帝与窦后情深,对窦广平一案在执法与徇情上犹豫不定。然窦后深明大义,闻知弟弟凶讯虽痛不欲生,但

  • 西藏喇嘛教的历史起源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喇嘛教

    藏传佛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一千八百多年前的古象雄王朝,古象雄的王子幸饶弥沃如来佛祖(释迦牟尼佛前世“白幢天子”的师父),为了救度众生而慈悲传教了“古象雄佛法”,也就是"雍仲本波佛法”(简称"本教"),“雍仲本教”是幸饶

  • 中秋节为何有“拜月”的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秋节

    传说,在土古时期也有一个后羿,一次天帝的十个儿子贪玩,一起跑了出来,大地都烤裂了,江河湖泊也快烤干了,地里长不出庄稼后羿便手搭弓箭,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挽救了百姓。天帝怪罪后羿,就把后羿和他的妻子嫦娥,一起赶下凡间。下凡后,他们就成了不能永生的普通人。后羿凭借盖世神功,过炎山,弱水,攀上悬崖峭壁,

  • 宋朝的官员服饰都有哪些讲究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朝

    在历史上每个朝代都有属于自己的服装特色,再加上古代封建社会思想保守,阶级制度较为森严,这一点也体现在了服装上面,而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官服。而宋朝的官员们上朝时总是会穿着红色的衣服,脖子上还会挂着一个白色的圆圈,这个看似简单的装饰品背后却暗藏着大大的玄机。根据史料记载,这个白圈叫作「方心曲领」,这个名

  • 如何对孩子进行国学教育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国学

    一、诵读经典儿童时期的孩子就像一张白纸,处于生命中吸纳力与记忆力最强的阶段,而这一阶段的国学教育将影响孩子的一生。因此,国学启蒙,首先要以诵读和背诵为主。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喜欢重复的,且像《弟子规》、《三字经》这类书,诵读起来琅琅上口,孩子们很喜欢去诵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