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贴门神的习俗怎么来的 门神所画的人像都有哪些人物

贴门神的习俗怎么来的 门神所画的人像都有哪些人物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116 更新时间:2024/1/29 14:09:51

关于门神,至今都还在信仰中,贴福字、贴门神等,是古已有之的习俗。春节时,人们贴春联迎“福”的同时,为何还要在门上贴一对门神以防止鬼祟入门?过年贴门神的习俗是怎么来的?门神所画的人像都有哪些人物?

过年贴门神源于古人的门神崇拜。古人认为,门户为全家人每天出入之要津,必须驱邪镇鬼,才能保全家人平安。早在战国时期,先民已经开始用“五木之精”的桃木刻成写有咒语的“桃符”,挂在门口镇邪。后来,随着纸的广泛应用,桃符被画有人像的纸代替。人们多在标志着一年之始的正月初一前夕贴于门上,作为门神,保佑家人全年平安。可是,用来当做门神所画的人像都有哪些人物?

据南朝梁宗懔在其《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造桃板着户,谓之仙木,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门神。”由此可见,神荼和郁垒是最早被当做门神的人物。

关于门神信仰的出现,大致可上溯到成书于战国早期的《》,这部中国最古老的自然地理和神话传说著作中,就记载有这两位神仙。相传远古时候,神荼与郁垒为一对兄弟,兄弟俩都擅长捉鬼,如有恶鬼出来骚扰百姓,神荼与郁垒便将其擒伏,并将其捆绑喂老虎。后来人们为了驱凶,索性在门上画出神荼、郁垒及老虎的像,以达到驱鬼避邪之效果。左扇门上画的是神荼,右扇门上画的是郁垒,民间称他们为门神。但到了唐代,神荼和郁垒被两位唐代大将和所取而代之,成为新的门神。

秦琼(?-638年),字叔宝,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唐初著名大将,勇武威名震慑一时,是一个于万马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的传奇式人物。曾追随唐高祖父子为大唐王朝的稳固南北征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尉迟恭(585年-658年),隋末唐初,名恭,字敬德,朔州鄯阳(今山西朔州市朔城区)人,赠司徒兼并州都督,谥忠武,赐陪葬昭陵。秦琼和尉迟恭二人因骁勇异常,均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中。将他俩作为门神,据传与唐太宗有关。

隋末,炀帝无道,天下大乱。公元617年,唐国公李渊由太原起兵南下,讨伐隋室。在兵家重镇吕州霍邑(今山西省霍州市),李渊率唐兵与隋将宋老生大战月余,斩宋老生,然后势如破竹,直下长安建立大唐。另一军阀刘武周趁山西空虚,占了李渊的山西老巢。公元619年冬,李世民奉父命领兵回击山西。李世民在收复了河东、平阳之后,兵至霍邑。刘武周命元帅宋金刚死守霍邑,宋金刚命偏将尉迟恭扼守白壁关,阻止李世民北进。李世民手下大将秦琼与尉迟恭展开激战,两人多次交锋,仍难分高下。李世民起爱才之心,想收服尉迟恭。尉迟恭称,只要刘武周不死,自己便不会叛变。李世民遂想出一办法杀了个长相酷似刘武周的人,并将首级送到尉迟恭处。尉迟恭误以为真,归顺了李世民。

后来李世民夜宿霍邑衙门,多次在梦中被两个无头人惊醒。李世民仔细琢磨,这两人一个像公元617年在霍邑被斩的隋将宋老生,另一个却像那个被充作刘武周割了头的人。这两个无头鬼时时骚扰,使得李世民坐卧不宁。李世民召见徐茂公求计,徐茂公道:“主公屈杀这似刘武周之人,是因为急于收降敬德将军,主公可派敬德将军夜守衙门,也许得以安宁。”李世民依言,使尉迟恭守门,果然那个似刘武周的冤魂不再来扰,而那个像宋老生的冤魂仍至。李世民再次求计于徐茂功。徐茂功道:“臣闻宋老生虽为隋将,但其忠勇可嘉。听说宋老生极敬佩秦二哥为人,试增派秦二哥夜守衙门,或许得安。”李世民依言增派秦琼夜守衙门,果然宋老生冤魂也不再来。

此事后来传到民间,人们纷纷在门上张贴敬德和秦琼的画像,以求妖魔鬼祟不敢入门。从此他们两位便成了门神,并相沿成习。宋时,门神画进一步发展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年画系列。

不过,史书记载的门神还有一位,这就是古代的另一位勇士成庆。在班固的《汉书·广川王传》中记载:广川王(去疾)的殿门上曾画有古勇士成庆的画像,短衣大裤长剑。

标签: 贴门神

更多文章

  • 古代人怎么过中秋节的_古人过中秋节的方式_古人过中秋要做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秋节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祭月仪式,设大香案,摆上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绝不能少,西瓜要切成莲花状。古代人过中秋远比现代人要讲究得多。那么,古人中秋是怎么过的?原来他们有十件必做的事情。古人中秋节必做的十件事之一:吃月

  • 中国应该怎么样待客?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待客

    中国素以好客而闻名,在待人接物上有不少禁忌,比如古人说的: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坐。说的就是对年纪大的人留宿,恐怕有不测。那么在待客方面,还有那些基本原则呢?比如给客人倒水,壶嘴就不要对着客人了,因为壶嘴与虎嘴同音,你是要吃别人么。在递烟、递酒、递茶都要双手,最忌是用单手,显得是对人的不敬。还还要主

  • 中秋节传统活动有哪些_盘点中秋节传统活动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秋节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祭月仪式,设大香案,摆上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绝不能少,西瓜要切成莲花状。古代人过中秋远比现代人要讲究得多。那么,古人中秋是怎么过的?原来他们有十件必做的事情。古人中秋节必做的十件事之一:吃月

  • 古人为何重视匾额 古代建筑中的匾额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匾额

    匾额在中国的古建筑上,运用相当广泛,几乎都缀有匾额。不同样式的匾额也各有其特殊含义,且匾额作为一种文化被古人所重视,也成为建筑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匾额讲究的是内容的意境及文采,它集中表现了我国古代文化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在封建社会,那些维护封建伦理道德、政治规范政绩显著者,多被赏以匾额,称&ldquo

  • 古代酒家对联风趣幽默 这些酒对联运用巧妙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对联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是对汉字的形、声、义的巧妙运用。对联适合运用于各种场合,适宜的对联能够锦上添花,古代不少古代酒家的对联,由于它们富有文化情味而经常驻萦回于脑际;现随手录下几对,以供同好欣赏。从前,某地一家酒家老板,为了招徕顾客,特意请一位秀才撰写对联。秀才到来一看,发现店旁的空地经常有花

  • 中秋节吃月饼习俗_中秋月饼怎么来的_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秋节

    月饼的由来,传说源于唐征突厥取胜,有西域商人贺以胡饼,李世民感慨道“应将胡饼邀蟾蜍”。此说无据,胡饼汉代已入中原,类于今天的馕。李世民不过是说胡饼之圆,近似月亮罢了,和月饼毫无关系。事实上,到南宋才有“月饼”一说,但属市卖食品,与中秋节无关,且很可能

  • 秋分是什么意思?秋分时节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秋分

    秋分时节,作为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很多年轻人都是知道的,只不过也仅限于知道,并不了解,不清楚在这个时间应该注意一些什么样的问题。不过,很多人也应该能够感受到,气温的下降,日照逐渐缩短,也就能够意识到,已经进入了秋冬季节。那么,秋分到底是什么意思?在秋分之后,日常生活应该注意些什么样的问题?1.

  • 古代文人如何妙用“春夏秋冬” 对联中彰显趣味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对联

    对于中国的文人墨客而言,“春夏秋冬”不仅仅代表着季节,而更可以延伸出诸多的含义,他们把四季巧妙地嵌入对联中,增添了对联的趣味性、欣赏性。唐代诗人白居易被贬江州时借联抒怀,乐观面对现实境遇:“南檐纳日,冬如春暖;北户迎风,夏似秋凉。”联坛流传一副以四季

  • 古代崇拜的神灵基本有哪些 至今仍是百姓的信仰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崇拜

    我国自古以来有神灵崇拜之说,对于神灵的信仰是发自内心且贯彻在生活中,古代崇拜的神灵很多,以汉族为例,除去原始时期崇拜图腾及祖先之外,各个时期、各个社会阶层都有一些不同的崇拜对象,但主要还是集中在以下几个神上:上帝:上帝又称天、天皇,是神灵世界的主宰,也是历代统治者和一般群众都崇拜的最高神灵。社神:

  • 男左女右习俗怎么产生的 为何我们要遵从男左女右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男左女右

    在我们生活中,“男左女右”的概念贯穿到生活中各方面,成为约定俗成的标准,上公共厕所,男左女右;戴婚戒,男左女右;另外,还有照结婚玉照,夫妻二人出席某些礼仪场合等等,男的往往在左边,女的往往在右边。这种习俗是怎么产生的呢?据传说:中华民族的始祖盘古氏化仙之后,他的身体器官化为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