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文人如何妙用“春夏秋冬” 对联中彰显趣味

古代文人如何妙用“春夏秋冬” 对联中彰显趣味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63 更新时间:2024/2/25 20:21:16

对于中国的文人墨客而言,“春夏秋冬”不仅仅代表着季节,而更可以延伸出诸多的含义,他们把四季巧妙地嵌入对联中,增添了对联的趣味性、欣赏性。

唐代诗人白居易被贬江州时借联抒怀,乐观面对现实境遇:“南檐纳日,冬如春暖;北户迎风,夏似秋凉。”

联坛流传一副以四季入联古代的妙联:“冬夜灯前,夏侯氏读春秋传;东门楼上,南京人唱北西厢。”令人拍手叫绝的是,此联用复姓“夏侯”、书名《春秋》、地名“南京”、剧目《西厢记》与“春夏秋冬”四季名和“东西南北”四方位完美地结合起来,贴切自然,天衣无缝。

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也工对句,据说有位联友出联求对:“大小子,上下街,走南到北买东西。”金圣叹见他用四个方位词入联,便巧妙地运用“春夏秋冬”四个节令嵌入联中:“少老头,坐睡椅,由冬至夏读《春秋》。”上联的“东西”是化方位词为名词,下联的“春秋”有异曲同工之妙,是化季节词为古籍名,这样精妙的对联并不多见。

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任山东潍县县令时,有一次一个穷秀才前来告状说:“愚生为主家公子教书,双方议定每年俸金八吊。我执教已一年,主人却分文不给,说我不会教书,求大人做主索讨学俸。”郑板桥听后对秀才说:“你是真才实学还是才疏智浅,且让我出个上联考考你。”于是他指着悬挂于堂上的一盏大彩灯吟出上联:“四面灯,单层纸,辉辉煌煌,照遍东西南北。”秀才听罢思考片刻,用下联道出他一年四季辛苦的状况:“一年学,八吊钱,辛辛苦苦,历尽春夏秋冬。”郑板桥听他对句不仅工整,而且情真意切,遂聘请秀才到县衙给自己当助手,并责令那个赖账的豪绅加倍偿付学费。

清代四川有名的才子李调元也是个对句高手,有一年他与夫人久别天涯,大难不死,夫妻团聚之时,夫人情不自禁地吟出上联:“月圆月缺,月缺月圆,年年岁岁,暮暮朝朝,黑夜尽头方见日。”李调元听罢,也以同样心情用“春夏秋冬”嵌联吟对:“花开花落,花落花开,夏夏秋秋,暑暑凉凉,严冬过后始逢春。”这副妙联用反复、重叠手法表达悲欢离合的真爱挚情,至今仍为人赞美。

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为扬州“乐善庵”撰一联:“有月即登台,无论春秋冬夏;是风皆入座,不分南北东西。”此联至今脍炙人口。清乾隆年间,江西萍乡才子刘凤诰进京赶考,得中探花,但因其貌不扬,乾隆皇帝亲自出对试其才:“东明,西长庚,南箕北斗,朕乃摘星手。”才华横溢的刘凤诰当即应对:“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臣为探花郎。”一个以“东西南北”四方星宿巧出奇题,天子天象,气势不凡,一个用“春夏秋冬”四季名花应对,尤其后三字的“探花郎”一语双关,令人击掌赞叹。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将四时农事活动镶嵌入对联不但多,而且含有启人深思的哲理。例如:“春夏秋冬春为首,莫忘耕耘;梅桃李杏梅占先,要问收获。”这副对联勉励农家人要不误农时,抓好春耕生产。还有一副对联也是劝告人们一年四季毋忘生产、销售对接,颇值得品味:“南来北往,货物流通,遂成东镇西市;春耕夏锄,禾苗生长,才有秋收冬藏。”

善于将四季嵌入对联进行广告宣传,是文化人的拿手好戏。明代诗人唐伯虎替某酒店书写过一副很有气魄的广告对联:“酿成春夏秋冬酒;醉倒东西南北人。”日前,一位联友向我推荐他在杭州西湖“仙乐处酒家”看到的一副对联:“翘首望仙踪,白也仙,林也仙,苏也仙,我今买醉湖山里,非仙也仙;及时行乐地,春亦乐,夏亦乐,秋亦乐,冬来寻寒风雪中,不乐亦乐。”这副对联除了妙将“仙乐”嵌入联语外,上联句句用“仙”,白、林、苏分别隐指李白林逋苏轼三位善饮的酒翁,下联句句含“乐”,整副对联仿佛一幅心旷神怡的四时行乐图。

标签: 对联

更多文章

  • 古代崇拜的神灵基本有哪些 至今仍是百姓的信仰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崇拜

    我国自古以来有神灵崇拜之说,对于神灵的信仰是发自内心且贯彻在生活中,古代崇拜的神灵很多,以汉族为例,除去原始时期崇拜图腾及祖先之外,各个时期、各个社会阶层都有一些不同的崇拜对象,但主要还是集中在以下几个神上:上帝:上帝又称天、天皇,是神灵世界的主宰,也是历代统治者和一般群众都崇拜的最高神灵。社神:

  • 男左女右习俗怎么产生的 为何我们要遵从男左女右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男左女右

    在我们生活中,“男左女右”的概念贯穿到生活中各方面,成为约定俗成的标准,上公共厕所,男左女右;戴婚戒,男左女右;另外,还有照结婚玉照,夫妻二人出席某些礼仪场合等等,男的往往在左边,女的往往在右边。这种习俗是怎么产生的呢?据传说:中华民族的始祖盘古氏化仙之后,他的身体器官化为日

  • 本命年简介 本命年有什么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本命年

    本命年最初为五行数命回归之年,即60年一本命年,目前主要是十二年一遇的农历属相所在的年份,俗称属相年。在传统习俗中,本命年常常被认为是一个不吉利的年份。“本命年犯太岁,太岁当头坐,无喜必有祸”的民谣是关于本命年不甚吉利的最好写照。故民间通常把“本命年&rdquo

  • 古代皇帝的龙袍是什么样式的?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龙袍

    龙袍,顾名思义就是指中国帝王的朝服,更是封建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利象征。那么,古代皇帝的龙袍是怎样的?皇帝的龙袍有哪几种?下面带着这些问题,跟随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龙作为神兽, 能够上天入地,包括入海、入水,无所不能。这是龙作为皇帝象征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我们说皇帝是“真龙天子&rdquo

  • 老北京恭王府的三位主人:和珅、永璘和奕訢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北京,恭王府,和珅,永璘,奕訢

    坐落于北京市西城区柳荫街的恭王府是清朝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人称“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它见证了清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是我国当时唯一一座对外开放的请代王府。恭王府历经百年沧桑,有三位非常著名的主人,他们分别是:和珅、永璘和恭亲王奕訢。恭王府恭王府原本是和珅的府邸,始建于乾隆

  • 故宫北院区什么时候开区?故宫北院区有什么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故宫

    说到故宫其实大家感觉到已经真的很大很大了,但是故宫方面最近表示将要新开一个新区,这个新区叫故宫北院区,那么有的网友要问了这个新区什么时候建成呢?这个新区又有什么样的特点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故宫北院区什么时候开区?就目前的情况来要到2020年开始迎客哦。故宫北院区有什么特点?故

  • 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赏菊?古人过重阳节可能需要半个月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重阳节

    古人过重阳节举办的活动是非常丰富的,其中登高和赏菊是两个比较重要的事情,而且在古代登高是也比较麻烦,因为外出都非常消耗时间,所有有些人可能花了半个月才完成登高。当然整个过程不会那么单调,还会做些其他的事情,重阳节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户外节日。除了登高,还有赏菊、插菊等活动。大家知道重阳节究竟是怎么来的么

  • 秦始皇的龙袍为什么是黑色的?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始皇

    秦始皇的龙袍是黑色的,为什么后世都是黄色龙袍?原因很简单。中原领土在有人类文明初期都是由一个个部落组成的,按照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相近和习俗相同的在一起生活,但是后来随着人越来越多,这种部落就演变成了国家。后来中华领土有了一个又一个的国家,其中有一个人,他就想着把所有的国家都统一在一起,成为

  • 客家人历史介绍 客家人的历史由来 客家人的民风民俗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客家人

    客家人,是中国广东、福建、江西、台湾等地原住民的主要组成部分,作为南方古代汉族移民群体,客家人是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客家”一词,在客家语读( KAKKA),含有“客户”之意。《辞海》中是这样解释的:相传在4世纪初(西晋末年),生活

  • 故宫屋脊上雕刻的老人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故宫

    我们知道,古代的建筑与现代的建筑有很大的区别,现在到了任何一个城市,你几乎找不出什么建筑物上面的区别,都是高楼大厦,毫无特色。但是古代建筑不一样,不仅在建造方式上面与现代不同,很多装饰也是不一样的。去过故宫的朋友可能知道,在故宫的屋脊上面,经常会看见一排的动物,然而在动物的最前面,还有一个雕刻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