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元宵节传统风俗:赏灯猜谜

元宵节传统风俗:赏灯猜谜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773 更新时间:2024/3/10 8:14:23

元宵节是灯的节日,所以元宵节又被称为灯节,可见赏灯是元宵节最主要的庆祝活动了。中国灯的历史悠远流长。传说从汉明帝开始挂上各式彩灯。隋唐宋以来,张灯的氛围更是盛大。历代诸多诗人留下咏灯的佳句:如唐代苏味道《正月十五夜》“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唐代王维《奉和圣制十五夜燃灯酺宴应制》“游人多昼日,明月让灯光”;唐代元稹《灯影》“灯火家家市,笙歌处处楼”;唐代李商隐《上元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马隘通衢”;唐代崔液《上元夜》“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宋代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宋代范成大《元夕》“新年第一佳时节,谁肯如翁闭户眠”。这些诗句都描绘出了唐宋时期元夕时节灯彩的辉煌夺目。明代最负盛名的是米家灯,有诗为证:“千家竞买米家灯”。到了清代,元宵节的放灯更为壮观。北京城内专门开了灯市,据说今日北京的灯市口大街,便是当年的灯市。伴随着元宵节张灯习俗的历史发展,灯的制作技术也更加精湛,规模也日益扩大。

随着元宵节张灯规模的日益扩大,灯从宫廷走向民间,猜灯谜的活动也逐渐兴盛起来。谜语最早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而将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灯谜,则开始于南宋。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灯品》中说:“又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

隐语即谜语,藏头是将谜底隐在每句的开头,故称藏头,是隐语的一种。猜谜变成灯谜,还有个很有趣的故事。相传很久以前,有个财主,人称笑面虎,是一个极其势利的人。见了穿着体面的人,就满脸堆笑;见着粗衣破衫的穷人,就吹胡子瞪眼。一次,有一个叫王少的青年去他家借粮,因衣服穿得破烂,被他赶出了大门。王少回家后,越想越气。在元宵之夜,扎了一顶大花灯,来到笑面虎家大门前。这大花灯上还题着一首诗:

头尖身细白如银,

称称没有半毫分。

眼睛长到屁股上,

光认衣裳不认人。

笑面虎看罢,气得面红耳赤,吼道:“好小子,你竟敢骂老爷我?”随后就命家丁去抢花灯。王少忙挑起花灯,笑着说:“老爷,您莫猜疑。我这诗是一个谜语,谜底是‘针,你想想这‘针怎么是对你的呢?难道是‘针对你说的,不然你怎么会知道是说你呢?”笑面虎想想可不是这样嘛,气得灰溜溜走了,周围的人都乐得哈哈大笑。这事不久就传开了。等到第二年元宵,人们纷纷模仿王少,将谜语写在灯上,供人猜射取乐。所以就称“灯谜”。以后相沿成习,猜灯谜成了元宵节重要活动。《红楼梦》、《镜花缘》中有不少场面都是描写清人制灯谜、猜灯谜的情景。猜灯谜奥妙诙谐,足以锻炼思维,发性灵,的确是一种益智的娱乐活动。

标签: 元宵节

更多文章

  • 元宵节传统风俗:舞龙舞狮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元宵节

    舞龙灯也称“舞龙”、“龙灯舞”,“耍龙灯”等,它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传统民间娱乐活动。中华民族自古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龙,其形有九:身似蛇,脸似马,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腹似蜃,

  • 元宵节各地风俗习惯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元宵节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迎来的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的元宵节,在这特别的日子里,每个人都想着有独特的方式来庆祝这日子,而不同的地区的习俗也将不一样,各地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有的在赏灯猜谜,有的踏歌,各种各样。北京的元宵节老北京最热闹的节日不是春节,而是元宵节。从农历正月十三到正月十七,北京的老百姓要整

  • 过春节的习俗及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过春节

    一、春节简介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

  • 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具生命力的文化之一。5000多年来,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以其博大精深和兼容并包的精神,生生不息,对中国和周边国家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的养成及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可以有多种多样的概括,但毫无疑问,儒家、道家(道教)和佛教的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核心的

  • 民间坚守的十大禁忌 哪几条你被提醒过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禁忌

    我们常说凡事“宁有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民间禁忌也是一个道理,你不相信的话不存在任何法律上的责任,但是受于传统思想的影响,还是有不少禁忌是我们需要注意的,今天我们来盘点一下中国农村仍在坚守的“禁忌”!这些老祖宗留下来的警告,真的不可触碰吗?TOP10

  • 《罗织经》一本千古奇书 《罗织经》究竟有多可怕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罗织经

    罗织经这是一本令人看了冷汗直冒的书,这也是一本用尽刻毒手段的书,这是恶人们一辈子都想实践的书,这本书就是《罗织经》。《罗织经》是连一代武皇武则天都看了无话可说的书,可见其内容有多可怕。罗织经是谁写的《罗织经》是一部专讲罗织罪名,角谋斗智的书籍,是由武则天时唐朝酷吏来俊臣,万国俊所著,实际上就是&ld

  • 中国人讲究风水 这十大镇宅之宝你一定听说过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镇宅

    中国人自古讲究风水,特别在选择住宅的时候更加慎重,风水观念已经根深蒂固,有时候为了让房子的风水更宜居,会选择镇宅之宝,下面,笔者带你看看中国十大镇宅之宝吧!1、五帝钱五帝钱是指清朝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五任皇帝的铜钱。作用:挡煞、避邪、增强气运具体用途:1,把五帝钱放在门槛内,挡煞。2,放在

  • 乘轿车时的座次礼仪 轿车的座次安排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座次礼仪

    乘坐车辆,特别是轿车,座次的安排很有讲究。为轿车具体进行排座时,必须注意不同数量座位的轿车,排位方法各不相同。同一种轿车上,驾车者的身份不同,排座也不一样。位在轿车前排的副驾驶座,在由专职司机驾车时,一般被称为“随员座”,它是属于陪同、秘书、翻译或是警卫人员的专座。参加社会

  • 王原祁作品盘点 王原祁山水画特点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王原祁

    王原祁王原祁王时敏的孙子,清代杰出画家,被誉为娄东画派祖师,他左右了清代三百年画坛,地位可见一斑。王原祁不仅绘画水平突出,作诗也不赖,他的画从摹古中脱出,笔墨与设色境界高妙,“中年秀润,晚年苍浑。”王原祁作品著有《雨窗漫笔》、《罨画集》、《麓台题画稿》等。《仿高房山云山图》、

  • 古代嫁女:婚礼上的另类嫁妆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嫁女

    “嫁妆”,即娘家嫁女儿时送的财物,又称“妆奁”、“奁具”、“嫁资”,这是至今都在流行的出嫁习俗。那么,古代什么时候嫁女儿要陪嫁妆的?从史料来看,陪送嫁妆的风俗,至迟在春秋时期已出现。《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