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鹿鸣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鹿鸣宴主要是庆祝什么

“鹿鸣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鹿鸣宴主要是庆祝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152 更新时间:2024/4/25 1:06:12

与如今高考发榜后,随之而来,应接不暇的宴请一样,古代学子科举中榜后,也喜好宴请庆祝,而其规格、花费甚至远超现代。由于科举制度自唐代以来,分设文武两科,故宴请中鹿鸣宴、琼林宴为文科宴,鹰扬宴、会武宴为武科宴。至于宴请费用,很多时候是由朝廷负责的,还有实行AA制的。

“鹿鸣宴”是为乡试后新科举人而设的宴会,起于唐代,明清沿用。据《新唐书·选举志》记载,“鹿鸣宴”是唐代地方官员为本地新科举人举办的一种宴请,时间一般放在发榜的次日。“鹿鸣宴”因宴会上演奏《诗经》中的《鹿鸣》篇助兴而得名,是在周代“乡饮酒礼”基础上演变而来的聚会形式。实际上,鹿鸣宴的形式一开始并非如此规范完整,最初的乡饮酒礼并无繁琐的仪礼,只是农闲季节乡人相聚宴饮的一种民间活动。乡饮酒礼的历史早见于“周王宴会群臣宾客”。然而,《诗经》最早产生于西周,所以《鹿鸣》之章最早应是在西周时期被纳入乡饮酒礼的宴曲之中。在鹿鸣宴滥觞的唐代,鹿鸣宴已经完成华丽变身。在宴会中,增添《诗经》之《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与《节南山》等乐章,吹笙鼓簧,宴乐熙和,在文化品格上与乡饮酒礼相比更显得超迈脱俗。具备了序长幼、别尊卑、敦风励俗、教化天下等多种功能,鹿鸣宴因此为历代绝大多数统治者和儒家知识分子所重视,并由此长期盛行不衰。宋代的鹿鸣宴依然非常盛行,主要记载在各文人墨客的诗作中,北宋的鹿鸣宴诗作数目较丰,尤其是在南宋。到后来,菜肴中真的出现了鹿肉,此宴成了名副其实的“鹿鸣宴”,这一直盛行到清末。

在宋代,以学子为主角的宴请同样盛行,聚会的规格更高。在唐代闻喜宴基础上,出现了相当于国宴的“琼林宴”。宋太祖赵匡胤当皇帝后,亲自宣布登科进士名次,并赐宴庆贺,赐宴都是在著名的"琼林苑"举行,“琼林苑”设在汴京(今河南开封)城西的皇家花园。宋徽宗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以前,在琼林苑宴请新及第的进士,故该宴有“琼林宴”之称。宋朝状元文天祥曾有一首《御赐琼林宴恭和诗》描写琼林宴盛况:“奉诏新弹入仕冠,重来轩陛望天颜。云呈五色符旗盖,露立千官杂佩环。燕席巧临牛女节,鸾章光映壁奎间。献诗陈雅愚臣事,况见赓歌气象还。”到了元、明、清三代,“琼林宴”又称“恩荣宴”。虽名称不同,其仪式内容大致不变,仍可统称“琼林宴”。据载,辽也曾设宴招待新科进士,地点在内果园或礼部,但也沿袭宋人,称之为“琼林宴”。

至于武科生,也有相应的宴会,叫“鹰扬宴”和“会武宴”。“鹰扬宴”是武科考乡试发榜后而设的宴会。所谓“鹰扬”,乃是威武如鹰之飞扬之意,取自《诗经》“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大意是颂扬太公望的威德如鹰之飞扬)”之句。鹰扬既是对新科武举人的勉励,又是考官们的自诩。清制,武乡试发榜后,考官和考中武举者要共同参宴庆贺,其宴就叫“鹰扬宴”。清吴荣光《吾学录·贡举》载:“武乡试揭晓翼日,燕(即宴)监射主考执事各官及武举于顺天府,曰:鹰扬燕,仪与鹿鸣燕同。”按照规定,武举人于乡试考中后满六十周年而人又健在,重逢原科开考,经奏准,一样与新科武举人同赴鹰扬宴,这是所谓的重宴鹰扬。由于武将常年为国家戍边,战时还要血战疆场、身先士卒,长寿的武将十分罕见,因而重宴鹰扬这样的功名比重宴鹿鸣还难得。清陈康祺《郎潜纪闻》载:“文官重赋《鹿鸣》,重宴琼林者,屡见记载。武科虽亦有重赴鹰扬宴之典,而见之例案者,仅嘉庆十五年陕西巡抚奏朝邑武举蔺延荐,系乾隆午中式,现在重遇庚午科,奏乞恩施,奉旨赏千总衔,重赴鹰扬筵宴。”

“会武宴”是武科考殿试发榜后举行的宴会。古代科举,自隋朝开始,武科殿试发榜后都要在兵部为武科新进士举行宴会,以示庆贺,名曰“会武宴”。这在清吴荣光的《吾学录·贡举》中也有记载:“《通礼》武殿试传胪后,燕有事各官暨诸进士于兵部,曰会武燕。”清梁章巨《浪迹丛谈·武生武举》也云:“文称鹿鸣宴,武称鹰扬宴,人皆知之;文进士称恩荣宴,而武进士称会武宴,则罕有知者。”武科殿试不同于武科乡试,故会武宴的规模比鹰扬宴要气派得多,排场浩大,群英聚会,盛况空前。

现代同学聚会流行AA制消费方式,古代也是这样。及第学子聚会,很多情况下都是每人出份子,即“醵钱”。“醵”字本义便是凑钱喝酒,聚会时甚至连酒具都是自带的。与AA制稍有区别的是,有时份子钱并不是平均分摊,比如状元等排名靠前的学子,份子钱可能要多出一些。

唐代著名的闻喜宴,是新科进士参加的第一个上规模的聚会,又叫“敕下宴”。在礼部发榜后、敕令发下来的当天举行,地点选在长安城内皇家园林内的曲江池。闻喜宴最初便是及第学子凑钱喝酒,所以宋人高承在《事物纪原》解释此词条时称为“醵钱于曲江”。虽然是学子自己凑份子聚会,朝廷也会有所表示,如在晚唐时期,皇家会赏赐宫廷美食,“赐进士红绫饼各一枚”。

到了五代后唐明宗李嗣源当皇帝时,凑份子吃闻喜宴的现象才发生改变,天成二年(公元927年),及第学子聚会不再“醵钱”,吃喝开始由朝廷买单。据《旧五代史·唐书》记载:“新及第进士有闻喜宴,逐年赐钱四十万”。宋代继承了后唐的做法,新科进士聚会也不要学子凑份子,赐钱更多。据宋人王公式《燕翼诒谋录》所记,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三月,赵顼(宋神宗)赐给进士“及第钱三千缗,诸科七百缗”。到元祐三年(公元1088年)三月,宋哲宗赵煦赐钱又有所增,“诏复增进士钱百万”,并赐“酒五百壶”。

科举及第学子的宴会活动有很多。在唐代,与闻喜宴相呼应的是“关宴”,这是新科进士在京城的最后一次大规模聚会。因为也在曲江一带举行,故又称“曲江关宴”,或“曲江会”。关宴的费用则全是学子自己掏,朝廷没有一点赏赐。这相当于现在同学之间的告别宴会。吃了关宴后,大家便各奔东西、各赴前程了,因此关宴又被称作“离会”。虽然关宴是自掏腰包,但并不需要自己张罗,一般由相当于现在公关公司性质的“进士团”操办。

标签: 鹿鸣宴

更多文章

  • 民国宋氏三姐妹的珍藏照片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氏三姐妹

    宋蔼龄、宋庆龄、宋美龄是中国著名的宋氏三姐妹。大姐宋霭龄嫁给孔祥熙,富甲天下。宋庆龄嫁给孙中山,万民景仰。宋美龄嫁给蒋介石,首个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说的中国人。图为宋氏三姐妹的留影,照片自左向右分别是宋蔼龄,宋庆龄,宋美龄。大姐宋蔼龄是中国去美国读大学的第一位女性,毕业后嫁给孔祥熙,于是地位和金钱更加丰

  • 古人怎么过元宵节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元宵节

    今天是元宵节,是新年的正月十五,在古代,在整个黄历新年的“除夕”至“正月十五”这16天里,一家人都会聚首一堂,离乡别井的家人都要回乡、回家度岁和团聚,过了“正月十五”这一天,黄历新年就算过去,开学的开学,上班的上班,在外地工作

  • 元宵节冷知识盘点 你了解真正的元宵节么?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元宵节

    今天是元宵节,大家有吃到元宵么?其实在古过元宵,要比我们热闹多了,集市上会举办各种各样的狂欢活动,不仅仅是吃元宵这么简单。不过现在连年味都越来越少了,更别奢求元宵还能和以前一样。作为中国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你究竟了解元宵节多少呢?这次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元宵的冷知识,说不定就有你不了解的知识,感

  • 皇袍并不是一直都是黄色的 秦始皇时期竟然是黑色的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皇袍

    秦时龙袍影视形象在我们的印象中,黄袍一直以来都是黄色的,其实龙袍最开始并不是明黄色的,而是黑色的,那么为什么后来历代的皇帝都沿用黄色的龙袍呢?在我们中古古代的历史上,第一个穿黑色龙袍的人就是秦始皇。黑色好好地最后怎么演变为黄色呢?不觉得黑色更为庄重吗?今天小编要跟大家讲的就是这个,一起来看看吧。首先

  • 明代的鞋翘文化文化介绍 古鞋何以会出现鞋翘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鞋翘

    古人衣着住行都是相当有讲究的,在小说《西游记》中关于云头鞋等明代鞋饰的鞋名有不少的描述,这从另一个角度告诉我们,明代鞋翘也是十分丰富多彩的。有关云头鞋翘的制作方法,明代著作亦有过专门介绍:用皂丝二绦一条,约长43至A7厘米,折中交屈之,以其屈处缀履头,近底处取起出履头一分而为二。复缀其余之条,于履

  • 中国古代五礼习俗简介 古代五礼指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五礼

    中国古代五礼简介:五礼指的是什么?五礼有什么讲究和习俗?本文这就为你介绍:中国古代五礼简介一说为古代社会生活中的五种重大事件的礼仪和制度,以祭祀之事为吉礼,丧葬之事为凶礼,军旅之事为军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合称五礼。一说指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的朝聘之礼。五礼指的是什么?即吉礼、凶礼、军礼

  • 古代清明节放几天假?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明节

    现代清明节放三天假,实际上法定只有一天,加上周末才是三天。那古代清明节放几天假呢?根据宋朝《文昌杂录》上的记载“祠部休假岁凡七十有六日,元日、寒食、冬至各七日。”寒食是清明节前一二日,在古代和清明一起过,所以加起来的假期有七天时间,比现代还要多四天。不过清明节在古代的确是一个

  • 貔貅的寓意 带貔貅的讲究和忌讳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貔貅

    貔貅简介:貔貅的寓意是什么?带貔貅的讲究和忌讳有哪些?本文这就为你介绍:貔貅简介貔貅(拼音:pí xiū)别称“辟邪、天禄”,是中国古书记载和民间神话传说的一种凶猛的瑞兽。中国古代风水学者认为貔貅是转祸为祥的吉瑞之兽。从古至今,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极度注重收藏和

  • 核雕发展历史 核雕名家都有谁?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核雕

    核雕简介:核雕发展历史是怎样的?核雕名家都有谁?本文这就为你介绍:核雕简介核雕是中国传统民间微型雕刻工艺。以桃核、杏核、橄榄核等果核及核桃雕刻成工艺品,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江苏苏州和扬州、山东潍坊、广东,浙江,北京,河北石家庄,辽宁等地均有核雕,较有特色。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

  • 相声简介:相声名称是怎么来的?相声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相声的表演形式又是怎样?相声有哪些基本功?相声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相声

    相声简介:相声名称是怎么来的?相声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相声的表演形式又是怎样?相声有哪些基本功?相声究竟起源于什么时候?小编这就为你介绍我国传统艺术相声:相声简介相声(Crosstalk),一种民间说唱曲艺。它以说、学、逗、唱为形式,突出其特点。著名相声演员有张寿臣,马三立,侯宝林,刘宝瑞, 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