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相声简介:相声名称是怎么来的?相声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相声的表演形式又是怎样?相声有哪些基本功?相声

相声简介:相声名称是怎么来的?相声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相声的表演形式又是怎样?相声有哪些基本功?相声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3662 更新时间:2024/1/29 3:23:35

相声简介:相声名称是怎么来的?相声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相声的表演形式又是怎样?相声有哪些基本功?相声究竟起源于什么时候?小编这就为你介绍我国传统艺术相声:

相声简介

相声(Crosstalk),一种民间说唱曲艺。它以说、学、逗、唱为形式,突出其特点。著名相声演员有张寿臣,马三立,侯宝林,刘宝瑞, 马季,侯耀文,苏文茂,郭德纲,岳云鹏等。

中国相声有三大发源地:北京天桥、天津劝业场和南京夫子庙。相声艺术源于华北,流行于京津冀,普及于全国及海内外,始于明清,盛于当代。主要采用口头方式表演。表演形式有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等,是扎根于民间、源于生活、又深受群众欢迎的曲艺表演艺术形式。

相声名称的由来

英文翻译:crosstalk或comic cross-talk,TALK SHOW脱口秀,或CHINESE COMIC DIALOGUE。

相声有三大发源地:北京天桥、天津劝业场和南京夫子庙,一般认为于清咸丰同治年间形成。是以说笑话或滑稽问答引起观众发笑的曲艺形式。它是由宋代的“像生”演变而来的。到了晚清年代,相声就形成了现代的特色和风格。主要用北京话讲,各地也有以当地方言说的“方言相声”。

在相声形成过程中广泛吸取口技、说书等艺术之长,寓庄于谐,以讽刺笑料表现真善美,以引人发笑为艺术特点,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艺术手段。表演形式有单口、对口、群口三种。单口相声由一个演员表演,讲述笑话;对口相声由两个演员一捧一逗,通常又有“一头沉”和“子母哏”两类;群口相声又叫“群活”,由三个以上演员表演。

传统曲目以讽刺旧社会各种丑恶现象和通过诙谐的叙述反映各种生活现象为主,解放后除继续发扬讽刺传统外,也有歌颂新人新事的作品。传统曲目有《关公战秦琼》、《戏剧与方言》、《贾行家》、《扒马褂》等,总数在两百个以上。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则以《夜行记》、《买猴》、《帽子工厂》等影响较大。

相声用笑话、滑稽地问答、说唱等引起观众发笑的一种曲艺形式。用笑话、滑稽问答、说唱等引起观众发笑。多用于讽刺,现也用来歌颂新人新事。按人数分对口相声、单口相声、群口相声、相声剧。

英文翻译crosstalk或comic cross-talk,TALKSHOW脱口秀,或CHINESE COMIC DIALOUGE,曲艺形式之一,用诙谐的说话,尖酸、讥讽的嘲弄,以达到惹人“捧腹大笑”而娱人的目的。它最早形式是由“俳优”这种杂戏派生出来的,在这些笑料中,艺人们往往寄托了对统治者的嘲弄和鞭挞。

相声的发展历史

相声一词,古作象声,原指模拟别人,又称隔壁相声。经华北地区民间说唱曲艺进一步演化发展,并融入了由摹拟口技等曲艺形式而形成,一般认为于清咸丰、同治年间形成。以说笑话或滑稽问答引起观众发笑的曲艺形式。至民国初年,象声逐渐从一个人摹拟口技发展为单口笑话,名称随之转变为相声。后逐步发展为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综合成为名副其实的相声。经过多年发展,对口相声最终成为最受观众喜爱的相声形式。

晚清年间,相声就形成了现代的特色和风格。主要用北京话,各地也有“方言相声”。

相声形成过程中广泛吸取口技、说书等艺术之长,寓庄于谐,以讽刺笑料表现真善美,以引人发笑为艺术特点;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艺术手段。

相声的表演形式

在叙事艺术中,由富有穿透力的情节构成了个有头有尾、线性发展的封闭性结构,这种结构不允许来自外部的干扰。在戏剧艺术中,有第四堵墙的理论。它要求在演员与观众之间树立起一道假设的墙,这堵墙使演员与观众之间的交流带有间接的性质。

相声艺术则不同,相声中的“情节”是若断若续、若有若无的。因此,相声的内容使人感到是不确定的。相声的包袱常常给观众提供假象,而将真相隐藏起来。这样一来,就促使观众主动进行思考,因而加强了双方之间的思想交流。相比之下,评书(及其它一些曲艺)演员不仅将事情的因果关系解释得清清楚楚,而且还通过得胜头回预先明确故事的主题和结局,听众只需被动接受。

在相声表演中,演员不再享有评书演员那种“说书先生”的地位,演员与演员、演员与观众都是以一种平等的对话者的身份出现。他们可以对事物发表各自不同的意见。这种来自多方面的不同意见,既构成了相声形式上的特点,又是相声中喜剧性矛盾的来源。

在这里,演员的一切言谈话语都要接受另一个演员和广大观众的严格检验,他的种种故弄玄虚、自相矛盾、荒诞夸张、逻辑混乱的话语都逃不过观众的耳朵,他往往因“出乖露丑”受到哄堂大笑,处于“下不来台”的“尴尬”境地。观众则通过笑声感觉到自己在心理上的优势,并在笑声中受了潜移默化的教育。相声的欣赏过程能够更好地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因而相声艺术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相声表演采取直接面向观众的方式,“第四堵墙”在相声表演中是不存在的。许多演员还直接向观众提问,或解答观众提出的问题,并满足观众的要求。这样,就大大加强了演员与观众的联系与交流。

在相声的欣赏过程,观众虽然一般不能直接与演员进行对话,却可以通过笑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另外,在许多相声中,捧哏演员的话往往代表了观众的观点,捧哏演员往往是作为观众的代言人与逗哏演员进行对话。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相声的表演和欣赏过程中,演员与观众的交流是双向的,十分密切的。这一特点是与它特有的艺术形式对话的形式分不开的。这种形式满足了广大观众的参与意识,由此产生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声与观众结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它从群众中吸取智慧和幽默,表达了群众对真善美的追求和乐观精神,并对生活中的假恶丑进行揭露和讽刺。相声以其充满生活内容和独特的艺术形式,成为优秀的民族艺术之花。

相声的基本功?

说、学、逗、唱是相声传统的四种基本艺术手段。“说”是叙说笑话和打灯谜、绕口令等;“学”是模仿各种鸟兽叫声、叫卖声、唱腔和各种人物风貌、语言等;“逗”是互相抓哏逗笑;“唱”相声的本工唱是指太平歌词。

由于某些关系,过去电视上表演的相声都把所有的歌唱类归于唱中,这是不对的。只有太平歌词是唱,其他的都为学。相声中,常有偏重运用其中一、二种手段的节目,比如《改行》、《戏剧与方言》偏重于“学”和“唱”,《八扇屏》、《春灯谜》以“说、逗”为主。演员也往往以其善于运用某一些手段而形成不同的风格。

相声究竟起源于什么时候?

相声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相声无疑是一种语言艺术。

相声给人带来的欢乐,是其它艺术形式都无可比拟的。在我们身边,几乎没有谁不喜爱这门艺术。

当我们被相声的逗趣而捧腹大笑,为相声的诙谐而忍俊不止时,是否想到,这门“笑”的艺术是怎样产生的吗?

相声艺术在我国可谓历史悠久,但它有据可查的资料实在廖廖无几。然而,苦心钻研的学者们,在对相声追根溯源中,开始对相声的形成逐步加深了认识。

有一种观点认为,现在的相声是由唐代的“参军戏”演变而来。“参军戏”由两个人来表演,一名叫“参军”性格痴愚;一名叫“苍鹘”反应机敏。两人表演起来一捧一逗,一庄一谐很有些乐趣。

有人说,康熙年间的“象声”即是现在相声的雏形。那时的“象声”,其实就是“口技”。表演时一个人或几个人,用口摹仿动物鸣叫或世间百态,用其逼真、夸张的声音逗人取乐。也有人说,早期相声其实是指相貌之“相”,声音之“声”。顾名思义,是相貌与声音结合为一体,以声与情去渲泄,以形态表演与语言抒发去鞭挞人世间的丑恶,以幽默与诙谐令人赏心悦目。

关于相声的起源还有多种看法,但都是一些主观分析,很难成为定论。至于将来能否统一看法还不好说。

标签: 相声

更多文章

  • 戏曲脸谱简介:脸谱的起源是什么?脸谱的有什么涵义?曹操总是白脸的原因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脸谱

    戏曲脸谱简介:脸谱的起源是什么?脸谱的有什么涵义?曹操总是白脸的原因是什么?戏曲脸谱简介脸谱是中国传统戏曲演员脸上的绘画,用于舞台演出时的化妆造型艺术。脸谱对于不同的行当,情况不一。“生”、“旦”面部妆容简单,略施脂粉,叫“俊扮&rdquo

  • 弋阳腔简介:弋阳腔发展历史是怎样的?弋阳腔有什么特点?弋阳腔有哪些分类?弋阳腔起源于何处?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弋阳腔

    弋阳腔简介:弋阳腔发展历史是怎样的?弋阳腔有什么特点?弋阳腔有哪些分类?弋阳腔起源于何处?本文马上为你介绍:弋阳腔简介弋阳腔,传统戏曲声腔之一。简称“弋腔”,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戏曲声腔,它形成于元末明初,它至迟在元代后期已经出现。明、清两代,弋阳腔在南北各地蕃衍发展,成为活跃于

  • 旗袍简介 旗袍文化特点 女性穿旗袍为什么好看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旗袍

    旗袍简介:旗袍是什么时候诞生的?旗袍的历史发展有多久了?旗袍有什么文化特色?为什么只有女性穿旗袍?为什么女性穿旗袍这么好看?本文小编来说说旗袍。旗袍简介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

  • 二胡历史简介:二胡的基本构造是怎样的?二胡有哪些分类?二胡的演奏技巧是怎样的?二胡究竟起源于何地?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二胡

    二胡历史简介:二胡的基本构造是怎样的?二胡有哪些分类?二胡的演奏技巧是怎样的?二胡究竟起源于何地?小编马上为你介绍:二胡简介二胡(拼音:Erhu) 始于唐朝,称“奚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一种中国传统拉弦乐器。二胡,即二弦胡琴,又名“南胡”、&

  • 岐山臊子面来历是怎样的?臊子面起源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臊子面

    臊子面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一道传统美食,喜欢吃面食的朋友肯定都知道臊子面。其实臊子的意思就是肉丁,而臊子面的做法也并不复杂,除了臊子在准备一些蔬菜自己就可以在家做出一碗美味的臊子面。臊子面拥有悠久的历史,最早起源于商周时期,当时在岐山各个饭馆都有自己的招牌臊子面。那这次就为大家讲讲臊子面的起源和来历,经

  • 古人睡得枕头都是什么样式的?古代枕头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枕头

    枕头,相信这个是我们生活当中再熟悉不过的东西了,每天睡觉都需要枕头。不过大家有没有想过,每一个时期的枕头都有着怎样的历史呢?每一个时期的枕头独有这怎样的作用和文化呢?那么接下来小编就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下我国古代枕头的文化吧。枕头是枕的一种,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用品之一。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曾出现过草

  • 本命年有什么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本命年

    本命年最初为五行数命回归之年,即60年一本命年,目前主要是十二年一遇的农历属相所在的年份,俗称属相年。在传统习俗中,本命年常常被认为是一个不吉利的年份。“本命年犯太岁,太岁当头坐,无喜必有祸”的民谣是关于本命年不甚吉利的最好写照。故民间通常把“本命年”

  • 唐朝上元节是什么节日?狼卫为什么选择在上元节行动?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上元节

    可能很多小伙伴还对上元节这个节日感到陌生,实际上上元节就是元宵节,只是叫法不同而已。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时期,唐朝的元宵节有三天假期而且全国各地都会举办赏灯夜游,举国欢心,所以元宵节非常热闹。狼卫想要动手引发骚乱,那在元宵节这天应该是最好的选择,毕竟人多,而且行动后也容易脱身。其实《长安十二时辰》对于大

  • 德昂族文化历史介绍 德昂族茶文化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德昂族

    在我们历史悠久的华夏大地上流传这很多自古以来就被人们所守护的传统文化,在这些文化当中茶文化就是其中之一。我国是茶文化的起源,经过了多年的传承和不断干山,人们就将茶文化变得更加的古色古香。在德昂族文化中也有着属于自己民族特色的茶文化,下面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一向被誉为“古老的茶农&rd

  • 血型遗传规律表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血型

    什么样的血型与什么样的血型结合在一起会生出一个什么样血型的孩子。关于这疑问问题,一不小心弄错了,还有可能会影响到家庭的幸福与和睦。其实想要判断两种血型的结合会有一个怎样血型的孩子是可以根据血型遗传规律来得出的。根据血型与血缘(遗传)规律一览表,对父母与孩子血型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以常见血型ABO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