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西域都护府”的称呼历史由来 西域都护府权限与职责 历任西域都护盘点

“西域都护府”的称呼历史由来 西域都护府权限与职责 历任西域都护盘点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396 更新时间:2024/1/1 8:54:38

西域都护是汉代西域最高军政长官。在西汉,都护是加在其他官号上的职称,普遍由骑都尉或谏议大夫兼领,领二千石俸;东汉年间为单任官职。西汉、新朝和东汉都设置过西域都护。

历史

在西域都护出现前,西域诸国役属于匈奴;匈奴于冒顿单于和老上单于在位期间(公元前209年-前161年)征服了西域,初期时以奴役方式统治西域诸国。其后匈奴设置僮仆都尉一职,该职为西部的日逐王先贤掸在狐鹿姑单于(公元前96年-前85年)在位时期前后时间所设置,其职责是在西域征收赋税。公元前60年至前59年前后,左部出身的日逐王与右贤王屠耆堂不和,遂率领其部属数万骑归顺汉朝;汉朝便在乌垒国设置西域都护,以取代僮仆都尉一职,将天山南部第一次置于汉廷的势力范围之下。西域不属汉朝郡县范围,与僮仆都尉不同的是,西域都护的职责主要以保护当地城邦国为主,因此西域都护并不像匈奴的僮仆都尉一样在西域有征收赋税的职责。[1][2][3]

在对匈奴的战争取得重大胜利后,尤其是在张骞通西域、汉攻大宛之战之后,为西域此后纳入汉朝的势力范围创造有利条件,此时为保障西域通商之路的通畅,于是“自敦煌西至盐泽(今罗布泊),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汉武帝开始在渠犁和轮台二地屯田以供应往返河西四郡的使者;[4][5][6]此时丝绸之路南北两道的西域诸国仍役属于匈奴,诸国也必须向匈奴僮仆都尉交赋税。[7][8]

西域都护一职初设于公元前60年(汉宣帝神爵二年),都护府设在乌垒国都城(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轮台策大雅南),西域都护设置后,结束了匈奴在西域长达百余年的支配与影响,将天山南部第一次置于中央朝廷的势力范围之下,郑吉被任命为首位都护。除了保护塔里木盆地和吐鲁番盆地的西域诸城各小国,都护也有“督察乌孙、康居诸外国”的责任,但这些外部的西域诸国不属汉朝势力范围内,《汉书·西域传》将这些诸外国列入监护名单外。[9][10][11]郑吉之后,西汉时代担任西域都护职位的共有18位;已知姓名的共有10位。公元10年,新朝王莽与匈奴断绝关系后,匈奴大举攻入西域;公元13年焉耆王起兵斩杀由西汉任命的西域都护但钦,于是“西域亦瓦解”,新朝势力退出西域;公元16年,王莽以李崇为西域都护讨伐焉耆失败,李崇还保龟兹国;公元23年王莽死后“(李)崇遂没,西域因绝”。[12][13][14][15]

东汉时期,匈奴在西域征收重税,一些西域诸国向汉光武帝提出设置西域都护。[16]东汉于公元74年重设西域都护,以陈睦为都护,但次年焉耆王广和龟兹王建围攻西域都护,杀西域都护陈睦及吏士二千余人,遂罢西域都护;驻守车师后王部金蒲城的戊己校尉耿恭于隔年(75年)起力守疏勒城,直至建初元年(76年)率领十三将士归玉门;公元91年,班超平西域,东汉遂以班超为西域都护,驻龟兹国境内的它乾城(今新疆库车附近,其址未详)焉;公元94年,班超斩焉耆王广、尉黎王汎于前都护陈睦驻扎过的乌垒城,又于公元97年派甘英出使罗马帝国,公元102年班超回朝,任尚、段禧接任西域都护;至公元107年7月29日,因西域诸国反,龟兹国人叛白霸和东汉与羌的战争,“朝廷以其险远,难相应赴”,从此废置西域都护,北匈奴重新占领了西域。123年班勇收复西域,改置西域长史府。[17][18][11]

十六国前凉建兴二十三年(335年)再次设置西域都护,治所在高昌(今新疆吐鲁番市东),历经前凉、前秦、后凉、北凉(段氏)、西凉、北凉(沮渠氏)沿置。

两次废置

西域都护的废置和匈奴的兴衰有一定关系;西域都护第一次废置是在公元10年,当时匈奴与新朝关系破裂,匈奴大击北边,而西域亦瓦解;焉耆国因离匈奴近,先反,杀西域都护。新朝西域都护被自己属国所杀后,匈奴遂重新占领西域,此后,匈奴在西域征收重税,而西域诸国“苦匈奴重敛”。[12][16]第二次废置也是最后一次废置在公元107年,东汉虽成功镇压并保有龟兹国,但因西域政治的不稳定而最终废置西域都护,北匈奴收复西域。

历任西域都护

  • 郑吉前60年前48年

  • 韩宣前48年前45年

  • 第三任 前45年前42年

  • 第四任 前42年前39年

  • 第五任 前39年前36年

  • 甘延寿前36年前33年

  • 段会宗前33年前30年

  • 廉褒 前30年前27年

  • 第九任 前27年前24年

  • 韩立 前24年前21年

  • 段会宗前21年前18年

  • 第十二任 前18年前15年

  • 郭舜 前15年前12年

  • 孙建前12年前9年

  • 第十五任 前9年前6年

  • 第十六任 前6年前3年

  • 第十七任 前3年1年

  • 但钦1年13年

  • 李崇16年23年

  • 陈睦 74年75年

  • 班超91年102年

  • 任尚102年106年

  • 段禧 106年107年

  • 标签: 西域都护府

    更多文章

    • 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分别是哪些人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十八路诸侯

      大家都读过《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上来,就是董卓专权,逼得曹操袁绍出奔,最终关东诸侯联盟讨伐董卓,其中《三国演义》里有十八路诸侯,而在历史上并没有那么多,但是也有十多路诸侯,可谓是气势汹汹,姑且不说最终成败,就说这次讨伐董卓,表面上看是对董卓专权的不满,但是实际上就是两大集团的对抗。我们先看看《三国

    • 历史上的三教九流指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三教九流

      三教九流指的是历史上我国对人的地位以及职业名称进行划分的一个等级,“三教”指儒教、道教、佛教。“九流”最早出现在《汉书·艺文志》“九流”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后泛指宗教、学术上

    • 三国时期被废黜的皇帝都有哪些人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皇帝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魏王曹操去世,世子曹丕继位。其时,虽然有孙权、刘备的不断犯边,但基本不成气候,中原腹地的和平已成定局。各种力量都在推动曹丕采取行动。那些曹氏部属也在设想着如何弹冠相庆,如何分新朝一杯羹。于是便有小臣去逼迫汉献帝效唐虞旧例,把帝位禅让给魏王。延康元年(220年)12月10日

    • 古代宗室和皇族的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宗室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古代,不管是宗室还是皇族,都可以当成是皇帝的家族成员。但是两个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毕竟宗室和皇族之间,有着非常明显的不一样。很多人不知道宗室的意思,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宗室是什么意思是中国、日本、缅甸、朝鲜、越南等亚洲文化圈国家,对君主血亲的称呼。历代皇族称宗室,

    • “山西老表”称呼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山西老表

      湖南、湖北、贵州等地叫江西人为老表,确实他们与江西有深厚渊源。我与这三地的读者,有过交流,也得到了印证!元末明初的“江西填湖广”运动。这是众所周知的历史事件,不是什么传说。两宋时期起,江西可是富庶之地,从那时起就聚集了大量的人口。到元朝江西人口达到1400万人,占全国23.3

    • 盘点历史上谥号为灵的国君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国君

      古代中国的帝王死后,人们要给他上一个谥号,来总结这个人的一生,这有点儿盖棺论定的意思。虽然说这谥号大多是儿子给老子定,有一些就高不就低、就好不就赖的嫌疑,但一个国君在位时做事太荒唐,再怎么说也不能把黑的说成是白的,这就有了美谥与恶谥一说。但是,恶谥若是直接出自儿子之口,总有那么一点儿不孝的嫌疑,所

    • 火烧博望坡是谁的计谋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博望坡

      在《三国演义》中,火烧博望坡是诸葛亮初出茅庐指挥的第一次阵仗,战役规模虽然不大,但由于是第一次,所以这意义却是非同寻常。不过,在史籍当中,指挥这次战役的却不是诸葛亮,而是刘备自己。建安七年(公元202),刘表想趁曹操北上攻击袁尚的时机,袭取许都,于是派遣刘备领兵出征。刘备率军北伐,一直打到叶县,逼

    • 蜀汉大臣杨戏评价过哪些大将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杨戏

      蜀汉国长沙太守廖立,在吴国大将吕蒙来攻时只身逃走,自己守不住一个长沙,可是那眼睛却长在头顶上,蜀国人在他那里全都是一无是处,用诸葛亮的话说就是所有人都是“小子”。蜀汉国还有一个大臣,曾经担任过太守和射声校尉,因得罪了姜维被贬为平民,此人对蜀国官员及皇帝也多有评价,不过,他对

    • 看出诸葛恪志大才疏的人都有谁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诸葛恪

      封建社会的侯爵爵位一般是在父亲去世后儿子才能继承,要是父亲还健在儿子就能侯爵,那这个人一般就是非常特殊,不是有能力,就是得到了皇帝的青睐。诸葛恪就是这样一个人。不过,有几个人却看出了诸葛恪志大才疏,日后并不能获得一个好的结局。那么,看出诸葛恪志大才疏的人都有谁呢?接下来历史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

    • 夏姬嫁过几个丈夫?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夏姬

      说起夏姬,相信大家不会很陌生了,夏姬其实不姓夏,而是姓姬,这个夏是指她的第一个丈夫夏御叔的“氏”。夏姬是郑穆公的女公子,早在没有出嫁的时候就与自己的庶兄公子蛮私通。夏御叔是陈国公孙,是陈宣公的孙子,七牵八扯还和周襄王算是姑表兄弟。夏御叔很早就死了。夏姬一个人就引起陈国内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