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分别是哪些人

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分别是哪些人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917 更新时间:2023/12/8 7:44:22

大家都读过《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上来,就是董卓专权,逼得曹操袁绍出奔,最终关东诸侯联盟讨伐董卓,其中《三国演义》里有十八路诸侯,而在历史上并没有那么多,但是也有十多路诸侯,可谓是气势汹汹,姑且不说最终成败,就说这次讨伐董卓,表面上看是对董卓专权的不满,但是实际上就是两大集团的对抗。

我们先看看《三国演义》里的十八路诸侯:分别是:

第一镇,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第二镇,冀州刺史韩馥、第三镇,豫州刺史孔伷、第四镇,兖州刺史刘岱、第五镇,河内郡太守王匡、第六镇,陈留太守张邈、第七镇,东郡太守桥瑁、第八镇,山阳太守袁遗、第九镇,济北相鲍信、第十镇,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一镇,广陵太守张超、第十二镇,徐州刺史陶谦、第十三镇,西凉太守马腾、第十四镇,北平太守公孙瓒、第十五镇,上党太守张杨、第十六镇,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第十七镇,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第十八镇:曹操。

曹操

而在历史上,孔融、公孙瓒和陶谦都没参加,张杨当时是小势力,还不是上党太守,也没参加,马腾当时在关西,而且是叛军,根本不可能参加;所以满打满算就是十三家诸侯,而且实际上孙坚当时从属于袁术,不能算独立的诸侯,只能算袁术下面的大将而已。

陶谦

那么我们细细分析,这十三家有什么特点呢?兖州、河内、冀州、南阳,这些地名就可以发现,这些都是东汉的关东地区,尤其是河北和中原这块地方的势力,不错,这些诸侯都出于关东,所以也被称为关东诸侯。

而且,这些诸侯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们大都是袁家和袁家的势力,像张邈是袁绍的好友,曹操一度隶属于袁绍势力之下,韩馥是袁家门生、或多或少都和袁家有着关系,当时袁家四世三公,门生遍布天下,而且袁绍当时诛杀宦官,为当时世人所敬仰。正因为如此,明明袁绍当时只是一个渤海太守,却成为关东诸侯的盟主。

董卓

实际上,从某种角度说,董卓也是袁家的门生,董卓入京也是袁家安排,只是没想到董卓如此胆大妄为而已。

那么话又说回来,那么诸侯讨董,或者说董卓对抗诸侯,又代表什么呢?更确切的说,明明是袁家门生的董卓,凭借什么对抗关东诸侯呢?

其实这就涉及关西和关东的对抗了,西汉年间,朝廷一直在长安,关西才是重心,而刘秀建立东汉后,建都洛阳,而刘秀的起家也是关东地区,尤其是河北和河南两块地区,朝廷重臣大都出于河北和南阳。但是关西底蕴深厚,尤其出将才,所以有关西出将,关东出相的说法。但是总体趋势关东诸侯占据主流,对此,关西人士并不满意,尤其是边疆的凉州并州,认为自己长期与外敌对抗,却没有得到优待。所以当朝廷内乱之际,董卓就趁机反了,这实际上是凉州并州一带对关东诸侯长期把持朝政的不满而已,只是以董卓之乱的方式爆发出来,最终形成了关东诸侯对抗董卓的情况,实际上就是关东诸侯不满凉州和并州势力夺取了自己对朝廷的掌控权,想夺回掌控权,而在洛阳展开的交锋。

这其中,凉州并州长期有战事,所以将士有经验,而关东比较富庶,有底蕴,所以洛阳的战事虽然是董卓占据上风,最终还是以董卓迁都长安为结局了。

标签: 十八路诸侯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三教九流指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三教九流

    三教九流指的是历史上我国对人的地位以及职业名称进行划分的一个等级,“三教”指儒教、道教、佛教。“九流”最早出现在《汉书·艺文志》“九流”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后泛指宗教、学术上

  • 三国时期被废黜的皇帝都有哪些人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皇帝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魏王曹操去世,世子曹丕继位。其时,虽然有孙权、刘备的不断犯边,但基本不成气候,中原腹地的和平已成定局。各种力量都在推动曹丕采取行动。那些曹氏部属也在设想着如何弹冠相庆,如何分新朝一杯羹。于是便有小臣去逼迫汉献帝效唐虞旧例,把帝位禅让给魏王。延康元年(220年)12月10日

  • 古代宗室和皇族的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宗室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古代,不管是宗室还是皇族,都可以当成是皇帝的家族成员。但是两个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毕竟宗室和皇族之间,有着非常明显的不一样。很多人不知道宗室的意思,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宗室是什么意思是中国、日本、缅甸、朝鲜、越南等亚洲文化圈国家,对君主血亲的称呼。历代皇族称宗室,

  • “山西老表”称呼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山西老表

    湖南、湖北、贵州等地叫江西人为老表,确实他们与江西有深厚渊源。我与这三地的读者,有过交流,也得到了印证!元末明初的“江西填湖广”运动。这是众所周知的历史事件,不是什么传说。两宋时期起,江西可是富庶之地,从那时起就聚集了大量的人口。到元朝江西人口达到1400万人,占全国23.3

  • 盘点历史上谥号为灵的国君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国君

    古代中国的帝王死后,人们要给他上一个谥号,来总结这个人的一生,这有点儿盖棺论定的意思。虽然说这谥号大多是儿子给老子定,有一些就高不就低、就好不就赖的嫌疑,但一个国君在位时做事太荒唐,再怎么说也不能把黑的说成是白的,这就有了美谥与恶谥一说。但是,恶谥若是直接出自儿子之口,总有那么一点儿不孝的嫌疑,所

  • 火烧博望坡是谁的计谋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博望坡

    在《三国演义》中,火烧博望坡是诸葛亮初出茅庐指挥的第一次阵仗,战役规模虽然不大,但由于是第一次,所以这意义却是非同寻常。不过,在史籍当中,指挥这次战役的却不是诸葛亮,而是刘备自己。建安七年(公元202),刘表想趁曹操北上攻击袁尚的时机,袭取许都,于是派遣刘备领兵出征。刘备率军北伐,一直打到叶县,逼

  • 蜀汉大臣杨戏评价过哪些大将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杨戏

    蜀汉国长沙太守廖立,在吴国大将吕蒙来攻时只身逃走,自己守不住一个长沙,可是那眼睛却长在头顶上,蜀国人在他那里全都是一无是处,用诸葛亮的话说就是所有人都是“小子”。蜀汉国还有一个大臣,曾经担任过太守和射声校尉,因得罪了姜维被贬为平民,此人对蜀国官员及皇帝也多有评价,不过,他对

  • 看出诸葛恪志大才疏的人都有谁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诸葛恪

    封建社会的侯爵爵位一般是在父亲去世后儿子才能继承,要是父亲还健在儿子就能侯爵,那这个人一般就是非常特殊,不是有能力,就是得到了皇帝的青睐。诸葛恪就是这样一个人。不过,有几个人却看出了诸葛恪志大才疏,日后并不能获得一个好的结局。那么,看出诸葛恪志大才疏的人都有谁呢?接下来历史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

  • 夏姬嫁过几个丈夫?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夏姬

    说起夏姬,相信大家不会很陌生了,夏姬其实不姓夏,而是姓姬,这个夏是指她的第一个丈夫夏御叔的“氏”。夏姬是郑穆公的女公子,早在没有出嫁的时候就与自己的庶兄公子蛮私通。夏御叔是陈国公孙,是陈宣公的孙子,七牵八扯还和周襄王算是姑表兄弟。夏御叔很早就死了。夏姬一个人就引起陈国内乱,

  • “春秋五霸”有几个版本?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春秋五霸

    说到春秋五霸,其实在历史上一直都有存在着争议的,但是唯独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恒公是没有任何分歧的。毕竟他的实力也是最强的。至于春秋五霸的意思,其实就是指的是春秋时期五个诸侯之长。那么这个春秋五霸分别指的是谁呢?最早称霸的又是哪一个呢?1、春秋五霸分别是谁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周王王室衰微,根本无法有效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