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谁推荐了司马懿为托孤大臣

谁推荐了司马懿为托孤大臣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112 更新时间:2024/1/4 16:31:17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能够成功,除了曹爽兄弟骄横跋扈不得人心又笨如猪狗以外,还得益于一个特殊身份顾命大臣。有了这个身份曹爽排挤他也得给他一个体面的职务;有了这个身份,他在讨伐曹爽时可以放出太后,并以太后的名义兵指曹爽,并不用担心皇帝和他在一起;有了这个身份,猪脑子的曹爽才会犹豫不决直到最终投降。但是,司马懿虽然被魏明帝召唤“生御床,把臣臂”托以后事,但当中还经历了一番波折。

那么,是谁推荐了司马懿为托孤大臣,其中又经历了怎样的波折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公元238年十二月,魏明帝病重,已经起不了床,就开始安排后事。他想要用燕王曹宇为大将军,和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共同辅政。曹爽是曹真的儿子,而曹真官至大将军、大司马,是魏明帝的顾命大臣,还在曹操时期就统帅过虎豹营,更有打退过诸葛亮初次北伐的辉煌战绩;曹肇是曹休的儿子,曹休在魏文帝时期就为征东大将军,曾有督张辽等二十余军的荣耀,魏明帝时期因功晋升为大司马,虽然有石亭之战的败绩,也不失为一员有能为的将军;夏侯献是夏侯尚的儿子,夏侯渊的侄孙,夏侯尚在曹操时期为军司马,曾经跟随曹彰平定代地,魏文帝时期有夺取蜀汉的上庸,打败东吴诸葛瑾的战绩。魏明帝自小和燕王曹宇友善,所以他要把后事托付给这几个人。

曹宇性情恭俭温良,他向魏明帝诚恳陈辞,坚决辞让封职。魏明帝又引见侍中刘放孙资入卧室内,问他们二人说:“燕王这是想要干什么?”刘放、孙资回答说:“燕王实在是由于知道自己不足以担当大任的原故啊。”魏明帝又说:“谁可担当这一重任?”刘放、孙资便推荐了曹爽。二人同时说,应当迅速召见太尉司马懿让他和曹爽一起辅政。魏明帝说:“曹爽能胜任这件事吗?”曹爽紧张得汗流浃背,不能回答。刘放就踩曹爽的脚,附在耳边说:“臣以死保护社稷。”魏明帝采纳了二人的进言,就把黄纸授予刘放撰作诏书。刘放、孙资退出后,魏明帝的意思又变了,下令阻止司马懿,不要让他来了。刘放、孙资又返回卧室劝说明帝,魏明帝说:“我自已要召见太尉,但是曹肇等人却让我阻止他,差点儿败坏了我的大事!”刘放说:“应该写一份手诏。”魏明帝说:“我很疲倦,不能亲笔书写。”刘放就上了床,抓住魏明帝的手强行写下了诏书。刘放把手诏带到了外面,大声说:“有诏免去燕王等人的职务,不可停留在宫中。”曹宇等人都留着眼泪出宫。

刘放、孙资为什么要劝魏明帝重用司马懿呢?这与刘放、孙资和夏侯献、曹肇等人的矛盾有关。刘放、孙资长期呆在魏明帝身边,掌握着中枢核心纪要,夏侯献、曹肇对此心中非常不满。有一回,夏侯献、曹肇看到宫中有鸡栖在树上,两人议论说:“这种事情已经很久了,看他还能有多久!”刘放、孙资害怕这几人执政将来自己会有灾祸,于是就在暗中离间魏明帝和夏侯献、曹肇两人,并接着燕王曹宇推辞的机会,推荐了曹爽和司马懿。

此时,司马懿还在汲县,魏明帝命令给使辟邪持手诏召他回来。但在此之前,司马懿已经接到了一份诏令,说关中的事情十分重要,要司马懿走小路从轵关西返长安。毫无疑问,这是曹宇、曹肇、夏侯献等人的计谋,让司马懿西去长安,离京城远一点。司马懿再一次见到辟邪,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接到两份诏书,并且前后两份诏书的意思截然相反,估计京城发生了大事变,就急忙策马返回京城。

司马懿回到京城,已经是第二年的正月。进宫后,魏明帝拉着他的手说:“我将后事托付给你,你与曹爽辅佐幼子。”还说他忍着不死就是等着见到他。然后把齐王曹芳指给司马懿看,让他看清楚,不要搞错了。说完不久就去世了。

齐王曹芳当皇帝后,因为刘放、孙资参与决定辅政大臣人选的大谋,给二人各增加了食邑,另外还封二人的一个儿子为侯,让他们所有的儿子当了官。到最后,两人的官职都是骠骑将军,一直到老的干不动了才退职回家。

由于两人推荐有功,所以不管是曹爽排挤司马懿,还是司马懿诛灭了曹爽,两人的官位始终是只升不降,倒是夏侯献、曹肇等人,却再也进不了宫中了。

刘放、孙资推荐司马懿,除了司马懿能力出众,魏国的大局尤其是抵御吴蜀两国的重任只有他才能担起来之外,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也是曹家和夏侯家族确实没有人才了,就像那个所谓的智囊桓范所说:“曹子丹(真)这么优秀的一个人,怎么生出了这样几个猪狗一样的犊子!”曹真如此,曹休、夏侯尚的儿子们又何尝不是如此!

标签: 司马懿

更多文章

  • 清朝军机处成立时候有几位军机大臣?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军机处

    北宋仁宗时期,眉州人苏洵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先后考中进士,父子三人驰名于北宋文坛,后世称之为“三苏”。在古代,中进士可谓万里挑一,若是父子三人都高中进士,概率非常低。无独有偶,在清朝时期,江苏常熟有一著名的世家,人称“一门六进士”,难度之高,可以

  • 西魏八柱国分别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西魏

    南北朝后期,中国的西北崛起了一个影响中国几百年历史的政治势力关陇集团,而关陇集团的核心便是所谓的“西魏八柱国”。可以说在西魏、北周、隋朝、唐朝初年,“八柱国”就是全天下影响最大的家族。那么影响了几百年历史的西魏八柱国都有怎样的人生结局呢?宇文泰字黑獭

  • 与乾隆帝合葬的嫔妃都有谁?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合葬

    皇帝坐拥天下,享尽一切,又承担一切,但也有一事,他必须做出取舍,这就是“合葬”。拿乾隆举例子,他生前的嫔妃不可谓之不多,但是死后,却只有5个人可以与他葬在一起,其他的女子 即便是再喜欢,感情再深厚,也只能被放进妃园寝。有人说,生前有过幸福就可以了,死后的事情没有那么重要,其

  • 蜀汉五虎上将中谁的儿子最受器重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蜀汉

    蜀汉五虎上将的情况,相信各位都很熟悉。那今天,我们打算跟大家讲讲五虎将后代的情况,看看他们的儿子中谁在蜀国最受器重。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这五位将领,无论是个人实力、功绩还是知名度,在三国历史中都是名列前茅,只是他们的后代好像都没能超越父亲,当然这也跟当时的环境有很大关系。那具体介绍就在下方,

  • 明朝掌印太监和秉笔太监的权力比较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掌印太监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在明朝,这个司礼监可是十二监之首,其中就有这个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两种之间的区别是什么,还有就是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谁的权利更大一些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掌印太监和秉笔太监有什么区别掌印太监和秉笔太监的关系类似于今天办公室主任和办公室干事的关系。下

  • 中国历史上第一任皇后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皇后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称帝的是秦始皇,但是历史上第一任皇后并不是秦始皇的妻子,这是为什么呢?那么这样看来的话,历史上第一任皇后是谁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秦始皇为什么没有皇后嬴政十三岁成为秦王,到二十一岁亲政,经历了太多的变故。正是因为这些变故,加上嬴政看了韩非的《韩非子》后

  • 古人在外人面前应该怎么称呼自己的妹妹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称呼

    说到古代的一些习俗还是比较有意思,现在很多人我们都忘记了,最近很多人问的就是这个古人在外人面前是怎么称呼自己的妹妹这个问题关注度比较高,那么古人在外人面前到底要怎么称呼自己的妹妹呢?下面我们对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感兴趣的别错过了。1、古人在外人面前应该怎么称呼自己的妹妹古人在外人面前叫自己的妹妹

  • “西域都护府”的称呼历史由来 西域都护府权限与职责 历任西域都护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西域都护府

    西域都护是汉代西域最高军政长官。在西汉,都护是加在其他官号上的职称,普遍由骑都尉或谏议大夫兼领,领二千石俸;东汉年间为单任官职。西汉、新朝和东汉都设置过西域都护。历史在西域都护出现前,西域诸国役属于匈奴;匈奴于冒顿单于和老上单于在位期间(公元前209年-前161年)征服了西域,初期时以奴役方式统治

  • 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分别是哪些人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十八路诸侯

    大家都读过《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上来,就是董卓专权,逼得曹操袁绍出奔,最终关东诸侯联盟讨伐董卓,其中《三国演义》里有十八路诸侯,而在历史上并没有那么多,但是也有十多路诸侯,可谓是气势汹汹,姑且不说最终成败,就说这次讨伐董卓,表面上看是对董卓专权的不满,但是实际上就是两大集团的对抗。我们先看看《三国

  • 历史上的三教九流指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三教九流

    三教九流指的是历史上我国对人的地位以及职业名称进行划分的一个等级,“三教”指儒教、道教、佛教。“九流”最早出现在《汉书·艺文志》“九流”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后泛指宗教、学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