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李鸿章有几个妻妾

李鸿章有几个妻妾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1939 更新时间:2024/2/3 8:30:16

后世对李鸿章的评价有褒有贬,相信各位也都了解一些关于李鸿章的事迹。那这次,我们不谈他的功过,只来聊聊李鸿章的婚姻。其实李鸿章的婚姻和他一生经历有些相似之处,都经历了不少波澜,不知道李鸿章在感情方面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小伙伴好奇的话,正好可以来了解看看,或许能给你带来一些思考。

1、初入仕途得贤妻相助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这么一句话:“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了不起的女人。”这句话究竟源自哪里,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了至理名言,我们不得而知。那么,对应一下李鸿章,这句话效果如何呢?

根据史料记载,李鸿章一生先后有4个女人,分别是发妻周氏、继室赵氏、侧室莫氏和一个小侍妾冬梅,正妻秀外慧中,小妾个个堪称佳人。但是从这个“配置”来看李鸿章这位思想先进的改革名臣,却不显得那么夸张。

先来看一下他的原配妻子周氏,两个人结婚是在公元1844年,周氏不是什么名门大户家的小姐,非要说和李家有什么关系,最多就是李鸿章老师周菊初的侄孙女而已。不过当时的李家条件也不算好,而且老师也看出李鸿章早晚能干点大事,因此不想错过这个机会,在他进京赴考之前,就以老师的名义将侄孙女托付给了李鸿章。

果然不出周菊初所料,这个学生是真出息,一下就高中了,而自己的侄孙女周氏则成为了李鸿章的贤内助,忙里忙外地操持家务。这个时候周氏没有裹脚的好处就显出来了,不管干什么都十分麻利,加上又异常勤快,很得李家人喜爱。

2、发妻去世续弦赵氏

李鸿章和周氏的感情还是很深的,关系也比较和睦,一个主内一个主外,恰到好处。后来李鸿章专心搞团练,家里的大事小事都是周氏处理,即便是身心疲惫也无怨无悔。李鸿章很喜欢她,她对待丈夫也很温柔,我们从李家的老照片中就能看出这种和谐的夫妻关系。不过在公元1860年的时候,周氏患病不起,此时恰逢李鸿章与曾国藩出现分歧,于是他毅然选择返回南昌照顾发妻,可是周氏并没有因丈夫的归来挺过去,最后在1861年去世,留下了两个女儿。

既然是两个女儿,那么李鸿章家里面立刻就让他续弦,这第二个老婆就是赵氏,名字叫做小莲。这个赵氏和发妻周氏就不一样了,此时的李鸿章依然在朝廷上崭露头角,赵氏也是名门望族的大家闺秀,据说其祖上连续四代都是进士,还出过一位状元。赵氏出生在1839年,由于受到家庭的熏陶,这个姑娘打小就立志嫁给将才,所以一直拖到24岁还没有结婚,这在当时已经算不折不扣的“大龄剩女”了,但赵氏根本没有把这些流言蜚语放在心里,什么事都是我行我素。

3、观婚姻犹如一生

她的缘分源自于李鸿章的大哥李瀚章,他代替弟弟到赵家提亲,对于李鸿章来说这件事也没放在心上,可是赵家却觉得李鸿章已经40多岁,确实太大了,可赵小莲则久闻李鸿章“丁未四君子”之名已久,十分倾心。公元1863年两人结婚,此后李鸿章的事业可谓平步青云,很快位列朝臣之首。

赵小莲因此备受宠爱,可见李鸿章本人对于自己的女人还是恩宠有加的,只不过他向来都有远大的志向,没有太多的时间放在家庭和爱情上,也因此避免了很多庭院琐事之争。从老照片中我们也能看出,赵小莲体态丰盈,气质雍容华贵,妥妥的旺夫相,仅仅是看一下脸庞就让人回味无穷。

在1892年赵小莲去世后不久,李鸿章的事业和人生也逐渐走到了尽头。公元1901年,李鸿章代表清朝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不久后就一命呜呼了。赵氏有儿子也有女儿,比较著名的就是儿子李经述,他一直很受李鸿章喜爱。女儿李菊藕是民国美女张爱玲的奶奶。至于李鸿章的另外两个女人,由于地位不高,存在感一直很低。莫氏是赵小莲的陪嫁丫头,但是从老照片中来看仍然算是绝代佳人,侍妾冬梅的身份和事迹都没有什么记载,也就不再多说了。

李鸿章的一生经历和他的婚姻都有相似之处,也算是跌跌宕宕,起起伏伏。在身份不高的时候娶了勤奋能干的周氏,续弦娶了大户人家女儿后开始平步青云,续弦去世后9年,自己也归于尘土。虽然这两个出身完全不同的女人贯穿了李鸿章的一生,见证了他两个不同的阶段,不过在李鸿章最落魄的时候,依然是自己昂首挺胸走过来的,所以留给女人们的永远都是雄伟的身影。

标签: 李鸿章

更多文章

  • 完颜阿骨打皇后是谁 完颜阿骨打皇后画像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完颜阿骨打

    说到这个完颜阿骨打大家也都知道的非常的厉害,也是金朝的这个皇帝,既然是皇帝,那也一定是有皇后的,那么这个完颜阿骨打的皇后是谁呢?她的这个画像又是怎么样的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学习揭秘看看,感兴趣的可以看看。1、完颜阿骨打皇后是谁完颜阿骨打皇后是:钦宪皇后,又叫铁宪皇后、纥石烈

  • 愚人节的来历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愚人节

    说到这个愚人节,想必大家应该都非常的熟悉了,毕竟这个节日似乎在大家的印象当中就是用来捉弄人的,不过还是有很多人都会以开玩笑的形式说出自己的真心话!那么这个愚人节到底是怎么来的呢?这个节日在中国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愚人节的来历愚人节最早起源于法国,按照法国的传统历法,新年是现在

  • 古代都有哪些送礼的方式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送礼

    二十四史之首的《史记》,对收礼、送礼的记载比比皆是。诸如,天下闻名的孟尝君,受困秦国不得脱,无奈之下只能送礼,即“取所献狐白裘”,“以献秦王幸姬。幸姬为言昭王,昭王释孟尝君”,后来刘邦也如法炮制了同样的事情,以解白登之围。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

  • 四大徽班是什么时候进京的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四大徽班

    京剧是“四大徽班”进京之后逐渐形成的,那么四大徽班是什么时候开始进京的呢?在清代中叶,我国剧坛上,除了昆曲之外,民间的地方戏曲兴盛起来,如梆子腔、秦腔、徽调、楚调等,逐步形成花部与雅部争胜的局面。当时戏曲演出活动的中心,北为北京,南为扬州。还有一个特殊情况,乾隆皇帝从1751

  • 崇圣寺雨铜观音名字的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崇圣寺

    《南诏野史》云:崇圣寺的雨铜观音像铸成于唐昭宗光化二年(公元899年),即南诏最后一个王舜化贞时期,为“立像,铜铸而成,高三丈。”是一尊鎏金观音像,头著宝冠,细腰跣足,左臂下垂执甘露瓶,右臂上举,袒胸下裹薄裙。雨铜观音殿前廊有大钟,天井南北各有一尊小塔,大殿的漏阁中供地母神,

  • 长孙晟有几个儿子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长孙晟

    长孙晟有几个儿子 最著名的儿子是谁长孙晟(551年609年),字季晟,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别称鹅王,北魏太师、上党文宣王长孙稚曾孙,北周开府仪同三司长孙兕次子。隋朝户部尚书、左候卫将军长孙炽之弟,唐朝名相长孙无忌、文德皇后长孙氏的父亲,隋朝名将。大业五年(609年),长孙晟去世,时年五十八岁。

  • 长孙晟的女儿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长孙晟

    长孙晟的女儿是谁 长孙晟女儿长孙皇后简介长孙晟(551年609年),字季晟,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别称鹅王,北魏太师、上党文宣王长孙稚曾孙,北周开府仪同三司长孙兕次子。隋朝户部尚书、左候卫将军长孙炽之弟,唐朝名相长孙无忌、文德皇后长孙氏的父亲,隋朝名将。大业五年(609年),长孙晟去世,时年五十

  • 阿房宫名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阿房宫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在龙首原西侧开始建造的天下朝宫,意在建成后,成为秦朝的政治中心。建宫的目的和选址的根据,是由秦始皇确定原则的。《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吾闻:周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镐之间,帝王之都也。乃营作

  • 汤若望主持编纂了哪些著作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汤若望

    汤若望在中国传教期间的任务主要是研究汉语言学术以及儒学文化,因此他在中国的47年间,做了大量的学术研究,也留下了多本著作或译本,以及其修整的新历对后世带来的影响也是极为深远的。汤若望主持编纂了哪些著作汤若望在华传教期间,编写了多部宗教、科学著作,并用中文翻译书籍使之有机会被国人所阅读。宗教方面,他留

  • 女子未婚是"待字闺中"男子未婚被称为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未婚

    在中国古代,待字闺中表示女子未婚,等待迎娶她的男子。那么为什么未出嫁的女子被称为是“待字闺中”呢?原来啊,在古代,名与字是分开使用的。古人只有到了成年之后才能取字。女子十五岁举行笄礼,又叫上头、上头礼,即改变幼年的发式,把头发盘起来,插上簪子,从此代表成年了。等到出嫁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