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人炼丹炼出来的到底是什么?

古人炼丹炼出来的到底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974 更新时间:2024/1/26 1:28:58

说起炼丹术,相信现在很多人听到这个都是非不屑的,认为都是古代封建迷信的产物,在如今科技发达,崇尚科学的社会中并不被待见。而且在历史上多少帝想要炼出长生不老药,但是最终死的一个比一个快。其实,如今的科技发展是离不开荒诞愚昧的探索的,昔日欧洲医生完全错误的放血疗法,也才有了现代医学的基础经验。因此古人炼丹,可不是练出了所谓丹药这么简单,如今这两种闻名世界的东西,实际上可都是炼丹产品,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吧!

一、火药

第一个,就是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其成分硝、硫磺,是炼丹常常需要用到的器物,在千年以来,炼丹道士的观察下发现,只要将硝、硫磺和木炭混合,物质就能够燃烧和爆炸,因此诞生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

公元808年,唐朝炼丹家清虚子写下了《太上圣祖金丹秘诀》,在他的笔下,虽然丹药治病没有什么成效,却专门提到“伏火矾法”,制作出能够燃烧的物品,这是世界上最早关于火药的字记载。

在道教圣地老君山,考古学家们发现了排列有序用来生产的硝池,以及堆积如山的下脚料,这些成为了火药的来源,不少史学家认为,老君山正是中国火药的发明地,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火药原料开采地,它的发现发明,可以说让人类的生产力来到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豆腐

至于第二件物品,虽然比不上火药对于人类文明的贡献大,却是不少吃货的最爱,这就是盛行在东亚的美食:豆腐。

目前,历史学者公认,豆腐豆浆应当是西汉期间,淮南王刘安的作品,刘安是西汉时期的文学家思想家,刘邦孙子,然而在汉武帝期间不满削藩政策而谋反,最终被逼自杀。但是刘安在美食上,颇有建树,他也是十分孝顺的人。

淮南一带,盛产优质大豆,刘安的母亲,十分喜欢吃黄豆,但是到了公元196年,随着年纪增大,因病不能吃下整粒黄豆,故而刘安又叫人将黄豆磨成粉,用水勾兑,在放一些盐,这样一来,世界上第一碗豆浆,也就诞生了。母亲很爱喝,而刘安觉得味道也十分鲜美,故而经常制作。

此外,刘安还十分崇尚道术,故而收养了大批方士,自己也经常亲自动手,一天,刘安一边炼丹,一边端着一碗豆浆在喝,没想到手一滑,突然将豆浆泼到了炉旁供炼丹的一小块石膏上。过了一小会,石膏竟然不见了,反而是多了一堆白生生、嫩嘟嘟的东西。刘安很大胆的一尝,感觉味道还真不错,他立刻叫从人,煮了一大锅豆浆,然后再将石膏碾碎搅拌在里面,没过多久,豆腐也就诞生了。

可以说如果不是炼丹术的话,这两样东西发明,恐怕还要很久的时间,当然必须说明的是,石膏做成的豆腐,实际上只需要3%以内,同时是可以食用级别的,不然的话很容易导致在体内产生结石,不利于肠胃的消化,如果是自己制作豆腐的人,必须要注意这一点哦!

标签: 炼丹

更多文章

  • 盘点元朝历史上的五位汉人名将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元朝

    元代不论为官还是为将,只重视出身。几乎还是部落那一套。元代的汉人是统指生活在原来金,辽,西夏统治下的汉族和其它民族(契丹、党项、女真、高丽等等)。而生活在长江以南,南宋统治下的人民,被称为“南人”。蒙古兴起的过程中,因为蒙古人少,在北方金国统治区也重用汉人,历史上称为&ldq

  • 历史上10位令人惋惜的英年早逝天才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英年早逝

    天妒英才,一种文化积累的心理暗示。意思大抵是这样:一个人的得与失是守恒的,在一个地方失去一些,就一定会在另一个地方找回一些。就像上帝为你打开一扇门的同时,必定会为你关上一扇窗。1、霍去病---纵死犹闻侠骨香天欲其亡,必先让其狂。与音乐家聂耳一样,霍去病也活了23岁,是货真价实的奴隶出身。聂耳虽

  • 明清时期秦淮八艳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淮八艳

    满腹经纶的学者里可能有卖国求荣的败类,青楼卖笑的妓女里也可能有气节不凡的勇士。妓女,虽然被认为是最没有节操的人,可有些地位很高、名头很大的人,却寡廉鲜耻,连妓女都不如。“秦淮八艳”,即明末清初南京秦淮河上的八个南曲名妓,故又称“金陵八艳”。计有柳如是、

  • 盘点中国古代十大名妓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名妓

    1、倾城名花薄命红颜钱塘名妓---苏小小 苏小小,南齐钱塘名妓,能歌善舞,公艺倾绝当时,然而造化弄人,在西泠与阮朗相遇,一见钟情,结为伴侣。不幸被阮郁始乱终弃,后小小又累遭官府中人欺辱,一代薄命红颜,终于含恨夭折风流,用生命唱出了一曲凄美的哀歌。苏小小的生可谓古典唯美主义的绝唱。她年方十八,偶遇风

  • 中国历史上10位“垂帘听政”的太后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垂帘听政

    提起垂帘听政,大多数人会立刻想到慈禧太后,没错,她把持朝政长达四十七年,是中国历史上垂帘听政时间最长的人。但是,垂帘听政从何而来的呢?“垂帘听政”的制度,在我国历史上最早可以追溯到旧战国时期。 垂帘是指太后或皇后临朝听政,殿上用帘子遮隔。听是指治理,太后临朝管理国家政事。今

  • 历史上五位功败垂成的农民起义领袖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农民起义

    1、打工仔陈胜名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替人做过小工的陈胜和吴广这两个雇农出身的戊卒,在大雨滂沱的穷乡僻壤揭竿而起,以区区九百之众向一个庞大的帝国发起了挑战。这似乎是不可思议的轻举妄为,然而这把火却最终成为燎原之势,它激起了一场连锁式的全国民变。 虽然陈胜及其“张楚”政

  • 大器晚成的十大历史人物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大器晚成

    10、苏洵 据说苏洵年轻时,读书不努力,糊里糊涂地混日子,常和一帮“狐朋狗友”赛马、游山玩水,直到二十七岁方有觉悟,于是发愤学习。学了一年多,自以为差不多了,就去考进士,结果没有考中。这才使他认识到,学习并不容易,要得到成果非下苦功夫不可。从此,他谢绝宾客,闭门攻读,夜以继

  • 《唐新本草》:唐朝孙思邈所著 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孙思邈

    隋开皇元年(581年),孙思邈隐居陕西终南山中,他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并记录,终于完成了《千金要方》。唐初,孙思邈与政府合作开展医学活动。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显庆二年(公元657年),唐

  • 《千金方》:唐朝孙思邈所著 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孙思邈

    《千金要方》又称《备急千金要方》、《千金方》,是中国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之一,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共30卷,是综合性临床医著。唐朝孙思邈所著,约成书于永徽三年(652年)。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孙思邈认为生命的价值贵于千金,而一个处方能救人于危殆,价值更当胜于此,

  • 中国古代十大军师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军师

    1、百家宗师,千古武圣军师鼻祖姜子牙 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际遇。前半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七十多岁仍一事无成;后半生得遇明主,大展宏图,伐商灭纣,兴周八百年之基业。子牙追往古而知来今,通古今之变,知胜败之势,晓民众之意,精文武之道,操攻取之术,为文王、武王之师,倾商立周,兴周盛齐。救民于水火,为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