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御医要做什么工作

御医要做什么工作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630 更新时间:2024/2/2 20:37:39

御医的工作是为帝后妃嫔诊病、配药,提供保健意见等。因为诊治对象的特殊性使其工作也具有一定的特点,与一般的民间医生迥异,主要表现在工作对象生理病理特点、工作模式及施治方法几个方面:

(1)服务对象的生理病理特点

御医的服务对象大多是帝后妃嫔、公大臣等贵人,个个位高权重。这些人大多锦衣玉食,四体不勤,又多劳心思虑,故而他们的生理特点和疾病谱相较于普通人是有差别的。如《灵枢·根结》谓“夫王公大人,血食之君,身体柔脆,肌肉软弱,血气慓悍滑利,其刺之徐疾浅深多少,可得同之乎?……膏粱菽藿之味,何可同也。”

《素问·通评虚实论》:“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甘肥贵人则高梁之疾也。隔塞闭绝,上下不通,则暴忧之病也。”《素问·疏五过论》“诊有三常,必问贵贱,封君伤败,及欲侯王。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必败亡。”如上诸多论述,说明贵人的生理、病理、疾病谱和包含精神因素的疾病谱与布衣的具有很大差别。

后世对此也有更深一步的认识,如明代御医顾定芳认识到劳心者大都容易得“热中”,令其“症结于中”,而且那些“眩瞀怫郁者,高危满溢,远虑摇神,终败盩以自掇灭。此其为患,亢极而逆,淫邪越于百络而不收者也。”膏粱厚味积于中,四体不勤逸于外,宫廷斗争尔我诈,心机费尽,气机郁结而不散,宫中此类之病不可胜举。例如薛宝田《北行日记》载其应征为慈禧诊病时,诊断“郁怒伤肝,思虑伤脾,五志化火,不能荣养冲任”,因而“奏请”慈禧“节劳省心”。慈禧答曰:“我岂不知,无奈不能。”宫中之人,此类疾患,势所不能免。

(2)御医的诊治方式特点

治贵人之难,古人早有言论。《后汉书·方术传》载太医丞郭玉答和帝为“贵人诊治不如穷人”时说,治贵人有四难。归纳起来有两个方面,一者在于医生,在清代医生为帝王治病时几乎毫无尊严可言。马文植《纪恩录》载其为慈禧看病时先行一跪三叩首礼,然后跪着回答慈禧的问话。诊时“膝行至几前”诊脉,然后左右互换。如此压之以大礼威严,战战兢兢的情况下,定然用意不尽,自然不能完全发挥医生的水平。

二者在于病人,如郭玉所言,这些贵人好逸恶劳,身体羸弱,不耐药力,又将身不谨,不易康复。更有那略懂医术,喜“自用意”者,如前例马文植等拟方后“太医院将所用之药,在《本草从新》上用黄笺标记,由李总管递进。”然后待“圣裁”明示可服与否。又如明代盛寅用破血之剂治东宫妃月经不通,先是怒斥而不用,既用又将盛寅锁于禁中,使其家人惶怖,以为必死。如此师心自用,恐怖威压,御医的疗效自然要打折扣。

针灸一术在宫廷医学的遭遇也反映了这一点。《名医类案》载侍医秦鸣鹤治唐高宗风眩头重,断以“刺头出少血即愈”,武后闻言怒而欲斩之,幸而高宗同意一试,秦鸣鹤刺脑户及百会后,高宗即愈。但及清代,针灸就没有那么幸运了。道光二年,皇帝下令“针灸一法,由来已久,然以针刺火灸,究非奉君之所宜,太医院针灸一科,着永远停止。”所幸这道禁针令还未发挥大的影响就随着封建王朝的终结而终结了。

(3)御医诊治的用药治法特点

王之家享用已极尽人间,所患人生苦短,故又求延年益寿。历史上服金石丹药以求长生之君王颇多。即使能不为金石所惑,平日补益之品亦不可少,大抵是补脾肾、益气血之品,如人参、熟地、枸杞、鹿茸、杜仲、苁蓉、何首乌、补骨脂、松仁等药。又巧为之治,剂型多样,丸散膏丹、药酒代茶饮等一应俱全。

陈可冀先生研究清宫医案后就整理编撰有《清宫代茶饮精华》《清宫外治医方精华》等多部著述。此为平日调补法,至于治病,则非执于滋补,而以中病为要。宫中人心多有隐曲,供养又丰,故多有气滞血瘀、食积内热之证,故通腑攻积亦为常法。“据宫中医事档案记载,仅同治六年间的半年之内,宫中用大黄与熟军多达28斤4两”。御医用药之求实效如此,盖不见其效即要问罪,故不能以平淡之品敷衍搪塞。

御医们为王公大人治病,处处谨慎,时有不便下药之处,需以圆机活法应对。其治法灵活多样,时有出人意料之法。如隋时莫锡君用《京都无处不染雪》《梅熟季节满园春》两幅画来治隋炀帝“真水不足,龙雷火越”烦渴证。许胤宗治柳太后中风失语,口噤不能服药,用黄芪防风汤置于床下熏之,使药力从鼻孔、肌肤而入,当夜便得语。宋徽宗伤于冰而得脾病,屡服理中丸不验,杨吉老以冰煎理中丸治疗,一二服而愈。御医们富有智慧的奇法丰富了中医学的内容,堪为后世师法。

标签: 御医

更多文章

  • 古代大夫相当于什么官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大夫

    大夫[dà fū]古代官名。西周以后的诸侯国中,国君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后来大夫成为一般任官职者的称呼。汉朝有礼官大夫、中散大夫、谏议大夫等官职,均为六百石,品秩低于县令(县令为千石至六百石)。孤之过也,大夫何罪。《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古代官职名。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

  • 古代医生为什么叫郎中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郎中

    古人为何把医生叫做“郎中”呢?任何一个民族的蒙昧时代,可以治病救人的医学总归是不发达的,医生与巫术也总是纠缠在一起,分不清什么为医、什么是巫,医与巫合称“巫医”。据记载,唐代时,巫医的地位十分低下,但部分长期为皇室治病的御医却得到皇帝额外的封赏,人们为

  • 战国时期大夫是什么官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大夫

    战国时期的“大夫”具有多种含义。首先谈大夫与爵位的关系。战国时期的大夫是不是一个特定爵位呢?从一些材料看,这一点是无疑的,且看如下一些记载:“庶人不得一次(恣)已而为正,有士正之;士不得次已而为正,有大夫正之;大夫不得次而为正,有诸侯正之…&hell

  • 圣母皇太后、母后皇太后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皇太后

    如果经常看古装剧,特别是涉及到慈禧的,肯定对圣母皇太后和母后皇太后这两个称谓不陌生。这种冗长的称号远不如慈禧、慈安读起来容易记住,但电视剧里人还都得这么叫。清代的古装历史剧中,不乏圣母和母后皇太后,这种两宫太后并尊的现象其实在明代以前很少出现的。剧照来自《甄嬛传》不过正史中并无这段记载仔细查阅《清

  • 钢铁兵器什么时候出现的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钢铁兵器

    春秋战国交替之际,中国历史上发生了重大的变革。这种战车军的编制也日益不适应日趋残酷的战争形式。公元前541年晋军和狄人的军队战于太原,狄人的军队是步兵,又受地形的限制,以战车作战,难于取胜。于是主将命令下车徒步作战,当时有人抗拒命令,不愿放弃战车。这时,主将只得按军法把抗拒军令者斩首,军令才得以贯

  • “官话”指的是什么?古代“官话”分哪几种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官话

    要说哪国语言最多,恐怕只有中国了,基本每个地方的语言都会不一样,我们俗称为方言。但是在现如今如果遇到不是一个地方的话,我们都会用普通话来交流,在古代没有普通话的话,他们交流就用官话。汉族的先民开始时人数很少,使用的汉语也比较单纯。后来由于社会的发展,居民逐渐向四周扩展,或者集体向远方迁移,或者跟异

  • 宋光宗赵惇儿子列表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光宗

    赵惇(1147年1200年),庙号光宗,南宋第三位皇帝(1190年1194年在位),在位5年,享年54岁,死后谥号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宋光宗有两个儿子和三个女儿,三女皆早亡,绍熙元年,并追赠公主。长子:长保宁军节度使赵梃(早亡)次子:宋宁宗赵扩女儿:文安郡主、和政郡主、齐安郡主,宋

  • 宋仁宗赵祯的下一任皇帝是谁 宋仁宗共有多少个儿子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宋仁宗

    宋仁宗赵祯,共有3个儿子,分别是杨王赵昉、雍王赵昕、荆王赵曦。然而宋仁宗赵祯的这三个儿子却早亡。因此,宋仁宗不得不从汝南王的儿子中,选出了第13个儿子赵宗实来当做自己的儿子。宋仁宗死后,赵宗实即位,是为宋英宗。宋仁宗为何挑选赵宗实作为自己的皇位接班人?至和二年(1055)初,46岁的宋仁宗得了一场大

  • 明英宗朱祁镇儿子列表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明英宗

    朱祁镇有九个儿子。1、朱见深原名朱见濬,明英宗朱祁镇长子,明朝第八位皇帝。母孝肃皇后周氏。正统十二年十二月九日,出生于北京紫禁城。2、德庄王朱见潾,初名朱见清,明英宗朱祁镇第二子,明宪宗朱见深异母弟,母靖庄安穆宸妃万氏,明朝第一代德王。3、皇子朱见湜,母靖庄安穆宸妃万氏。生于正统十四年七月十四日,死

  • 评剧旦行鼻祖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评剧

    月明珠(1898年1922年),著名评剧男旦,旦行鼻祖。原名叫任善丰,字久恒,艺名月明珠,乳名围柱,出生在滦州,河北滦县胡家坡(今属河北唐山滦南县)的一个莲花落世家。父任连会,为莲花落艺人,是对口、折出时期的著名编剧和演员,被誉为评剧的发轫者。月明珠弟兄四人,长兄任善庆(艺名金不换,为评剧第一任鼓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