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三味书屋的“三味”究竟是指哪“三味”?

三味书屋的“三味”究竟是指哪“三味”?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875 更新时间:2024/1/19 14:15:43

说起三味书屋,相信大家对这个词肯定不会陌生了。所谓的三味书屋就是晚清时期绍兴府城内著名的私塾,也是当年鲁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位置。三五书屋位于都昌坊口11号,塾师寿镜吾(晚署镜湖),是一位方正、质朴和博学的人。他的为人和治学精神,给鲁迅留下难忘的印象。那么这个三味书屋所谓的三味到底是指哪三味呢?

1891年正月,12岁的鲁迅入三味书屋,跟随绍兴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寿镜吾先生学习。多年后,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中这样写道:“出门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三味书屋上悬“三味书屋”匾额。那么,三味书屋的“三味”究竟是指哪“三味”呢?对此历来解释不一,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说“三味书屋”原题“三余书屋”,典出《三国志·董遇传》:“为学当以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者晴之余。”意在勉励人们利用一切空余时间勤奋读书。古时读书人多以此典自勉,苏轼对此也颇为赞赏,曾用“此生有味在三余”抒写自己利用空余时间读书的乐趣。据说,鲁迅的老师寿镜吾先生的祖父寿峰岚老先生借引苏轼的诗句,将“余”字改为“味”字。

第二种说法最为普遍,认为“三味”属于典故:古人有“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xī hǎi)”。醯,指醋。醢,指鱼肉做成的酱。醯醢泛指佐餐的调料。这句话反映了古人对经、史以及诸子百家在文化构成中的等级、地位、功能、品位的界定。

第三种说法是“三味”出自宋代淑《邯郸书目》:“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三味。”“诗书,味之太羹”,意思是说经书像食物里的太羹。太羹是指不加作料的原汁肉汤,是古代祭祀时用的食物。因为经书最早、最为古朴,也最为重要,故比之为太羹。“史为折俎”,意思是说史书是食物里的折俎。折俎,即大块肉。有以史正道、以史见道的意思。“子为醯醢”,是将诸子百家的书比喻为食物里的醯醢。这三句话是把诗书、子、史等书籍比作佳肴美味,是很好的精神食粮。

第四种解释是寿镜吾先生自己说,“三味”是指:“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寿镜吾先生的儿子寿洙邻,曾与其父一同任教于三味书屋。他对三味书屋这样解释道:“三味是以三种味道来形象地比喻读诗书、诸子百家等古籍的滋味。幼时听父兄言,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但此典出于何处,已难查找。”按说,这种解释应该是“盖棺定论”了。但寿镜吾先生唯一的孙子寿宇却不认同叔父这样的解释。他说:“这样的解释淡化了祖先对清朝的反叛精神。”

三味书屋的这一精神传统,为日后鲁迅先生以学问立身、追求人格独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标签: 三味

更多文章

  • 六亲不认是哪六亲?胡说八道是哪八道?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六亲不认

    中国的成语非常之多,用简短的几个字,就能够表达出复杂的含义,并且很多都有一段历史故事,有一个典故,通过这些历史也能够给人们很多的启示。不过,有些成语也比较特殊,比如说“六亲不认”“胡说八道”,这些成语人们都知道是什么意思,也知道该怎么用,但是其中的&l

  • 中国的傣族和泰国傣族是一个民族吗?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傣族

    说到傣族其实大家也知道的中国的少数名族,那么有的人要问了,不仅仅是中国有傣族啊,话说这个泰国也是有傣族的啊,这两个傣族有什么关系呢?这中国的傣族和泰国的傣族是不是一个名族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些事情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看看到底是不是一个名族吧!中国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和泰国的泰族,是同一个

  • 乾隆帝晚年册封的唯一贵妃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乾隆帝

    乾隆皇帝他的后宫妃子是数不胜数,大家也是可以通过最近几年热播的古装剧里面知道乾隆皇帝他的后妃。而在乾隆皇帝他的皇宫妃子里面像富察皇后,辉发那拉氏继皇后令贵妃等等这些都是乾隆的后妃。那么今天小编和大家讲述的是乾隆皇帝他后宫里面的其中一位妃子,她不像上面那几位妃子那么的有名,但是她却是乾隆皇帝晚年的时候

  • 三国江东四大都督分别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江东

    三国不仅是董卓、曹操、刘备这些枭雄的舞台,还是谋士和武将的舞台,谋士坐镇后方运筹帷幄,武将在前线斩将杀敌,攻城略地,给读者奉献了一出智力与智力较量、暴力与暴力碰撞的美学和权游大剧。在谋臣武将方面,蜀汉有五虎上将、四大谋臣,曹魏有五大谋士、五子良将,江东也不遑多让,有自己的十二虎臣,但相比较十二虎臣,

  • 乾隆帝三大汉人嫔妃分别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乾隆帝

    乾隆当皇帝的时候,位置就相当的稳固了,为此除了一如既往地与蒙古联姻以外,他的后宫里还出现了不少的汉人嫔妃,甚至还有一位叫做香妃的回族女子,可见他比起前面的皇帝来说,真的是艳福不浅。虽然他对于汉人很重视,但事实上在他后宫里的那些汉人嫔妃,即便是那些深得宠爱的,也都是满清茶的辛酸。先来说一下他封为皇贵妃

  • 贾充和贾诩什么关系 贾充和贾诩有血缘关系吗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贾充,贾诩

    最近有人问这个贾充和贾诩这两个人非常有意思的,那么从这两个人的姓来看的话,应该是一家人,那么这个贾充和贾诩到底是不是一家人呢?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他们之间到底有没有血缘关系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吧!贾充和贾诩是没有什么关系的,他们只是同姓而已,贾诩的活动轨迹在董卓曹操曹丕,而贾

  • 唯一与咸丰帝合葬于定陵的皇后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咸丰帝

    大家都知道,清朝自乾隆朝末年就已经走向了下坡路,虽然之后的嘉庆皇帝是一位比较勤政仁慈的帝王,但还是遏制不住清朝衰落的态势。而之后的道光皇帝则是一位资质平庸的君主,虽然一生节俭,但是清王朝早已病入膏肓。随之继位的咸丰皇帝恰好生逢乱世,国内外饱受战乱,提到咸丰皇帝的皇后,大家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后来的两宫皇

  • 历史上五位漂亮的女将军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女将军

    中国古代的冷兵器战争多为近身搏斗,对力量的要求决定了主要是男人的舞台。但是,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也出现了很多驰骋疆场、战功赫赫的巾帼英雄,历史小编特地精选其中的五大漂亮的女将军,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她们的英雄事迹。第五名、冯婉贞抵抗侵略的民族英雄。1860年英法侵略军占领北京以后,四处掳掠,十九岁的冯婉

  • 唐朝平定安史之乱的四大名将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安史之乱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唐朝在经历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武则天的“贞观遗风”以及唐玄宗李隆基的“开元盛世”后,百年的国祚安稳鼎盛也迎来了“盛极必衰”的拐点安史之乱。在唐玄宗统治的末期,他一改前期的励精图治,开始宠信奸臣李

  • 世界上走路最多的民族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民族

    草原中的游牧属于一种文化,是一种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统一,是游牧文化与相邻文化的一种融合,也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一种融汇。草原中的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一样,都在我国文化中占有者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有着重要的历史作用,做出了非常多的重要的历史贡献。草原游牧文化是一个底蕴深厚,非常宝贵的文化富矿。位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