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阆中省会多少年?四川省会为什么改成成都?

阆中省会多少年?四川省会为什么改成成都?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098 更新时间:2023/12/15 14:38:00

说起成都和阆中,一个是2020年城市魅力排行榜第一名,一个是《2019全国县域旅游研究报告》中跻身旅游强县百强。这两个地方虽然同属于四川,一个省会,一个古镇,是很难让人们将两个联系在一起的。可实际上在清初,阆中曾是清政府在四川的临时省会,这一当就是二十年。直到1665年,四川省会又迁到了成都。为何清初阆中会成为四川的临时省会?阆中为何又只当了二十年的临时省会?

历史背景

要想探究原因,首先我们要先明确清初这个特殊的历史背景。清初,朝更替,成都,遭受了张献忠吴三桂、清军等的轮番蹂躏,经济基础破坏,人口减少,野兽纵横,气象凋敝。《华阳县志》载“成都城中绝人迹者十五六年,惟见草木充塞,麋鹿纵横,凡是廛闾巷官民居址皆不可复识”。

此时,成都是各方势力虎视眈眈的军事重地。清政府还没有立足脚跟,自然没有余力和能力去迅速夺取成都巩固政治,而只能退而求之另觅新都。

图_ 清朝时期四川地图

清军也到过不少地方,为何清政府偏偏挑中阆中作为临时省会呢?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阆中相对利于管理

顺治三年,彼时张献忠大西未灭,豪格领清军至汉中,川北明将“进忠来奔,乞为向导”。而后“献忠既诛,贼党可望、能奇、秀、定国等溃入川南(《明史》)”。

可见,阆中曾经是投清将领刘进忠辖区。刘进忠在阆中有一定的威望和治理经验,所以相对其他地方来说清军管理起来更加方便,成为清军在四川的据点也不奇怪。

(二)阆中利于防守

许多前人认为阆中是“巴蜀要冲”,究其原因,是因为阆中有着利于防守的地形。《中国国家地理》曾这样评价阆中:“千水成垣,天造地设”。形象地概括了阆中被山水包裹的特点。

阆中西、南方向是嘉陵江,东面为河,四面是连绵不断的山脉,十分利于防守,清军机动性较强。

图_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阆中县舆图》

(三)阆中受损相对较少

相比大西、南明两个政权主要活动和统治的川南、川中地区来说,川北的阆中受损较少。

如《成都府志·序》载:“(成都府)百十秦、晋、楚、豫中,土著仅一二人焉。”

而据《移民史》,顺治七年,阆中人口“业已百无二三”。

虽然阆中和其他地方一样都处于一种不安定的状态,但阆中剩余人口比率略高,受战争破坏程度略少于大部分地区,这也奠定了清政府立足建设的基础。

清政府让四川巡抚等重要官员驻守阆中,把阆中道台衙门升级为省会衙门,把阆中作为临时省会建设,就是看中阆中的相对安定。

图_ 清朝成都地图

清政府在平定四川后,没有让阆中成为省会,反而是在1665年继续让成都当省会,这又是为什么呢?

(一)自然条件

1、地形条件

成都西高东低,腹心在岷江等冲积而成的成都平原,土地较完整、平坦。

阆中内多丘陵、低山,地形破碎。

如果一个地方土地完整、平坦,就具备了建立大规模城市的良好基础。而一个土地破碎的地方,则需要统治者花费更多的精力去平整土地,才能建设和扩张城市区域。

从这一点上看,成都十分有优势。

而且地形还会影响耕地面积。理论上,相似的气候条件下,土地越平整的地方可以种出更多的粮食,这就给城市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成都由于平坦的土地和优越的水土成为“天府之国”,可见其条件之好。而阆中发展农业条件显然逊色于成都。

图_ 成都及周边地貌

2、地理位置

如果打开四川地图,我们可以看到成都位于四川省的心脏位置,而阆中则位于东偏北方位。

位于四川中央的成都,是四川交通的中枢,也是四川盆地的中心城市。如果其作为省会,可以方便统筹全省的资源,知晓四川各地的事务。

而阆中位置没有成都那么端正,也不像重庆那样是四川盆地通向外界的必要出口,作为省会辐射能力不够强。

图_ 都江堰工程布置图

(二)交通条件

可对比成都和阆中的水陆交通状况。

成都有锦江绕城而过,自李冰修都江堰后,成都水运逐渐发展,促进了城市繁荣。

陆路方面,成都金牛道是重要的陆路官道,起于成都,终于秦岭南,中途有汉唐阴平道、大安军天水军道等向四周延伸。

总体而言,成都是水陆运皆有发展,且辐射能力强。

图_ 民国时期嘉陵江流域地理考察队

阆中方面,可举嘉陵道为例。

嘉陵道是川内一条重要的南北水路通道,以重庆为起点,途经阆中,通向汉中方向。

阆中在交通上就靠着嘉陵江得到发展。如《垫江志》载:“委官部送凡嘉、眉、泸、叙之米……又自合溯西汉水至利、阆州,谓之转般。”

可水运也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容易淤积,需要时常维护,否则容易造成行船危险。

《宋代蜀文辑存》“嘉陵江水之险,以滩名者殆百。米舟相衍,遇石而碎与泪人者,皆蜀人之脂也。”

阆中陆路交通远没有水运发达,有时还用到在悬崖上开凿的栈道,运输能力不强。

总体而言,在交通上,阆中相当依赖嘉陵江。但阆中不是嘉陵道的起点,辐射能力有限,所以成都交通优势更为明显。

图_ 《华阳国志》又名《华阳国记》,地方志著作,由东晋时期成汉常璩撰写

(三)历史文化因素

《华阳国志・蜀志》载“开明王自梦廓移,乃徙治成都”,成都因此成为古蜀国新都。

尔后,成都很长时间都是整个四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阆中长期为川北历代郡、州等治所,是川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把省会定在成都,有利于清政府在四川进行精神文化建设。

综上来看,把省会定在成都比定在阆中更能满足四川发展的需要,清政府在平定四川全境后把省会迁到成都也就不奇怪了。

标签: 阆中

更多文章

  • 什么叫献乳礼牵羊礼?献乳礼牵羊礼过程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献乳礼牵羊礼

    最近小编在逛这个知乎的历史栏目的时候,发现了一些非常尴尬也非常惨烈的事件,是什么事件呢?话说在古代有一些这个非常礼仪了,比如说这个献乳礼和牵羊礼,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两个礼仪到底是什么呢?它们发展的过程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献乳礼:比女人夜里受到奸淫,白天就直接被当作

  • 江苏为什么总是换省会?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江苏

    中国文明上下5000年之久,但是江苏的设立距今也仅仅不过300年历史。与其他省份不同的是,像江苏这样的新兴省份缺乏着具有统治力量的中心城市。江苏省的省会在宁、苏、镇江和苏北之间都摇摆不定过,下面小编就带您看看怎么回事。康熙六年正式将江南划分为苏皖,并且为了更好治理江南,还专门设定了左右两个布政使司。

  • 当炉卖酒是指的哪位女子?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当炉卖酒

    说到这个当炉卖酒不知道大家怎么理解的,这个成语还是比较有寓意的,也非常的励志,那么这个成语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当炉卖酒的典故又是什么呢?当炉卖酒这个故事到底是指哪位女子呢?这个问题也还是非常有意思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一定别错过了呀!1、当炉卖酒是指的哪位女子当炉卖酒是指的:&

  • 冷板凳来源于哪个行当?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冷板凳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冷板凳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这个冷板凳又来自于哪个行当呢?冷板凳又出自于什么行业呢?又有什么的历史故事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感兴趣的网友别错过了呀!1、冷板凳来源于哪个行当冷板凳来源于:“梨园行”,也就

  • 三教九流指的是哪三教哪九流?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三教九流

    三教九流在古代是指各个不同流派,还有社会上不同行业的人。因为它把人的地位做出等级划分,所以现代人看来就有了贬义的意思。三教九流出自赵彦云的《云麓漫钞》,“帝问三教九流及治朝旧事;了如目前”。很多朋友好奇,在古代三教和九流分别指的是什么意思,那这次就为大家做一个解答,其实这句话

  • 三国名将张飞儿子列表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张飞

    也许,对于张飞来言,他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自己会这么窝囊的死去。无非是睡了一觉,但从此就再也醒不过来了张飞的两位亲兵,趁张飞酒醉酣睡,杀掉了他,带着张飞的头颅,逃向东吴。三国时的一代名将张飞,就这样走了,带走了蜀汉的一个时代。从此威震三国的刘、关、张,就只剩下了刘备孤家寡人地伫立着。遥想当年的涿郡,

  • 东吴唯一的外姓宗室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东吴

    虽然曹操有二十五个儿子,但如果你问我三国时期哪方宗室最乱,我个人认为还是东吴的错综复杂一些。东吴中期的权臣孙峻,曾经就和孙权的长女孙鲁班有染。我们按照关系来排一下的话。孙峻是,孙鲁班的爷爷的弟弟的曾孙子。所以在这俩人有染的同时,他俩的辈分关系也成为后世的笑谈。但今天,我们要讲一位特殊的东吴宗室,一个

  • 位极人臣什么意思?位极人臣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位极人臣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为了防备李严,故意将他调离蜀汉中心,以削弱他的地位和权利。虽然李严和诸葛亮都是托孤大臣,但实际上诸葛亮还是比李严官高一阶,所以有权利指挥李严。刘备原本是想要李严辅佐诸葛亮,但诸葛亮跟李严一直不和,这是刘备没有意料的事情。这次要为大家讲的成语位极人臣就跟李严、诸葛亮有关。李严曾建议诸

  • 百鸟朝凤喜事还是丧事?百鸟朝凤表达的寓意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百鸟朝凤

    在我们生活当中,人都是有情感的,这情感包含着很多方面,对于自己的乡土之情也是占着一席之地的。在很多人的心里,只要是踩在了家乡的土地上,心里面才会觉得踏实,才会美滋滋的。因为这地方就是根,就是家,而在外的便是“漂泊”。小编近期才看了电影《百鸟朝凤》,看完后心中有那么几天无法安宁

  • 三味书屋的“三味”究竟是指哪“三味”?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味

    说起三味书屋,相信大家对这个词肯定不会陌生了。所谓的三味书屋就是晚清时期绍兴府城内著名的私塾,也是当年鲁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位置。三五书屋位于都昌坊口11号,塾师寿镜吾(晚署镜湖),是一位方正、质朴和博学的人。他的为人和治学精神,给鲁迅留下难忘的印象。那么这个三味书屋所谓的三味到底是指哪三味呢?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