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宋朝中央司法机构包括哪些?与地方司法机构有何区别

宋朝中央司法机构包括哪些?与地方司法机构有何区别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40 更新时间:2024/1/11 12:20:00

宋朝在中国封建发展史上,是一个私有制高度发展,商品经济空前发达,科学文化繁荣昌盛的历史时期,也是一个内外矛盾突出,社会关系激剧变化的朝代。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宋代司法机构有中央司法机构和地方司法机构之分。中央司法机构包括刑部、大理寺、审刑院。

宋代大理寺为中央最高审判机构,主要负责评断全国务州县报请复审的刑事案件。审刑院是神宗前为加强皇帝对司法的控制而增设的中央审判机关,后并人刑部。刑部的职能主要是复核大理寺所评断的全国死刑已决案件及官员叙复、昭雪等事。刑部正副长官分别为尚书和侍郎。

审刑院是皇帝为了厉行封建中央集权制而设置的。这是不同于以往的,是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司法机构。

宋太宗于淳化二年(公元992年)以“慎刑”为目的设置审刑院于禁中。北宋朝是在唐末五代长期分裂割据,社会动荡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史称:五代乱世,本无刑章,“藩镇跋扈,专杀为威,朝廷姑息,率置不问,刑部按复之职废矣。”

北宋王朝建立后,“时天下甫定,刑典废弛,吏不明习律令,牧守又多武人,率意用法。”在这种情况下,宋太祖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大力整饬司法审判秩序,建隆三年以后凡大辟一律要报请刑部复查。

宋太宗即位后,要求诸州长吏“每五日一虑囚”,又制“听狱之限”,限期审结案件,以防拖延。雍熙元年,令诸州十日一具囚帐及所犯罪名。系禁日数以闻,俾刑部专意纠举尸淳化二年,置诸路提点刑狱司,进一步限制地方司法权力,于是,“赏罚刑政一切收了”。

司法权迅速向中央政府集中,因此,太宗设审刑院对大理、刑部断复的案件详加评议,是强化中央司法机关组织建设,防范因大理寺、刑部“用法之失”导致冤假错案的一项措施。

而设审刑院的直接动机则是“法官议居道安狱,依违卤莽,皆坐迁谪,因置审刑院。”将其视为“患中书权太重”而采取的分割。

审刑院在其长官知院事下又设评议官6人。其职责主要是复核大理寺所裁断的案件,实际上是代表皇帝控制司法。

当时凡属上奏的案件,皆须送审刑院备案,再交大理寺断复,然后再返回审刑院评议,由知院或评议官写出书面意见,奏请皇帝裁决,审刑院的设置是皇帝直接控制司法审判权的典型表现。

《宋史》卷一百九十六记载:“帝虑大理、刑部吏舞文巧低,置审刑院于禁中,以枢密直学士李昌龄知院事,兼置详议官六员。凡狱上奏,先达审刑院,印讫,付大理寺、刑部断覆以闻。仍下审刑院,详议申覆,裁诀讫,以付中书省……”

凡狱奏之事,均先送达审刑院,先后交由大理寺、刑部断覆,之后仍交付审刑院,由审刑院详议官详议,最后判决。

审刑院实际上成了皇帝亲理讼案的最高司法机构,刑部、大理寺失去了对讼案的决定权。中央集权近乎达到了无可比拟的程度。天下讼案,刑部、大理寺没有决定权,而由皇帝一人掌管在手。

宋代在地方司法机构上不同于以前朝代的是在地方设立了专门的司法职务,有专门的司法人员。而以往的朝代都是地方行政官员直接行使司法权。

宋代地方司法机构分路、州(府、军、监)、县三级。其中开封府是北宋京师,虽与府、州、军、监同级,但在司法上权力较大。

宋淳化二年对路的司法监督设置提点刑狱官。宋真宗时,以“京朝官”外出充任,称提点刑狱公事,其主要职责是监察本路司法刑狱,并对各州的死刑案件负有评复的责任。

提点刑狱公事的权力很大,各州的大辟案须先上报提点刑狱公事司,再由提点刑狱公事司上报中央。由此可以看出,地方司法虽由县州两级分层掌管,但必须是在皇帝委派的监察官的严格督导之下。提点刑狱公事是皇帝为保证中央集权对地方的有效管理,而派到地方的具有特殊意义的官员。

提点刑狱公事是京朝官,直接向皇帝负责,但长期派驻在外,参与地方事务。不是地方官员却有比地方官员更大的权力处理地方事务,并监督所辖州县的官员。

其官员的选派,最初须辅以武臣为副使,后尽用文臣。其属有检法官一员,干办官一员。检法官负责检详法律事宜,干办官,即干办公事的简称,职责不定,被委派处理各种事务。

据《宋史・刑法志》载:“凡管内州府十日一报囚帐,有疑狱末决,即驰传往视之。”这一段话大体上说明了提点刑狱官的工作方式。

虽是代表朝廷监督一路所辖州县的司法审判活动,但遇到疑难案件,则需要其亲自处理并直接参与地方事务。提点刑狱公事一职除负责本路司法刑狱事务外,亦负有巡察辖境,稽考簿籍,举劾官吏之责。

宋代的知州作为行政长官兼理司法,但在其下设有专职司法属吏。掌管检法议罪的称为“司法参军”,掌管调查审讯的称为“司理参军”。州有权判处徒刑以上直至死刑的案件,但重大案件和死刑案件必须上报刑部和路的提点刑狱公事司。

县级的审判机构以知县亲审为原则,处断杖刑以下的案件。县所属的镇岩官,处理轻微案件,以“笞刑”为限。

标签: 宋朝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礼仪之:“作揖”历史介绍 古代男人与女人分别怎么作揖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作揖

    作揖,是华夏礼仪之一,可用于见面、送别等多种场合。如今使用作揖礼的人不多了,人们只能在古装电视剧中看到作揖不过,很多人都不知道作揖礼的正确行礼姿势,其中女人出错尤多,这是因为女人作揖和男人作揖手势是相反的。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作揖礼的由来。作揖属于周礼,周武王驾崩,周

  • 古人都是怎么旅行的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旅行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现在很多人旅行都是自驾游,或者都是抱团旅行,都有各自的方便和好处。那么放眼古代,那些古人一般在休息时间出门旅游都是怎么旅行的呢?是选择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我们当今社会有五一,十一黄金周假期可以山南海北到处游玩,看到风景秀丽之处,也会发自内心吟出古诗词赞赏

  • 洛神舞蹈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洛神指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洛神

    传说洛神的名字叫做宓【fú】妃,她是伏羲的女儿。宓妃在天界看到了洛河,被河岸两边秀丽的风景所吸引,于是便下凡人间,来到这洛河的岸边。在洛河的边上有着一个部落,这是一支洛氏部落,于是宓妃便也加入到了这支洛氏部落当中,成为了部落的一员。宓妃教会了洛氏部落如何捕鱼、狩猎以及饲养牲畜的方法。一

  • 中国古代“刺史”称呼的历史由来 刺史的职权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刺史

    刺史,中国古代职官名,本为御史的一种,始于汉代,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又有州牧一职与之类似。其等级和职权范围随朝代不同而多有变迁,但经常是各地方重要官员。“刺”是检核问事的意思,即监察之职。“史”为“御史”之意。西汉秦朝时设有御史负

  • 中国古代“监察御史”称呼的历史由来 监察御史的职权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监察御史

    监察御史,中国古代官职,掌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等事。隋文帝开皇二年(582年)始设。唐御史台分为三院,监察御史属察院,品秩正八品下。宋元因之。明改御史台为都察院,掌弹劾建言,设左右都御史各一人、左右副都御史各一人、左右佥都御史各二人,其下设监察御史一百一十人,分属各道,初为正九品

  • 古代名字带姬的都是哪些女子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古代

    “姬”是一个美丽的字眼,现在多指姓氏,可是在我国古代,她首先是女子的美称,那些以歌舞为生的美女们皆可称为歌姬或舞姬,一听说哪位美女的名字中带个“姬”字,总会让人浮想联翩。那么,为什么古代的美女们用了它,总是命运多舛呢?一、夏姬,杀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国

  • 东吴四大都督分别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东吴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东吴的四大都督,那可是非常的出名啊,很多人对于他们这个四个人都是非常崇拜和喜欢的。毕竟在三国时期,那个时候的英雄纷纷都闻名天下。那么这东吴四大都督分别都是谁呢?四个人当中谁最厉害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东吴四大都督分别是谁东吴四大都督分别是周瑜,鲁肃,吕蒙和陆逊。2

  • 河西走廊地形图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河西走廊

    最近很多人想知道这个河西走廊的地形图,而且还想要比较详细的,其实也还是比较简单了,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欢迎大家来分析学习,话说这个河西走廊详细地形图还是有很多内容值得我们去发掘的,感兴趣的一起来看看吧。河西走廊地形图河西走廊详细地形图河西走廊简介:河西走廊(Hexi Corridor),因位于黄河

  • 河西走廊高清地图 河西走廊地理位置图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河西走廊

    最近很多人在找这个河西走廊的高清地图,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个河西走廊高清地图到底是怎么样的呢?还有这个河西走廊的地理位置图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感兴趣的可以一起来分析看看了,一起来学习学习。河西走廊高清地图河西走廊地理位置图河西走廊有多重要?河西走廊就是中国的&ldqu

  • 古代“知州”称号的历史由来 知州的权责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知州

    知州指的是中国宋、明、清等朝州的行政长官,雅称为州牧、郡守、太守、郡尹、刺史等。越南后黎朝、阮朝及朝鲜王朝亦有相同职务。辽朝沿用唐朝制度,州的长官称刺史;金朝的州按等级设置不同长官,有刺史、防御使等名目,参见金朝行政区划;元朝称州尹,其上有长官达鲁花赤。宋朝宋太祖为了削弱节度使的权力,防止唐朝、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