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知州”称号的历史由来 知州的权责介绍

古代“知州”称号的历史由来 知州的权责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028 更新时间:2024/2/3 4:38:40

知州指的是中国宋、明、清等朝州的行政长官,雅称为州牧、郡守、太守、郡尹、刺史等。越南后黎朝、阮朝及朝鲜朝亦有相同职务。

辽朝沿用唐朝制度,州的长官称刺史;金朝的州按等级设置不同长官,有刺史、防御使等名目,参见金朝行政区划;元朝称州尹,其上有长官达鲁花赤。

宋朝

宋太祖为了削弱节度使的权力,防止唐朝、五代时期军阀割据的局面重演,规定诸州刺史得直接向朝廷奏报和接受诏令,节度使不得干预除所驻州之外(所谓支郡)的政务。后来,朝廷逐步派遣京朝官(臣)接替刺史管理州务,全称知某州军州事,俗称知州事知州某州郡守太守守臣使君两千石刺史。“知”就是管理的意思;“州军事”的“州”代表民政,“军”代表军政。由此,刺史非奉特别诏令,不得过问所任州的州务,演化为武臣的迁转之阶,属于正任官之一。

同时,节度使也很快演化成一种地位崇高的官阶,成为武臣的最高阶官,不再有实际权力与职掌;皇帝会给知州特殊的优待,以表示荣宠。[1]范必大出任知州事,宋高宗亲自斟酒,均系例外施恩。州也就由隶属藩镇变为隶属以转运使为长官的路,以及以留守、知某某府事、尹为长官的府。

元朝

元朝沿用宋朝制度,州的长官正式称为知州,但是路、府、州均置达鲁花赤,专由蒙古人、色目人充,地位在知州上。

明以知州为一州之长,辖数县,从五品;直隶州与府同级,受省(承宣布政使司)管辖,两者之下管辖县,但明代的府也会管“散州”(此为延续元制),而明代散州底下仍可辖县。所以明代的地方行政制度究竟是“三级制”还是“四级制”尚有争议。

清有直隶州、散州之别,前者直隶于省,可以辖县,后者隶属于府、道,不辖县,长官均称知州

民国成立以后

民国废府级政区,直隶州与府大致相同,一并废止。1928年以后,在地位比较重要的城镇设市,很多府、直隶州治所及一些散州改设市。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事实上恢复了府级政区,地区、专区或地级市下辖的县级市,大致相当于明清时的散州。

越南

越南后黎朝黎圣宗重划版图后,在山地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州,行政长官为知州,品阶稍逊于知县,多由当地土目担任。1948年,越南民主共和国将州改设为县。

标签: 知州

更多文章

  • 古代“观察使”称号的历史由来 观察使的权责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观察使

    观察使,中国古代官名,原称采访使,别称观察、廉车正使、廉车、廉使、廉查。唐玄宗设,原为一种监察官,近于御史,后变成军事、行政的官职。后人雅称明清的道员为观察使。唐朝唐初,常不定期派有巡察使、按察使之类监察各地之官。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设“采访使”(全称:&ldqu

  • 古代“总督”称号的历史由来 总督的权责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总督

    “总督”重定向至此。关于同名的其他意思,请见“总督 (消歧义)”。總督(英语:Governor-general)是指一种获得皇室授权去监督地方政府的官职,实际权力不定,但象征统治意义浓厚。在中国,明、清两朝的地方行政区域中名义上最高行政长官的官职。在明

  • 古代“御史”称号的历史由来 御史的权责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御史

    御史是中国历史的一种官名,原为史官、与负责文书的官职,后改为监察官,其首领曰“御史大夫”、“御史中丞”。后代的刺史(刺御史)、巡按(巡按御史)等都来自御史。类似于近代(前中华民国,现中国台湾省)监察院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其主要任务为防范公

  • 历史上最强势的八位皇后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皇后

    在历史上,皇后的数量远远多于皇帝的数量,原因也很简单,皇帝有权力废后,然后给自己换个老婆,但皇后却无法废除皇帝。所以,导致了皇后数量多于皇帝的这种现象产生,从这个角度来说,皇后虽然是一国之母,其实也无法完全的掌握自己的命运。没办法,中国古代毕竟是地道的男权社会。“休夫”偶尔

  • 东方红一号卫星还在天上吗 东方红一号卫星还在运行吗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东方红一号卫星

    最近很多人在说这个东方红一号卫星的事情,很多人也都知道这是中国的第一颗卫星了,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时间是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距离现在2021年已经过去了51年了,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个东方红一号卫星还在天上吗?还在运行吗?对于这些问题大家感兴趣的可以跟谁小编一起来揭秘看看。1、东方红一号

  • 河西四郡的由来 河西四郡是谁设立的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河西四郡

    最近很多人在说这个河西四郡的事情,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个河西四郡的由来是什么呢?还有这个河西四郡的又是谁设立的呢?这些问题也都非常的有意思的,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解析分析了,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速度来看看。1、河西四郡是谁设立的河西四郡是西汉时期西汉政府设立的,如果要指定到个人的话,那就是汉武帝

  • 十二生肖起源哪个国家 十二生肖起源于什么时候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十二生肖

    说起十二生肖,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这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之一,已经深深的烙印在了我国的社会当中。但是鲜为人知的是,十二生肖的起源确实迷雾重重,有人说是国产文化,也有说是进口文化,到底谁对谁错,至今也没有个定论。上个世纪70、80年代,在湖北与甘肃分别出土了一批秦朝时期的秦简,在这上面记载的内容在

  • “太守”称号的历史由来 太守的权责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太守

    太守又称郡守,中国、朝鲜半岛、越南古代及近代大韩民国的地方职官,一般是掌理地方郡一级的行政区之地方行政官。战国时就开始设置郡守。当时,列国在边境冲突地区设立郡的建制,作为综合行使军政权力的特别政区,长官称守、郡守,治水能吏李冰就曾经做过蜀郡的郡守。秦并六国,废除封建制,在全国设立三十六郡,以郡守为长

  • “三公”称号的历史由来 三公是指哪三大官职?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三公

    三公是中国古代的官名。泛指辅佐帝王处理国务的次高官员。[1]具体包括的官职内容则分为两种:西周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2][3]。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位次上公,东汉无太师、太保,惟有太傅,为上公。北魏将太师、太傅和太保并称为三师上公。《晋书天文志》:“杓南三星及魁第一星西三星

  • “郡望”称号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郡望

    郡望,又称姓望或地望[来源请求],是“郡”与“望”的合称,郡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单位,望是指望族世家,郡望连用,即表示某一地域范围内的名门望族或该望族的发源地。郡望始于六朝时期,由于门阀制度的盛行,各个州郡都形成了一批公认的高门大姓氏,当时称为&l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