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溥仪的生母是谁

溥仪的生母是谁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27 更新时间:2024/2/12 14:45:09

溥仪作为末代帝王,在位前后发生了很多大事情。倒不是他有什么大作为,而是他这个人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当时我们许多人觉得,宣统太不安分了。”(《宣统皇帝秘闻》)在人们眼里,溥仪不仅不安分,还被加了一个“太”字,他实在是做了很多不安分的事情。就连溥仪自己也说:“他们觉得我越发不安分。”(《我的前半生》)所以,大众或者是研究历史的人,对溥仪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这个末代皇帝是一个不安分的人。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溥仪不安分的性格特征呢?

首先,应该是他亲生母亲的影响。

溥仪的亲生母亲叫幼兰(18841921),瓜尔佳氏,满洲正白旗人,大学士、军机大臣荣禄之女,慈禧太后的养女。

幼兰能成为载沣的嫡福晋,纯粹是慈禧太后的决定:慈禧为了报答荣禄的忠诚,便把荣禄的女儿收为养女,并为她的前途做了周到的安排。当时,载沣的母亲刘佳氏做主,为载沣定了亲。可是,慈禧将幼兰指婚给载沣后,载沣母子不得不退掉原来的婚事,还违心地向太后叩头谢恩。所以,幼兰和载沣之间的婚姻,是典型的政治婚姻。

幼兰结婚后,很得载沣的宠爱,因而生育了五个孩子:长子溥仪,次子溥杰,长女韫媖,次女韫和,三女韫颖。

幼兰嫁进醇王府,作为醇王的福晋,并不是一个很安分的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第一,醇王府的“老爷子”。在醇王府,并不是醇王载沣说了算,而是他这个很厉害的福晋说了算。他的家人上下,包括那些王府太监和奴仆们,都不太怕醇王载沣,而是很惧怕这个王府的福晋:“我的弟弟妹妹们从小并不怕祖母和父亲,而独怕母亲。”(《我的前半生》)关键是幼兰在王府中处处表现得很厉害,她喜欢别人叫她“老爷子”:“‘老爷子是指母亲而言,她和慈禧一样,喜欢别人把她当做男人称呼。”(《我的前半生》)

第二,喜欢政治活动。毫无疑问,幼兰对政治很感兴趣,而她的丈夫醇王则是一个非常本分的人。这样,两个人形成了鲜明的性格反差。幼兰曾经教育她的孩子:“你的老阿玛在辛亥革命后,从宫中回到家来,神情不变地对我说:‘从此就好了,我也可以回家抱孩子了。我听了大哭一场,你长大了,可不要像你阿玛那样地没有志气!”(《晚清宫廷生活见闻》)幼兰也确实很活跃,不惜变卖好多首饰,花掉好多钱,找到父亲荣禄的旧部袁得亮,找到奉系的将领,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复辟的梦想”(《我的前半生》)。但是,幼兰对政治的研判并不准确,她错误地认为袁世凯是可利用之人:“说来说去不怪袁世凯,就怪孙文。”(《我的前半生》)

第三,敢于教训皇帝。溥仪虽然是一个逊帝,但是,毕竟是一位曾经的皇帝。当时人们见到他,还都是把他当作一位真正的帝王的,在他面前都很谨慎,包括他的祖母和父亲。他的祖母刘佳氏见到溥仪的时候,“眼睛总不离开我,而且好像总是闪着泪光”(《我的前半生》)。由此可以看出,祖母很喜欢他,却不敢表达出来。而他的父亲在儿子做皇帝期间,见到自己的儿子也是很紧张的,紧张到只会点头,说话结巴:“幸好我的父亲原来比我还紧张,他连忙点头,声音含混地说:‘好,好,皇上好,好好地念,念书吧!”(《我的前半生》)而溥仪的母亲见到溥仪则是非常地淡定,她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教训皇帝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她教育溥仪要多看些“祖宗圣训”,要早睡早起,不要贪吃,等等。她给溥仪留下了这样的印象:“母亲给我的印象就完全不同,我见了她的时候,生疏之外更加上几分惧怕。”(《我的前半生》)

所以,母亲幼兰不太安分的性格,会直接遗传给溥仪。

另外一个影响溥仪的人是瑾妃,她是宫中与溥仪关系最近的人。

瑾妃的命运其实很坎坷,进宫初年,由于受到妹妹珍妃的牵连,曾遭到慈禧的降级处分。光绪帝和慈禧去世后,她又受了隆裕的气,连最起码的名分都没有。直到隆裕去世,瑾妃才逐步确定了自己在宫中的地位。

于是,这个曾经很受气的瑾妃却不安分起来。她在宫中十分张扬,处处向慈禧学习,想成为说一不二的当家人。

第一,扩大政治影响。瑾妃的政治嗅觉很灵敏,她与袁世凯交往,以袁世凯做后盾,并得到了支持:“但袁世凯又来干涉‘内政,指定端康主持宫中的一切事务。”(《我的前半生》)端康就是瑾妃。瑾妃自觉有袁世凯这样的实权派支持,便处处干涉,想成为小朝廷的当家人。

第二,逼溥仪就范。瑾妃还真是处处向慈禧学习,想控制住溥仪:“她不仅学会了毒打太监,还学会了派太监监视皇帝的办法。”(《我的前半生》)这让溥仪非常反感,溥仪绝不会就范。于是,双方冲突不断。终于,矛盾在一件小事上爆发了。太医院有个大夫叫范一梅,因事被瑾妃辞退。于是,溥仪跑过去,与瑾妃大吵大闹。最后,溥仪大叫:“专断太过,我又何必做亡国皇帝,尽可即日出宫。”(《醇王妃自尽记》)这种冲突,对溥仪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三,逼溥仪母亲自杀。瑾妃挟制不成溥仪,便转而叫来溥仪的祖母、父亲和母亲,对他们大加训斥。溥仪的祖母和父亲说不出什么,大家都跪下来,请求瑾妃息怒,原谅溥仪,还要求溥仪向瑾妃赔礼道歉。别人都可以接受,唯有溥仪的母亲幼兰,没有受过这样的窝囊气:“她的个性极强,受不了这个刺激,她从宫里回去,就吞了鸦片。”(《我的前半生》)幼兰自杀身亡了,死时年仅37岁。

所以,溥仪的亲生母亲和瑾妃这两个人,与溥仪最为接近,交往较多。她们那种并不安分的生活方式、处事方式及对政治的敏感心理,都对溥仪产生了影响,使这个小皇帝从小就养成了不安分的性格特征。

标签: 溥仪

更多文章

  • 古代让官员回家洗澡的假期叫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洗澡

    最近很多人问古代让官员回家洗澡的假期叫什么?这个问题其实还是比较冷的,这个问题想必是真的没有多人关注过了,所以今天我们可以一起来简单的说下,话说古代人的一些习俗也还是非常非常有意思的,也还是值得大家研究的。1、古代让官员回家洗澡的假期叫什么古代让官员回家洗澡的假期叫:休沐。并不是冠假,所以大家一定别

  • 古代把结婚的婚字写成昏字是因为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结婚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结婚两个字还是比较有意思的,因为在我国的古代会把结婚的婚字写成昏字,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就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吧。1、古代把结婚的婚字写成昏字是因为什么结婚的婚写成昏字是因为:在黄昏时举行婚礼。并不是因为太紧张而头

  • 古代老虎为什么被称之为大虫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古代

    说到老虎,大家都知道是一个非常凶猛的动物,无论是放在古代还是现代,它都是名副其实的森林之王。但是在古代,老虎有一个别称,那就是“大虫”。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把这么凶狠的动物称之为“大虫”?难道是在贬低老虎吗?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老虎被称为&ld

  • 北大校徽是谁设计的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校徽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北大的校徽的设计者很感兴趣,毕竟北大还是有很多故事的,那么这个北大的校徽到底是谁设计的呢?这个校徽又有什么样的含义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1、北大校徽是谁设计北大校徽的设计者是鲁迅设计的,真的是鲁迅设计的,并不是林徽因设计的。2、北大校徽是鲁迅设

  • 唐朝皇后及妃嫔列表 AD618-AD907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朝

    君主配偶本名职位在位期间备注唐高祖李渊1窦夫人待查结发之妻、正室,后被追谥为太穆顺圣皇后待查生隐太子李建成、唐太宗李世民、卫王李玄霸、巢王李元吉、平阳昭公主。2万贵妃待查妾室、贵妃、太妃待查生楚王李智云。3尹德妃待查德妃待查生酆王李元亨。4宇文昭仪待查昭仪待查生韩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5莫嫔莫丽芳

  • “太妃”称号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太妃

    太妃,是王太妃、皇太妃、太尊太妃甚至是太皇太妃的简称或总称,是尊封给君主生母、前任君主配偶或已故王爵正室的位号。太者,大也,因此太妃虽只在妃的范畴,但地位却大,然而只居妃位,因此位于太后之下。此外,除了有太妃外,还有皇贵太妃、贵太妃及太嫔 。主条目:皇太妃中国和日本尊封皇帝或天皇生母、养母或庶母及

  • “先朝君主遗孀”称号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遗孀

    先朝君主遗孀是总称那些已驾崩前任君主的妻妾,又称先朝老妇,除了正室如皇后、王后、王妃之外,又可称为先朝妃嫔、先朝嫔妃、先朝嫔御等等,按照各朝代和各君主的不同规定,先朝君主遗孀会有不同的出路。在某些朝代或地域,部分先朝君主遗孀会得到尊封为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太夫人、太妃、大妃等位号,但大部分也未得尊封

  • “皇太妃”称号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皇太妃

    皇太妃,是中国、越南和日本尊封先代皇帝或天皇妃嫔或原为妃位的现任皇帝或天皇生母的位号,位次皇太后。历史上第一位皇太妃是东晋晋哀帝、晋废帝的生母周贵人。明代以前皇太妃这一尊号一般仅限于尊封非皇后出身的帝母。继任君王没有义务与责任要尊封君王的其他遗孀为皇太妃。自东晋周太妃以后,历代多有延用皇太妃一号。

  • 高仙芝活了多少岁 高仙芝死时大约多少岁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阅读,解析,欲钱,长道,短的,动物,是什么,生肖,阅读,解析

    说到高仙芝估计很多人也都知道,非常厉害的一个人,是唐朝时期的人物,这个人战功显赫,战绩满满,从小就非常出名,那么很多人对这个高仙芝的死比较的感兴趣,很多人想知道这个高仙芝活了多少岁,所以下面我们一起来仔细的分析看看,高仙芝死的时候大约多少岁吧,感兴趣的可以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历史上并无高仙芝出生时间

  •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医生和女御医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女医生

    由于长期存在的重男轻女思想,中国古代历史长期以男性为主导,各行各业大多以男子充任,然而即使如此,在漫长的历史上,仍然有不少女子成为个中翘楚。中国第一位女医生是谁,目前已经无法考证,而西汉武帝时期的义妁,不仅是中国第一位有记载的女医,而且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记载的女御医,被誉为巾帼医家第一人,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