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把结婚的婚字写成昏字是因为什么

古代把结婚的婚字写成昏字是因为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882 更新时间:2024/2/12 14:45:21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结婚两个字还是比较有意思的,因为在我国的古代会把结婚的婚字写成昏字,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就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吧。

1、古代把结婚的婚字写成昏字是因为什么

结婚的婚写成昏字是因为:在黄昏时举行婚礼。并不是因为太紧张而头脑昏沉,所以还是很有说法的哦。

解析:

在我国古代曾把结婚的婚字写成昏的历史时间十分悠久,郑玄注《周礼》提出,“古娶妻之礼,以昏为期”。大致的意思说的是,在咱们国家的古时候较长的一段时期里,结婚时大多数选择在黄昏时分举行婚礼,取其阴阳交替有渐之义,故曰“结婚”。

2、婚字在古代的解释

关于“婚”字的解释,有种说法是最初形态就是“昏”。因为在古代的时候,女子出嫁是要在黄昏的时刻举行婚礼的,所以称之为“结昏”。在黄昏的时刻结婚,因为有月亮的照亮,所以寓意着着光明幸福的道路走去,是个吉祥意头。

此外对“婚”字的解释还有另外一种说法,他们把“婚”字解释成愚蠢的意思。因为在远古时代,男女之间要结婚是要男方趁着黄昏用木棍把女方打昏,然后再将女方的背回自己他的石洞里过夜。所以结婚时的“婚”字与“昏”同音,就是打昏的意思。这个故事不仅解释了“婚”的由来,还可以解释洞房的由来。

3、古代结婚习俗

中国传统婚礼,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以及独具风格的传统喜化特征,亚洲婚礼文化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时代变迁尽管有些礼仪已经逐渐淡出,但保留下来的精髓依然独具魅力。

中式传统婚礼源于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累,中国人喜爱红,认为红是吉祥的象征。吉祥。祝福。孝敬成为婚礼上和主旨,几乎婚礼中的每一项礼仪都渗透着中国人的哲学思想。

中国的婚礼可分为三个阶段:

婚前礼,即“订婚”正婚礼,即“结婚”或“成婚”的礼仪,就是夫妻结合的意思婚后礼,是“成妻”、“成妇”或“成婿”之礼,这表示了男女结婚后的扮演的角色在中国传统的结婚习俗里,婚前礼和正婚礼是主要程序,这些程序都是源自周公的六礼。

3.1、婚前礼

3.1.1、看亲

看亲是婚姻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环节,特别是男方,尤其要慎重要对待。礼物虽无非烟酒点心之类,并不在乎数量多,价值高,而一定要投其所好,切忌触犯对方父母的禁忌;衣着打扮要大方入时;言行举止要谦虚有礼。古时看亲时,男子只能由媒人创造机会偷偷看姑娘一眼,现在不同了,男女双方可以直接见面、谈话。双方都有机会对对方有一个初步了解。

有些地区除了看亲之外,还有“察人家”的习俗。“察人家”其实也是看亲,是男方由媒人带领到女方看过姑娘后,妇方父母对婚事暂不表态,再由媒人带领,回方男家。祁阳一带则称为“看当”。看当时,男方父母应先奉上香茶一盏,然后和妇方父母交谈。妇方父母通过察看男家并与男方父母交谈,如果对婚事认可,就将香茶喝尽,男方父母立即以“亲家”相称,并盛情款待客人。否则,女方父母应起身告辞,男方不要勉强留客。

3.1.2、过礼

过礼”的第一步合八字,是由媒人把男方的生辰八字送到女方,女方的生辰八送到男方,有些迷信的父母,自认为是对儿女的婚事负责,往往在接到红帖之后要请算命先生推算一下,看双方的“生辰八字”是否相合,如果不合;婚事就要重新考虑。好在现代人多半不相信这一套了,所以即使交换红帖,往往也只不过是一种形式而已,有的甚至连换帖的形式都免了。

“换帖”、“合八字”之后,媒人要选个好日子,带男方去“过礼”订婚。“过礼”是大事,一般嫁娶的主动者(无论男女)要向另一方送一笔重礼,礼物至少要包括猪肘子一个,酒一对,鸡鸭各一,给对方父母的衣料各一套。鞋袜各一双,包封一个,给姑娘的东西若干。包封里封多少钱、给姑娘一些什订婚礼物,一般都在事先由媒人同双方分别协商好,不能由男方(或女方)给多少算多少。当然,男方或女方父母也应该尽量替对方着想,力求节俭一些,少收聘礼。

3.1.3、说媒

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强调“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男女双方一般都要经人从中说合,才能“结丝罗”,“谐秦晋”,“结连理”,“通二姓之好”。这种说合,就叫“说媒”。建国之后,“说媒”曾改称为“做介绍”,做这种说合工作的人,被人们雅称为“月老”,俗称为“媒人”,后来改称为“介绍人”。

说媒不是一件轻松事,这从媒人被人雅称为“冰人”、“冰斧”就可以知道。据《晋书》记载,孝廉令狐策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丫在冰上,同冰下的人说话。索解释这个梦说:“你在冰上同冰下的人说话,这象征着你在调和阴阳,调和阴阳就是做媒介,你将会给别人做媒。但这媒不容易做,要用你的热情把冰融化了,男女双方才能成婚。”看来,做媒是需要热情和毅力的。

旧式婚礼中,媒人还称为“伐柯人”,说媒则是“执柯”,这就肯定了媒人是必不可少的角色。《诗经》咏叹道:“伐柯如?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它的意思是:“怎样才能砍下大的树枝?不用斧头砍不断它;怎样才能取到妻子?没有媒人成不了婚。”

3.2、婚礼

3.2.1、三书:按照中国传统的礼法,指的是礼聘过程中来往的文书,分别是:

“聘书”订亲之书,在订婚时交换:

“礼书”礼物清单,当中祥列礼物种类及数量,过大礼时交换:

“迎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接新娘过门时用。

3.2.2、六礼:是指由求亲到媒到迎娶,完婚的手续。分别为:

“纳采”俗称说媒,即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家应议婚后,男方家备礼前去求婚:

“问名”俗称合八字,托媒人请问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准备合婚的仪式

纳吉”即男方家卜得吉兆后,备礼通知女方家,婚事初步议定

“纳征”又称过大礼,男方选定吉日到女方家举行订婚大礼

“请期”择吉日完婚,旧时选择吉日一般多为双月双日,不喜选三,六,十一月,三有散音,不选六是因为不想新人只有半世姻缘,十一月隐含不尽之意

“亲迎”婚礼当天,男方带迎书亲自到女方家迎娶新娘。

3.23、安床:在婚礼前数天,选一良辰吉日,在新床上将被褥,床单铺好,再铺上龙凤被,被上撒各式喜果,如花生,红枣,桂圆,莲子等。意喻新人早生贵子。抬床的人。铺床的人以及撒喜果的人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好命人”父母健在,兄弟姐妹齐全,婚姻和睦。儿女成双,自然是希望这样的人能给新人带来好运。

3.2.4、闹洞房:早时规定,新郎的同辈兄弟可以闹新房,老人们认为“新人不闹不发,越闹越发,”并能为新人驱邪避讯,婚后如意吉祥。

3.2.5、嫁妆:女方家里的陪送,是女方家庭地位和财富和象征。嫁妆最迟在婚礼前一天送至夫家。嫁妆险了衣服饰品之外,主要是一些象征好兆头的东西,如剪刀,寓意蝴蝶双飞:痰盂,又称子孙桶:花瓶,寓意花开富贵:鞋,寓意白头偕老:尺,寓意良田万顷等等。当然各地的风俗语和讲究都不一样。

3.2.6、上头:男女双方都要旱灾行的婚前仪式。也是择定良辰吉日,男女在各自的家中由梳头婆梳头,一面梳,一面要大声说: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地,四梳梳到四条银笋尽标齐。

3.2.7、撑红伞:迎亲的当天,由新娘的姐妹或伴娘搀扶中娘家门,站在露天的地方,姐妹或伴娘在新娘头顶撑开一把红伞,意为“开枝散叶”,并向天空及伞顶撒米。

3.3、婚礼流程

亮轿:花轿停在新郎家门口。向四邻昭示。

发轿:新郎来到新娘家,迎娶新娘上轿。

起轿:轿夫起轿,两面开道锣鼓喧天,前往新郎家。

中途颠轿:意在挡煞。

娘下轿:地铺红毡,新娘鞋不能沾地。

三箭定乾坤:

射天,祈求上天的祝福:

射地,代表天长地久:

射向远方,祝愿末来和生活美满幸福。

过火盆:象征日子红红火火。

跨马鞍:马鞍上放苹果,寓意平平安安。

拜堂: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

掀盖头:用秤杆挑下新娘的盖头。

喝交杯酒:象征一对新人自此合二为一。

敬茶改口:怍称对方父母为“爸妈”。

进入洞房:上枣和栗子,寓意“早立子”传统中式婚礼用品我国传统的婚礼仪式,是喜悦的寓典礼,所以称为庆典。结婚典礼全部使用体现吉祥的婚礼物品来装饰。如张贴大红喜字,给新娘遮上红盖头,穿上大红袄,新郎胸前佩上大红绸等等。这些红钯的吉祥物品不但给婚礼带来喜庆的气氛,同时也暗示着新婚夫妇婚后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

小结:在教堂或者草地海边举办的西式婚礼,更多的是浪漫和唯美,而中式婚礼,则有浓烈的传统味道,想一想,自家的长辈们,也都是这样举办婚礼的。这些婚礼习俗都是我们一直传承下来的文化,要好好保护延续。

标签: 结婚

更多文章

  • 古代老虎为什么被称之为大虫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古代

    说到老虎,大家都知道是一个非常凶猛的动物,无论是放在古代还是现代,它都是名副其实的森林之王。但是在古代,老虎有一个别称,那就是“大虫”。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把这么凶狠的动物称之为“大虫”?难道是在贬低老虎吗?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老虎被称为&ld

  • 北大校徽是谁设计的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校徽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北大的校徽的设计者很感兴趣,毕竟北大还是有很多故事的,那么这个北大的校徽到底是谁设计的呢?这个校徽又有什么样的含义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1、北大校徽是谁设计北大校徽的设计者是鲁迅设计的,真的是鲁迅设计的,并不是林徽因设计的。2、北大校徽是鲁迅设

  • 唐朝皇后及妃嫔列表 AD618-AD907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朝

    君主配偶本名职位在位期间备注唐高祖李渊1窦夫人待查结发之妻、正室,后被追谥为太穆顺圣皇后待查生隐太子李建成、唐太宗李世民、卫王李玄霸、巢王李元吉、平阳昭公主。2万贵妃待查妾室、贵妃、太妃待查生楚王李智云。3尹德妃待查德妃待查生酆王李元亨。4宇文昭仪待查昭仪待查生韩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5莫嫔莫丽芳

  • “太妃”称号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太妃

    太妃,是王太妃、皇太妃、太尊太妃甚至是太皇太妃的简称或总称,是尊封给君主生母、前任君主配偶或已故王爵正室的位号。太者,大也,因此太妃虽只在妃的范畴,但地位却大,然而只居妃位,因此位于太后之下。此外,除了有太妃外,还有皇贵太妃、贵太妃及太嫔 。主条目:皇太妃中国和日本尊封皇帝或天皇生母、养母或庶母及

  • “先朝君主遗孀”称号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遗孀

    先朝君主遗孀是总称那些已驾崩前任君主的妻妾,又称先朝老妇,除了正室如皇后、王后、王妃之外,又可称为先朝妃嫔、先朝嫔妃、先朝嫔御等等,按照各朝代和各君主的不同规定,先朝君主遗孀会有不同的出路。在某些朝代或地域,部分先朝君主遗孀会得到尊封为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太夫人、太妃、大妃等位号,但大部分也未得尊封

  • “皇太妃”称号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皇太妃

    皇太妃,是中国、越南和日本尊封先代皇帝或天皇妃嫔或原为妃位的现任皇帝或天皇生母的位号,位次皇太后。历史上第一位皇太妃是东晋晋哀帝、晋废帝的生母周贵人。明代以前皇太妃这一尊号一般仅限于尊封非皇后出身的帝母。继任君王没有义务与责任要尊封君王的其他遗孀为皇太妃。自东晋周太妃以后,历代多有延用皇太妃一号。

  • 高仙芝活了多少岁 高仙芝死时大约多少岁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阅读,解析,欲钱,长道,短的,动物,是什么,生肖,阅读,解析

    说到高仙芝估计很多人也都知道,非常厉害的一个人,是唐朝时期的人物,这个人战功显赫,战绩满满,从小就非常出名,那么很多人对这个高仙芝的死比较的感兴趣,很多人想知道这个高仙芝活了多少岁,所以下面我们一起来仔细的分析看看,高仙芝死的时候大约多少岁吧,感兴趣的可以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历史上并无高仙芝出生时间

  •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医生和女御医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女医生

    由于长期存在的重男轻女思想,中国古代历史长期以男性为主导,各行各业大多以男子充任,然而即使如此,在漫长的历史上,仍然有不少女子成为个中翘楚。中国第一位女医生是谁,目前已经无法考证,而西汉武帝时期的义妁,不仅是中国第一位有记载的女医,而且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记载的女御医,被誉为巾帼医家第一人,位列

  • 炎帝和神农氏是不是同一个人?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炎帝

    炎帝我们都知道,但是他的妻子我们可能就很少有人听说过了,另外神农和炎帝本不是同一个人,但在战国时期,人们将炎帝和神农结合起来,神农其实指的就是炎帝。《山海经》第18卷《海内经》记载:“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訞,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

  • 炎帝有哪几个女儿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炎帝

    炎帝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著名领袖,他在很多方面都有着杰出的贡献,在神话中,他的女儿一共有四个,其中一个还与另一个神话故事有关。中华太宗皇帝炎帝,传说中的上古帝王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因以火德王,故称为炎帝,又称赤帝、烈山氏。继女娲后为天下共主,传说是农耕和医药的发明者,又创造五弦瑟,开始蜡祭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