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东吴的八位“骠骑将军”分别是谁?

东吴的八位“骠骑将军”分别是谁?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769 更新时间:2024/1/2 12:04:04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提到武将的官职,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大将军。不过,大将军作为武将的最高官职,自然是万中无一的存在。在汉末三国时期,仅次于大将军的武将官职,就是骠骑将军。骠骑将军,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始置,以霍去病为之,金印紫绶,位同三公。东汉沿置后,有时加‘大,可称“骠骑大将军”。骠骑将军为二品或从一品,一般低于大将军,(西汉霍去病任骠骑将军,俸禄与大将军等)。在三国时期,不仅蜀汉和曹魏设立了大将军一职,对于东吴来说,同样出了多位骠骑将军。那么,问题来了,东吴出了八位“骠骑将军”:第一位是孙权,后面分别是谁?

一、孙权

首先,吴大帝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三国时期孙吴的建立者(229年-252年5月21日在位)。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再攻合肥,曹魏诸州皆抽调兵力赴扬州屯驻。刘备任命的荆州守将关羽趁襄樊空虚之际,发动襄樊之战。在此期间,据称关羽曾数次辱骂孙权所派的使者,后来还派人“擅取湘关米”,孙权以此为名,下令出征荆州,命吕蒙为前部。

在此背景下,因为关羽的主力在襄樊一带和曹魏作战,所以,吕蒙兵不血刃,袭取刘备占据下的南郡、零陵、武陵三郡;将军潘璋、朱然也将关羽擒杀。同年,曹操上表任命孙权为骠骑将军、假节兼荆州牧,封南昌侯。孙权派校尉梁寓向朝廷进贡,又将原先俘虏的朱光等人送归北方,作出示好举动。因此,对于孙权来说,骠骑将军一职,实际上是曹操册封的。在公元220年的时候,孙权还没有登基称帝,也即名义上还是依附于东汉王朝和曹魏王朝的。

二、步骘

步骘(zhì)(?-247年),字子山,临淮郡淮阴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臣。黄武二年(223年),步骘迁任右将军、左护军,改封临湘侯。黄武五年(226年),步骘被授予符节,屯驻沤口。黄龙元年(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任命步骘为骠骑将军、遥领冀州牧(冀州在魏国境内,此为虚职),同年都督西陵,代替陆逊镇抚吴蜀边境。在孙权登基称帝,正式建立东吴后,册封诸葛瑾为大将军。而就骠骑将军步骘来说,当时的地位仅次于诸葛瑾、陆逊等个别武将。

三、朱据

朱据(194年-250年),字子范,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臣及将领,前将军、青州牧朱桓从弟、大都督朱异的堂叔。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将女儿孙鲁育嫁给朱据,并任命他为左将军,封云阳侯。朱据为人谦虚,多交士人,轻视钱财,乐于施舍,俸禄赏赐虽说丰厚但常不够用。赤乌九年(246年),朱据升任骠骑将军,成为东吴第三位骠骑将军。

四、吕据

吕据(?-256年),字世议,汝南细阳(今安徽太和)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大司马吕范次子。太元元年(251年),升任荡魏将军。孙权病重时,以为太子右部督。孙权死后,太子孙亮即位,以为右将军。建兴元年(252年),率军抵御并击退魏军。建兴二年(253年),升任骠骑将军,兼管西宫事务。因此,对于吕据来说,成为东吴第四位骠骑将军。

五、施绩(朱绩)

施绩(?270年),字公绪,丹杨故鄣(今浙江省安吉县)人。三国时期孙吴名将,原名朱绩。左大司马、当阳侯朱然之子,吴少帝孙亮登基后恢复本姓“施”。公元257年,施绩被任命为骠骑将军。当时丞相孙綝把持朝政,大臣都不心服,施绩担心吴国内部不安,魏国会趁虚而入,便秘密与蜀汉通信,结交蜀汉一同防御。蜀汉于是派遣右将军阎宇率领五千将兵增强防守白帝城(今重庆市奉节县),待必要时支援施绩。258年十月孙休登基,同年腊月孙休与张布、丁奉等密谋,除掉篡夺大权的孙綝,施绩便被任命为上大将军、都护督,管辖范围从巴丘(今湖南省岳阳市)到西陵(今湖北省宜都市)。

六、孙楷

孙楷(?-304),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镇北将军孙韶之子,三国时期吴国宗室、将领。天玺元年(276年),孙楷被皇帝孙皓册封为骠骑将军,后投晋,封车骑将军,封丹杨侯。吴平,降为度辽将军,永安元年(304年)卒。

七、朱宣

朱宣,吴郡吴县(今苏州)人,三国时期吴国骠骑将军、云阳侯朱据之孙,朱熊之子。吴景帝永安年间,承袭其祖父云阳侯的爵位。陈寿在《三国志·卷五十七·吴书十二》中记载:永安中,追录前功,以熊子宣袭爵云阳侯,尚公主。孙皓时,宣至骠骑将军。

八、孙秀

孙秀,他是孙权四弟孙匡的孙子。按照孙氏族谱排列,孙秀跟孙权的关系也非常近,是孙权的侄孙。作为宗室成员,孙秀经常统兵在外,孙皓在位时对其颇为忌惮,总是想方设法欲除之而后快。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建衡二年(公元270年),孙秀因害怕受到孙皓的迫害,举家投降了西晋。孙秀到西晋后,受到了晋武帝司马炎的盛情款待,并册封其为骠骑将军。

由此,对于孙秀来说,他的情况和蜀汉后主刘禅比较类似。公元263年,蜀汉被曹魏大军消灭。在消灭蜀汉之后,邓艾擅自将后主刘禅册封为骠骑将军。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在汉末三国时期,骠骑将军无疑是一个比较显赫的官职,也即一般的武将,自然难以晋升到这一官职,比如曹魏五子良将中的张郃,最后官至车骑将军,距离骠骑将军依然有一步之遥。

标签: 骠骑将军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有哪些“永宁公主”称号的公主?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永宁公主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永宁公主非常的感兴趣,她在历史上还是非常知名的,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了,这个永宁公主的结局其实还是比较有争议的,这个电视剧里面反正是非常凄惨的,那么真正的历史上永宁公主的结局到底是怎么样的呢?这个永宁公主具体是怎么死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看看。首先要说一下,这个历史上的永宁公主

  • 李世民哪个女儿最有名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世民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李世民的事情,话说李世民的女儿非常多,那么这个这个李世民这么多女儿里面谁最有名呢?然后他又有名在什么地方呢?这些问题也都非常的有意思的,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感兴趣的网友一起来学习学习。李世民最有名的女儿应该就是“高阳公主”了

  • 御医和民间医生的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御医

    御医是古代一种对医师职称。是古代时专门为皇帝及其宫廷亲属治病的宫廷医师,早期国家体制下的医生职务称谓之一,专门服务皇帝及其皇帝宫廷中的家眷,直接听命于皇帝、指定的大臣、娘娘等,间接听命于其它后妃、皇子等。御医和民间医生夏商周时代,有关医事的记载很少,民间医生也称郎中,因皇室不便外出就医,因此设立御医

  • 古代妃嫔等级封号及排名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古代

    除了乱世个别国家后宫比较混乱意外,历朝历代一般都制定有严格的后宫嫔妃等级,而嫔妃的等级也与其身份地位、福利待遇等息息相关,甚至一度关系到皇位的继承顺位,不过历朝历代的嫔妃等级都有一定程度的差异。以下简单介绍一下各朝代的嫔妃等级。西汉:皇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武帝时加婕妤、婧娥

  • 古代“生妻”指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生妻

    古代,民间广泛流传着“宁娶寡妇,不娶生妻”、“宁穷死,别娶生妻”这样的俗话。要知道,“俗话”乃是古人结合生活经验总结出来,从而得以广泛流传的通俗话语,可以说是百姓们的经验之谈,那么这里的“生妻”指的到底

  • 嘉庆帝列举和珅20条“罪状”都包含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嘉庆帝

    说起和珅,大多数人会想到“贪官”,不论是史料还是影视,这已经成为和珅的标签。和珅之贪,历史也很少见,仅仅抄家的时候,就搜出价值8亿两白银的珍宝。这个数字相当于大清朝15年的财政收入,因此就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

  • “投壶”游戏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投壶

    酒桌宴席是中国人重要的精神舞台。无论悲欢离合,无论喜怒哀乐,都能在一席觥筹交错之间畅饮而尽,欢谈而散。几千年的沉淀发展,酒席之上诞生了异彩纷呈的中国饮食文化,而相伴中国饮食文化而生的则是一个个悠久而鲜活的酒席游戏。这些酒席游戏是我国封建文人和士大夫阶层闲情逸致生活方式之下派生而出的独特文化形态。它

  • 清朝“公爵”等级历史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公爵

    公爵,是清朝异姓功臣爵位中级别最高的,当然在清朝历史上也有异姓功臣被封为王的,比如清朝康熙年间的“三藩”(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乾隆年间的傅恒、福康安父子(两人都在去世后被追封为郡王),但是这些毕竟只是少数,绝大部分的异姓功臣爵位最高就是公爵。下面历史

  • 中国古代贵妃和皇贵妃的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贵妃

    在历史上皇贵妃相当于是副皇后,如果皇后不在的话,皇贵妃就是六宫之主;而贵妃就和普通的嫔妃没有多大的差距,贵妃只是一个封号,因为受到皇帝的宠爱,所以等级比普通妃子尊贵一些,但贵妃和皇贵妃之间可以说是鸿沟般的差距。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后宫最大的就是皇后,其次就是皇贵妃,

  • 扇面画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扇面画

    扇面画:中国画门类中,历代书画家喜欢在扇面上绘画或书写以抒情达意,或为他人收藏或赠友人以诗留念。存字和画的扇子,保持原样的叫成扇,为便于收藏而装裱成册页的习称扇面。从形制上分,又有圆形叫团扇(纨扇)和折叠式的叫折扇。扇面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品。在宋、元时代,团扇画广为流行。明代以后,折扇画渐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