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侍中”官职的历史起源 侍中的职权介绍

“侍中”官职的历史起源 侍中的职权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696 更新时间:2024/2/8 14:43:28

秦汉之时,侍中为少府属下宫官群中直接供皇帝指派的散职;西汉时又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文武大臣加上侍中之类名号可入禁中受事。西汉武帝以后,地位渐高,等级直超过侍郎。魏晋以后,侍中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唐宋该职得以沿置以至元。元以后废止。

介绍

古代职官名。秦始置,是列侯以下至郎中的加官,没有定员,为丞相之史,以其往来东厢奏事,故谓之侍中。两汉沿置,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出入宫廷,与闻朝政,逐渐变为亲信贵重之职。晋以后,曾相当于宰相。隋因避讳改称纳言,又称侍内。唐复称,为门下省长官,乃宰相之职。北宋犹存其名,南宋废。

《史记·孝武本纪》:“乙卯,令侍中儒者皮弁荐绅,射牛行事。”《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侍中、左右曹诸史、散骑、中常侍,皆加官……侍中、中常侍得入禁中。”《新唐书·百官志一》:“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清袁枚《随园随笔·古官尊卑不一》:“秦汉侍中本丞相史,不过掌虎子、捧唾壶等事。而晋以后之侍中,乃宰相也。”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四》。

发展

秦代

官名。秦侍中为丞相之“史”(属员),以往来殿内东厢奏事,故名。

汉代

汉为上起列侯、下至郎中的加官。“出入禁中、顾问应对,位次常侍“,加此官者可出入宫廷,担任皇帝侍从。侍中任务很杂,须分掌乘舆服物(包抱“虎子”即溺器在内)。汉武帝以此为近臣加官。《齐职仪》载:“汉侍中掌乘舆服物,下至亵器虎子之属。”就是说侍中是皇帝近臣,掌管皇帝的车、轿、衣服、器物等,甚至还负责给皇帝端尿盆。但也会参与朝事,因此官因身居君侧,常备顾问应对,地位渐趋贵重。

侍中无定员,多由名儒或贵戚子弟担任。《汉官六种》载:皇帝见诸侯王、列侯起,侍中称曰:“皇帝为诸侯王、列侯起!”起立,乃坐。

武帝时因侍中莽何罗图谋行刺,始令侍中出居宫外。王莽执政时复入,东汉章帝时复出外。秦、汉侍中员额无定。魏、晋定为四人,加官者不在限额内,职责与秦、汉侍中不同,虽仍在近侧,而不任杂务,与散骑常侍同备顾问应对,拾遗补缺,遂成为清要之官。

魏国时已经成为加衔,司马懿曹爽执政都加衔侍中,晋朝建立,侍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不仅开始成为三公、执政的加衔,而且直接参与朝政,晋怀帝就是侍中华混拥立的。侍中的百官排位在尚书令、诸大将军之下,中书监之上。

晋代

晋朝开始把侍中作为三公的加衔,并且参与执政。曹魏时期侍中的百官朝位根据群臣上郭太后表记载排在九卿之下,在尚书仆射和中书监、中书令之上,大将军执政时的尚书仆射和中书监、中书令是没有实权,可是曹魏还没有一位专职侍中能对朝政产生影响。

晋朝的侍中比中书监、中书令的地位高,成为朝廷要职,曹魏掌权的中书监刘放、中书令孙资甚至可以决定三公任免,晋朝的中书监荀勖也曾参与司徒任命,当时他也加衔侍中。《晋书》温峤传:明帝即位,(温峤)拜侍中,机密大谋皆所参综,诏命文翰亦悉预焉。晋朝的侍中已经具有宰相的权限,仅仅因为晋朝的侍中不像人们想象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风光,晋朝官吏任职、升迁程序与其他朝代最后任职的往往是最高职务的宰相不同,晋朝官员升降频繁,官员往往担任宰相后还会担任地位低的职务,因此被忽视了。

泰始二年,诏曰:“古者百官,官箴王阙。然保氏特以谏诤为职,今之侍中、常侍实处此位。择其能正色弼违匡救不逮者,以兼此选。”由侍中侯史光等巡视天下,侍中已经从曹魏时期的加衔、内廷顾问成为有实权的职务,侍中任恺与尚书令、车骑将军贾充的矛盾就表明了侍中的权限和影响力。

南朝

南朝宋文帝以侍中掌机要,梁、陈相沿,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北魏尤重其官。

隋代

隋代因避隋文帝父亲杨忠讳,改侍中为“纳言”,唐初沿称,后仍复称侍中。

唐代

唐初沿称“纳言”,后仍复称侍中,为门下省长官,位正三品,与尚书仆射、中书令同居宰相之职。唐代宗大历年升正二品。

《新唐书》:“周制,大宗伯郁人,下士二,掌祼事。汉无郁人,用近臣。汉世侍中微甚,籍孺、闳孺等幸臣为之。后汉邵阖自侍中迁步兵校尉,秩千石,其职省起居,执虎子,盖亵臣也。今侍中位宰相。”

高宗曾改为左相,武则天时曾改为纳言,玄宗开元时曾改黄门监,玄宗天宝时又改为左相,肃宗至德时复原名。

《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睿宗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下开元元年:“十二月,庚寅,赦天下,改元。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中书省为紫微省;门下省为黄门省,侍中为监;雍州为京兆府,洛州为河南府,长史为尹,司马为少尹。”

宋代(辽金)

宋时甚少除授,从太祖至神宗,拜侍中者仅范质、慕容延钊、赵普、丁谓、冯拯、黄中庸六人。元丰改制,以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为宰相,行侍中之职。辽、金时期的侍中也多是三公的加衔,也有专职的,比如辽国的侍中萧思温,拥立辽世宗,金国的丞相、重臣多有侍中加衔。

元代

元时设中书省,以中书令丞为宰相,平章、参政为副,不设侍中。期间曾有设门下省之议,不果。祭祀时以他官充侍中以备礼仪所需。

明清

明初废中书省不设宰相,无侍中之任。建文年间曾设侍中,正二品,位次尚书,在侍郎上。成祖即位后废。清朝不设宰相,与明代同。

标签: 侍中

更多文章

  • 古代被封“诰命夫人”的女子有哪些特权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诰命夫人

    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看过一些古代题材的影视剧,可能一些心细的小伙伴就会发现,在这些历史剧里面,虽然几乎没有哪位女子有过什么爵位官职,但有一些里面,会有这么一个“诰命夫人”的封号。看这些被封者的表现来看,被封“诰命夫人”毫无疑问是件非常荣幸的事,但具体被

  • 古代“缠足”的历史由来及危害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缠足

    要论古代对女性迫害最为严重的恶习,“缠足”绝对算是其中之一,如果有年龄稍大一些的朋友,想必也曾见过家中长辈缠足后的“小脚”,我曾亲眼见过祖母的脚,那情形简直堪称恐怖。追本溯源,“缠足”这种恶习大致出现于北宋中后期,后经南宋、元

  • 古代妾室的地位怎么样 妾室与正室的待遇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妾室

    众所周知,古代推行的乃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即一个男子只允许有一位妻子,但却允许有多个妾室存在。根据古代法令,妻妾虽然共事一夫,但地位却是天差地别,那么妾的地位到底有多低呢?我们分几个方面来看。迎娶区别:妾室几乎等同于货物妻妾地位的不同,从迎娶时便开始体现,正所谓&ldqu

  • 梁山县从古代就属于济宁市吗 梁山县是什么时候建立的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梁山县

    不知道大家对梁山县了不了解,其实梁山县的前身是昆山县,是在1941年的时候成立的。这个昆山县是由东平县、汶上县等六个县城以及周边的乡村所组成的。所以严格来说不存下梁山县自古就属于济宁。严格来说是属于菏泽市与济宁市共同组建的。本着尊重历史的态度,一起来了解下梁山县的前世今生。大家知道梁山是源自【水浒传

  • 盘点宋朝历史上结局悲惨的公主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公主

    《清平乐》这个影视剧最近大结局了,褒贬不一,但也是这部剧让宋朝福康公主彻底走入了人们的视线,大家对她婚姻生活的悲剧极为不平,一个受尽万千宠爱的娇公主怎么能过得这么凄惨呢?福康公主是不是宋朝过的最不好的公主呢?答案当然不是,小编查阅资料发现宋朝公主过的都比较不如意,下面就来一个盘点了。福康公主 求死

  • 古代未婚女子为何被称为“千金”?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千金

    从元朝开始,“千金”这个词语除了说明金子的数量十分庞大,同时也多了一个意思,那就是形容富贵人家的未婚女子。“千金”第一次被人们用于描述富贵人家的未婚女子是在元代的杂剧《薛仁贵荣归故里》里。自此以后,“千金”用来形容女子的说法就

  • 清朝皇子等级区分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清朝

    皇子,这是古代帝王之子的专用称呼,代表的是古代地位仅次于皇帝的一批人,除非皇帝膝下无子,否则未来的皇位继承人也将从皇子之中选拔。然而,并不是所有皇子都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他们之间也有完整的等级划分,等级直接决定了手中权力的大小,以及继承皇位的可能性。以清朝为例,皇子的等级分为八品十五等,大致可以分为

  • 清朝惩罚宫女的刑法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宫女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历史上的一些刑法,小编还是觉得清朝的刑法是最可怕的。而且他们还专门针对宫女制定了刑法,非常的残忍啊。甚至是让人觉得非常的奇葩!那么在清朝惩罚宫女的刑法有哪些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清朝对宫女的惩罚可以分为很多种。最轻的莫过于掌嘴、罚月银和背诵女训一类的。这些都是宫女们

  • 古代的打更起什么作用 古代打更的时间是怎么确定?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打更

    相信古装片大家也看过不少了,在夜晚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一位打更人。而打更这项工作,对于古人来说是绝对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一边打更一边喊着“天干物燥,小心火烛”提醒着人们。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何古人一定要打更呢?古人打更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呢?那么接下来吾爱诗经网小编就来跟大家

  • 历史上哪些城市是兵家必争之地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城市

    说起战争,相信大家也不陌生了,自古以来战争就一直存在着。在战争中,有着很多兵家必争之地,因为这些地方有着防守一方门户的作用,还能作为发动进攻战役的跳板,能够掌控住战争主导权作用的地方。那么在我国历史上又哪些地方长期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呢?那么接下吾爱诗经网小编就来跟大家介绍一些把。1、函谷关、潼关函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