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三省六部制中三省的职能介绍

三省六部制中三省的职能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670 更新时间:2024/2/8 14:43:36

三省是中国古代的官制制度,肇始于魏晋南北朝,完善于唐,宋辽沿用。三省即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起草诏书、审核诏书和执行政令(决策、审核和执行),一定程度上起到防止个人专断的作用。

职责

1、中书省

主要负责起草以皇帝名义发布的制敕。制敕作为一类特别的行政、政令文书,体现了皇帝在国家政务处理中作为最终决策人的权威地位,而制敕以皇帝的名义发布,可以作为对通行法令的一种补充或修正。

2、门下省

主要负责两方面的事务:一是对上行行政文书的审核;二是对下行政令的审定与签署。门下省的审核工作,集中在对文书与政令内容的审查上。

通过考察其是否符合法令规定,是否有违情理,来判定这些文书与政令是否可以通过。如获通过,将成为即将执行的具体政策与处理决议,进入到具体的行政环节中,如未通过,则无法执行。

3、尚书省

负责行政信息汇总与监督的机构,它统摄六部二十四司,对各司的郎中、员外郎进行管理,并对各司的工作进行监督,这种审核工作,称为“勾检”。

特点

唐代三省制的特点是在建立不久就向二省、一省转变。这种变化的动因在于皇权对于相权的控制、以及提高行政效率。

首先为了抑制相权,皇帝逐渐使用一些资历较轻的官员参预朝政,实际行使宰相的权力,但是由于没有正宰相崇高的职衔,所以便易于控制。渐渐的,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以及左右仆射这些宰相职务已经变成了一个崇高的虚衔,而真正的宰相却成为一种临时性质的职务,这符合从汉代开始的相权不断下降的规律。

唐代以三省首长“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新唐书》卷46《百官志》)主要有“平章事”和“同中书门下三品”等。唐太宗贞观八年,仆射李靖因病辞去宰相职务,太宗不同意,要求他“疾小瘳,三两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事。”“平章事”之名始于此。唐高宗永淳元年,始以某官(黄门侍郎郭待举、兵部侍郎岑长倩)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者为宰相。长兴四年为避讳(慕容延钊父名章),曾改为“同中书门下二品”,因为尚书仆射是职事官从二品。贞观十七年,萧瑀、李绩并“同中书门下三品”,因为侍中、中书令是正三品,“同中书门下三品”之名始于此。高宗以后,宰相必须加“同中书门下三品”之衔,否则即使担任中书令也不能称为宰相,品位高者亦如此(有三公、三师头衔的除外)。

其次,三省合署议事、办公,三省职能逐渐趋向混同合一。

三省分权,势必造成相互牵制、效率低下等弊端。为了三省之间协调行动,三省首长定期在门下省的政事堂议事。自武德年间开始,中书、门下集议于政事堂,政事堂设于门下省。(《通典》:“旧制,宰相常于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唐高宗永淳年间,“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由此,确立了中书省的中心地位。开元十一年,中书令张说奏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政事堂印也改为中书门下印,且于其后分列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从此,中书门下正式成为宰相的办事机构。

尚书省在武则天时代一度改称文昌台、都台、中台,旋复旧称。

中书省在武则天时代一度改称西台、凤阁、紫微省,旋复旧称。

门下省在武则天时代一度改称东台、鸾台、黄门省等,旋复旧称。

标签: 三省六部制

更多文章

  • “侍中”官职的历史起源 侍中的职权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侍中

    秦汉之时,侍中为少府属下宫官群中直接供皇帝指派的散职;西汉时又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文武大臣加上侍中之类名号可入禁中受事。西汉武帝以后,地位渐高,等级直超过侍郎。魏晋以后,侍中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唐宋该职得以沿置以至元。元以后废止。介绍古代职官名。秦始置,是列侯以下至郎中的加官,没有定员,为丞

  • 古代被封“诰命夫人”的女子有哪些特权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诰命夫人

    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看过一些古代题材的影视剧,可能一些心细的小伙伴就会发现,在这些历史剧里面,虽然几乎没有哪位女子有过什么爵位官职,但有一些里面,会有这么一个“诰命夫人”的封号。看这些被封者的表现来看,被封“诰命夫人”毫无疑问是件非常荣幸的事,但具体被

  • 古代“缠足”的历史由来及危害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缠足

    要论古代对女性迫害最为严重的恶习,“缠足”绝对算是其中之一,如果有年龄稍大一些的朋友,想必也曾见过家中长辈缠足后的“小脚”,我曾亲眼见过祖母的脚,那情形简直堪称恐怖。追本溯源,“缠足”这种恶习大致出现于北宋中后期,后经南宋、元

  • 古代妾室的地位怎么样 妾室与正室的待遇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妾室

    众所周知,古代推行的乃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即一个男子只允许有一位妻子,但却允许有多个妾室存在。根据古代法令,妻妾虽然共事一夫,但地位却是天差地别,那么妾的地位到底有多低呢?我们分几个方面来看。迎娶区别:妾室几乎等同于货物妻妾地位的不同,从迎娶时便开始体现,正所谓&ldqu

  • 梁山县从古代就属于济宁市吗 梁山县是什么时候建立的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梁山县

    不知道大家对梁山县了不了解,其实梁山县的前身是昆山县,是在1941年的时候成立的。这个昆山县是由东平县、汶上县等六个县城以及周边的乡村所组成的。所以严格来说不存下梁山县自古就属于济宁。严格来说是属于菏泽市与济宁市共同组建的。本着尊重历史的态度,一起来了解下梁山县的前世今生。大家知道梁山是源自【水浒传

  • 盘点宋朝历史上结局悲惨的公主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公主

    《清平乐》这个影视剧最近大结局了,褒贬不一,但也是这部剧让宋朝福康公主彻底走入了人们的视线,大家对她婚姻生活的悲剧极为不平,一个受尽万千宠爱的娇公主怎么能过得这么凄惨呢?福康公主是不是宋朝过的最不好的公主呢?答案当然不是,小编查阅资料发现宋朝公主过的都比较不如意,下面就来一个盘点了。福康公主 求死

  • 古代未婚女子为何被称为“千金”?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千金

    从元朝开始,“千金”这个词语除了说明金子的数量十分庞大,同时也多了一个意思,那就是形容富贵人家的未婚女子。“千金”第一次被人们用于描述富贵人家的未婚女子是在元代的杂剧《薛仁贵荣归故里》里。自此以后,“千金”用来形容女子的说法就

  • 清朝皇子等级区分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清朝

    皇子,这是古代帝王之子的专用称呼,代表的是古代地位仅次于皇帝的一批人,除非皇帝膝下无子,否则未来的皇位继承人也将从皇子之中选拔。然而,并不是所有皇子都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他们之间也有完整的等级划分,等级直接决定了手中权力的大小,以及继承皇位的可能性。以清朝为例,皇子的等级分为八品十五等,大致可以分为

  • 清朝惩罚宫女的刑法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宫女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历史上的一些刑法,小编还是觉得清朝的刑法是最可怕的。而且他们还专门针对宫女制定了刑法,非常的残忍啊。甚至是让人觉得非常的奇葩!那么在清朝惩罚宫女的刑法有哪些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清朝对宫女的惩罚可以分为很多种。最轻的莫过于掌嘴、罚月银和背诵女训一类的。这些都是宫女们

  • 古代的打更起什么作用 古代打更的时间是怎么确定?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打更

    相信古装片大家也看过不少了,在夜晚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一位打更人。而打更这项工作,对于古人来说是绝对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一边打更一边喊着“天干物燥,小心火烛”提醒着人们。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何古人一定要打更呢?古人打更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呢?那么接下来吾爱诗经网小编就来跟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