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三国最著名的五位隐士分别是谁

三国最著名的五位隐士分别是谁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598 更新时间:2023/12/24 3:39:01

隐士,即隐居之士。真隐士的人格特点是寻求诗意的栖居,是人性的一种回归,是对仕隐情结的一种解脱。如老子出关归隐,孔子周游列国累了,便说沂水春风“吾与点”,庄子看惯了大小诸侯尔虞我诈,便要到自然中去逍遥;陶渊明在仕途上倦了,便吟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汉末三国时期,因为战乱等因素,就导致不少名士选择隐居下来,比如诸葛亮在三顾茅庐之前,实际上就过着隐居的生活。当然,诸葛亮最终还是选择出山辅佐了刘备。不过,就笔者要说的这五位隐士,则几乎一直保持着隐居的生活状态,也即没有真正为魏蜀吴三国效力。

一、司马徽

司马徽(?208年),字德操,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隐士,精通道学、奇门、兵法、经学。有“水镜先生”之称。南郡人庞统听说司司马徽住在颍川,所以走了两千里路去拜访他。司马徽与庞统相互交谈,不分昼夜。谈论后,司马徽对庞统十分惊异,并称庞统是南州名士之首,使庞统渐渐为他人所知。公元198年(建安三年),荆州牧刘表广泛寻求天下名士。对此,水镜先生认为刘表为人狭隘,所以不愿意为他效力。

司马徽与荆州名士庞德公等人以及曾来到到襄阳的韩嵩、石韬、孟建、崔州平等道友均有交往,关系甚密。司马徽视庞德公为兄长,被庞德公称为“水镜”。后来,依附刘表、屯驻新野的刘备前去拜访司马徽,并和司马徽讨论世事。刘备问谁才可以称得上俊杰,司马徽回答说:“诸葛亮、庞统”。同时,徐庶也曾经向刘备推荐过诸葛亮和庞统。刘备便以诸葛亮、庞统为军师中郎将。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曹操南征,刘琮投降,司马徽也被曹操所得,曹操想重用他,但司马徽在不久之后就病逝了。

二、庞德公

庞德公是荆州襄阳人,东汉末年名士、隐士。庞德公与当时徐庶、司马徽、诸葛亮、庞统等人交往密切。庞德公曾称诸葛亮为"卧龙",庞统为"凤雏",司马徽为"水镜",被誉为知人。对诸葛亮、庞统等人早年影响较大,并得到诸葛亮的敬重。

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东汉末年,荆州刺史刘表数次请庞德公进府,庞德公都不屈身就职。于是,刘表亲自去聘请庞德公。但是,庞德公依然不愿意为刘表效力。值得注意的是,诸葛亮十分尊敬庞德公,每次探访庞德公,都独自一人拜见于床下。后来诸葛亮逐渐得到庞德公的注意和重视。所以,在笔者看来,庞德公可以说是诸葛亮的老师了。庞德公最后隐居于鹿门山,采药而终。

三、张臶

张臶(公元136年-公元240年),字子明,钜鹿人。东汉末至三国时期的隐士、音乐家,精通谶纬之学。张臶生活的年代从东汉一直到曹魏曹芳时期,受到朝廷多次征召,一直回避,不愿做官。比如在东汉末年,曹操就任丞相后,也曾征召张臶,张臶仍然不应。到了曹芳正始元年(240年),张臶以一百零五岁高龄去世。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张臶这位隐士,活了一百零五岁,是三国时期有可靠记载的最长寿的人之一。

四、胡昭

胡昭(公元161年-公元250年),字孔明,颍川(治今河南禹州)人。三国时期隐士、书法家。胡昭善长隶书,与钟繇、邯郸淳、卫觊、韦诞齐名。有“钟氏小巧,胡氏豪放”之说,世人并称“钟胡”。 就胡昭(字孔明)来说,和司马懿拥有深厚的友谊,甚至还曾救了司马懿一命。

对此,《三国志·魏书十一·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裴注引《高士传》中记载:初,晋宣帝为布衣时,与昭有旧。同郡周生等谋害帝,昭闻而步陟险,邀生于崤、渑之间,止生,生不肯。昭泣与结诚,生感其义,乃止。昭因与斫枣树共盟而别。昭虽有阴德于帝,口终不言,人莫知之。

司马懿少年时和胡昭关系很好,周生欲杀害司马懿。胡昭知道后立刻涉险寻找,在崤山渑池之间找到周生一行,请求他们放过司马懿,周生开始不肯,但胡昭哭泣的诚意最终还是感动了他,救下司马懿。

对此,在笔者看来,胡昭很可能想不到,他曾经救下的司马懿,会和另外一位孔明,也即诸葛亮成为重要的对手。当然,虽然和司马懿拥有深厚的关系。但是,胡昭却不愿意为曹魏效力。到了嘉平二年(公元250年),胡昭去世。由此,虽然胡昭的年龄比不上张臶,但是,他也活了接近90岁了,这在汉末三国时期,同样可以称之为老寿星了。

五、管宁

管宁(158年-241年),字幼安。北海郡朱虚县(今山东省安丘、临朐东南)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著名隐士。管宁是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的后代,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管宁就与邴原及平原人王烈等来到辽东,以此躲避中原之地的战乱。黄初七年(226年)五月,曹丕驾崩,明帝曹叡即位,于十二月改任华歆太尉,华歆称病请辞,愿将太尉一职让与管宁,曹叡没有同意。但还是下诏征召管宁为光禄勋。当时司空陈群也上疏举荐管宁,不过这都都被管宁拒绝了。

景初元年(237年),司徒陈矫逝世,司徒一职悬空半年。次年,曹叡问侍中卢毓谁可任司徒,卢毓举荐管宁,但曹叡不用。正始二年(241年) ,太仆陶丘一、永宁卫尉孟观、侍中孙邕、中书侍郎王基等人向曹芳举荐管宁,曹芳下诏,以“安车蒲轮,束帛加玺”的礼节去聘请他,适逢管宁去世,享年八十四岁。因此,和以上几位隐士一样,管宁至始至终,都没有为朝廷效力。对此,你怎么看呢?

标签: 隐士

更多文章

  • “潘嘎之交”的具体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潘嘎之交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问这个潘嘎之交是什么意思,到底是什么梗的问题,其实也比较好理解,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的解析,我们一起来简单的看看,这个潘嘎之交到底是什么意思,到底是什么梗,这个潘嘎之交到底是不是成语,感兴趣的不要错过了,一起来学习看看。1、潘嘎之交是不是成语首先要告诉大家的是,潘嘎之交并不是成语

  • 福禄宴是真的吗 福禄宴所涉及到的人物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福禄宴

    其实说到这个“福禄宴”,就是在历史上大家认为的这个李自成为了让大家能够记住,就将福王给下锅炖了吃了。因此,这道菜名就叫“福禄宴”。那么这个福禄宴是真的吗?福禄宴涉及到的人物有哪些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福禄宴是真的吗

  • 全套人民币背后的风景都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人民币

    说到人民币背后的背景图还是有很多人比较好奇的,很多人有都说了,一般的人民币背后的背景图还都知道一些,比如说20块的就是桂林,还有那个什么日月潭,也有人民大会堂,但是一些比较细节一些的地方就不知道了,今天大家就简单的给大家来盘点盘点,是全套系列的哦,感兴趣的可以一起来看看,欢迎收藏了。首先第一套人民币

  • 六根清净指的是哪六根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六根清净

    说到“六根清净”这个成语,大家是不是觉得非常的耳熟?那是因为这个成语经常出现在一些电视剧里面,希望哪些很吵的人能够安静一下,让自己“六根清净”。那么这个“六根清净”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六根指的是哪六根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 秦晋之好的历史原型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晋之好

    最近很多人问这个“秦晋之好”的历史原型到底包括什么呢?这个问题也比较值得学习的,我们可以简单的说一下这个秦晋之好到底是什么意思就比较好理解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简单的说说这个秦晋之好的历史原型到底包括什么吧,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1、秦晋之好的历史原型包括秦晋之好的历史原型包括

  • 北宋的五大世家的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北宋

    北宋的五大世家,靖康之变后都怎样了?靖康之变是指靖康二年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东京,掳走徽、钦二帝,导致北宋灭亡的历史事件。又称靖康之乱、靖康之难、靖康之祸。北宋宣和七年,金军分东、西两路南下攻打宋朝。东路由完颜宗望领军攻燕京。西路由完颜宗翰领军直扑太原。东路金兵破燕京,渡过黄河,南下汴京。宋徽宗见

  • 韩琦的妻子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韩琦

    韩琦的妻子,是崔氏,工部侍郎崔立之女,累封魏国夫人。先于韩琦逝世。关于韩琦夫人的名字,并没有史料记载,只知道姓崔,那么韩琦与夫人崔氏感情如何呢?韩琦与夫人崔氏的感情,可以从韩琦所写的《安阳集》卷六十四《录夫人崔氏事迹》中窥见一斑。夫人姓崔氏。韩琦在《安阳集》中极力称赞夫人崔氏。父立,皇任工部侍郎致

  • 太平公主子女列表及结局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深受武则天宠爱,她原本要和吐蕃和亲,但因武则天极力反对,此事才作罢。太平公主某种程度上继承了母亲的政治能力,她参与神龙政变,助唐恢复国号,此后又和李隆基一起发动唐隆政变,除掉韦氏势力。此后太平公主在朝中的权势日渐强大,达到权倾朝野的地步,李隆基已经感到太平公主的威胁,但在这场争斗中,太平公主

  • 捕快相当于现在什么职位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捕快

    说到捕快这个职业,在古代可是非常常见的,而且是任何一个朝代都不可缺少的。而且大家也会在很多电视剧中,看到那么多非常威风的捕快,各种捉拿逃犯。那么在古代,捕快的社会地位怎么样呢?这个职业在现在的话是什么职位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古代捕快的社会地位怎样捕快一般是分为两个工种,捕役和快班,统

  • 南朝齐萧道成的父母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萧道成

    南北朝时期的格局非常混乱,你方唱罢我方登场的事情经常发生,南齐开国皇帝萧道成是西汉丞相萧何的二十四代传人,他是一个非常有才能的人,那么他的身世是怎样的呢?南朝萧道成父亲,在历史中萧道成原本是南朝宋的一个将领,而的双亲其实就是宣皇帝萧承之以及宣孝皇后陈道正,那么对于萧道成的双亲大家又了解多少呢?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