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古代历史上姓赵的皇帝有哪些?

中国古代历史上姓赵的皇帝有哪些?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972 更新时间:2024/2/27 19:48:49

一、中国古代历史上姓赵的皇帝有哪些?

历史上只有宋朝的皇帝姓赵,分别是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宋真宗赵恒、宋仁宗赵祯、宋英宗赵曙、宋神宗赵顼、宋哲宗赵煦、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宋高宗赵构、宋孝宗赵Y、宋光宗赵⑺文谡岳、宋理宗赵昀、宋度宗赵Q、宋恭帝赵隰、宋端宗赵g、宋卫王赵m

《百家姓》开篇,赵姓为首。实际上赵姓从来不是人口第一的大姓,只是《百家姓》成书于宋朝,赵氏为皇族,赵姓为国姓,所以才被列为百家姓第一。

把赵姓推上百家姓第一尊位,就不得不提赵匡胤。这位大宋王朝的缔造者,赵氏光荣的奠基人,其黄袍加身,千里送京娘,斗棋输华山的传奇,不仅赵姓人士,国人都耳熟能详。

若说赵姓最为人熟知最为人喜欢的,莫过于赵云,常山赵子龙。这位历史中蜀国皇帝刘备的御林军侍卫首领贴身保镖,在《三国演义》中“七进七出长坂坡”武勇忠义形象深入人心,被无数人视为英雄偶像。

赵雍,这个名字知道人不多,但说赵武灵王,相信知道的人很多。他改革军事,提倡“胡服骑射”,使赵国武力迅猛发展,成为可以和强秦抗衡的大国。

赵奢和赵括,赵奢是赵国名将,他儿子赵括更是显示出杰出的军事才能,只有父亲赵奢知道他是纸上谈兵。但赵王偏偏相信他能统帅千军万马并战胜敌人,结果断送了赵国几十万军人和赵国的国运。其实,赵括未必没有才,只是放错了位置。

赵登禹,抗日名将。国民革命军29军师长。抗日战争中参加长城保卫战,带领部队血战赤峰口,后在抗击日本侵略的北平保卫战中壮烈殉国。是中国军人殉国者中高级将领之一。

赵尚志,共产党员,抗日名将。东北抗日联军创建和领导者之一,在他的带领下,抗联战士狠狠的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后来不幸牺牲殉国。

二、百家姓中的“赵”姓,这个姓的起源和来历是什么?

赵姓,

姓氏起源

源流一

汉族赵姓出自嬴姓,嬴姓的出现是因为舜帝(姚姓,后代以姚为姓)赐姓给他的女婿伯益颛顼帝孙)为“嬴”,并把自己的姚姓的女儿嫁给他。虽然使用嬴姓的祖先是伯益,但赵姓的具体始祖是造父。

源流二

周孝王传至周幽王时,因幽王无道,造父的7世孙赵叔带离周仕晋,从此赵氏子孙世代为晋大夫,掌握晋国大权。到战国初年,赵氏联合韩、魏二卿击败智氏,瓜分智氏封地,继而赵敬侯赵襄子联合魏武侯、韩哀侯三家分晋,建立赵国。至他的孙子赵籍时,正式获得了周威烈王的承认,与韩、魏两家并列为诸侯。公元前222年,赵国为秦国所灭,赵国王室纷纷散落民间。因为造父是秦人和赵人的共同祖先,而且自造父开始姓赵,所以秦国公族也姓赵,比如秦始皇嬴政又称赵政。秦国公族也以赵为氏,有“诸赵”的说法。

源流三

源于帝王赐姓或外族改姓。先后匈奴人、女真人、党项人、鲜卑人的李姓、穆姓、隆姓、宇文姓、拓跋姓的历史人物,被赐姓赵,如汉代有赵安稽(匈奴人),赵曳夫(“南蛮”人),五代有赵国珍(酋长的后裔)[8]。再有蒙古族人成吉思汗三弟合赤温后裔避乱于甘肃陕西等地,随母姓改汉姓赵。

源流四

源于冒姓。因避祸、姻亲、过继、入赘等原因改姓的情况很多,这在姓氏学上称之为“冒姓”。赵氏中也有不少这样的情景。其中多数为:清王朝覆灭后,清官职人者及家中子女岌岌可危,因害怕被压迫多年的其他民族复仇,伊尔根觉罗、爱新觉罗等满姓氏者迫于压力改名换姓,不少人便改的是“赵”姓。

三、古代姓赵的皇帝有几个?

南越武帝赵佗(约前240年-前137年)是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宋朝18个是,这18个正统王朝的皇帝。1太祖赵匡胤建隆元年(960)——开宝九年(976)2太宗赵炅太平兴国元年(976)——至道三年(997)3真宗赵恒咸平元年(998)——乾兴元年(1022)4仁宗赵祯天圣元年(1023)——嘉佑八年(1063)5英宗赵曙治平元年(1064)——四年(1067)6神宗赵顼熙宁元年(1068)——元丰八年(1085)7哲宗赵煦元佑元年(1086)——元符三年(1100)8徽宗赵佶建中靖国元年(1101)——宣和七年(1125)9钦宗赵桓靖康元年(1126)——二年(1127)10高宗赵构建炎元年(1127)——绍兴三十二年(1162)11孝宗赵s隆兴元年(1163)——淳熙十六年(1189)12光宗赵敦绍熙元年(1190)——五年(1194)13宁宗赵扩庆元元年(1195)——嘉定十七年(1224)14理宗赵昀宝庆元年(1225)——景定五年(1264)15度宗赵Q咸淳元年(1265)——十年(1274)16恭帝赵德德佑元年(1275)——二年(1276)17端宗赵g景炎元年(1276)18末帝赵m祥兴元年(1277)——祥兴二年(1279)其他的土皇帝有4个,都是农民起义的领袖:公元300年,称帝的赵Q,年号太平,在位一年。(西晋)公元613年,称帝的赵破陈,年号太平,在位一年。(隋末)公元1103年,称帝的赵谂,年号龙兴,在位一年。(北宋)公元1353年,称帝的赵君用,在位一年。(元末)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小鸭子采蘑菇的故事简短?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下过雨后,森林里长出了许多鲜嫩的蘑菇,小鸭子拎着篮子到森林里去采蘑菇……”刚讲到这里,杰杰就叫起来:“不对,不对,应该是小白兔采蘑菇,怎么会是小鸭子去采蘑菇?”其他孩子也跟着嚷嚷:“对呀,应该是小白兔采蘑菇。”晓晓平时就内向,遭到同伴的否定后,低着头不知所措了。小鸭子采蘑菇一天早上,小鸭子踱着欢快的

  • 动物故事:关于动物与人的故事真实的事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最近,印度洋海啸的受灾国人民备受世界关注,各国政府和人民都纷纷捐款赈灾,一头远在美国的泰国大象也不落人后,以自己的“独门绝技”为灾民们提供帮助它创作的绘画作品正在网上拍卖,所得收入将全部捐献给红十字会。其实,在此次大海啸中,就有不少动物帮助人的灵性故事。大象创作的艺术品为灾民筹款据美国媒体1月6日报

  • 有关动物与人之间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在重庆金佛山密林深处,猴子和人演绎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2000年7月底,北基山脚下的山民王志成在林中采药。突然,“咯”的一声,一团黑乎乎的东西伸出一只手来拉王志成的脚。王低头一看,天啊,一只约两岁多的黑叶猴正可怜地望着他,嘴里发出“呜误”的哀鸣,他的左手正在流血。王志成二话没说,抱起黑叶猴往家赶。他

  • 为什么说唐代是佛教文化的鼎盛时?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唐代是中国佛教臻于鼎盛时代。唐朝帝王虽然自称是道教教祖老子的后裔,尊崇道教,但实际上是采用道佛并行的政策。唐太宗在消除割据、平息骚乱时,曾得僧兵之助;期近位后,下诏在全国“交兵之处”树立寺刹,并在大慈恩寺设译经院,延请国内外名僧进行译经、宣化事业,造就出了大宗高僧、学者。高宗继位后,在帝都和各州设官

  • 写两条你积累的与历史人物有关的歇后语?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孙二娘开店进不得诸葛亮说周瑜请将不如激将诸葛亮辅刘禅聪明帮糊涂诸葛亮帮蜀国鞠躬尽瘁诸葛亮华容道上用关羽有意放曹诸葛亮哭周瑜假戏真做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内柔外刚诸葛亮江东斗群儒独占鳌头诸葛亮得姜维将遇良才诸葛亮伐孟获征战不如心战诸葛亮兄弟争国事各为其主诸葛亮唱“空城计”急中生智诸

  • 安全文化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

    安全文化就是安全理念、安全意识以及在其指导下的各项行为的总称,主要包括安全观念、行为安全、系统安全、工艺安全等。安全文化主要适用于高技术含量、高风险操作型企业,在能源、电力、化工等行业内重要性尤为突出。所有的事故都是可以防止的,所有安全操作隐患是可以控制的。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就需要将安全责

  • 《我家最美故事》作文200字怎么写?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我家最美故事我家有个辛苦的妈妈,和一个不会刷碗的爸爸,让我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我家一天三顿饭,每次都是妈妈刷碗。有时妈妈累了,就让爸爸刷碗。爸爸每次都是很不情愿地离开电脑桌,走到水池边飞快地刷碗。到了第二天,妈妈去拿碗,都会发出一阵抱怨声:“这碗是谁刷的?这油污还在呢!”我呢,也只好帮帮妈妈。有一次

  • 想编写一个关于音乐的小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使命,我的理解是上天使我们去实践的命运。在我们现实的浮躁社会里,她就像星星一样遥不可及,但在纯洁的音乐王国里,音乐精灵们不应该忘记自己的使命,那便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创造最多,最美的音符,从而实现自己的价值,完成自己崇高的命运。

  • 儒家文化的国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指的是信仰儒家文化的国家。就已知的儒家文化圈来说,基本上都是东亚这个区域的国家,除了中国之外,如东北亚的韩国和日本,东南亚的越南。就影响范围来说,在世界上不是太大,但人口还是很多的。儒家文化以仁为核心,讲究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四书五经为教育经典。深刻的影响了中日韩越等国。儒家文化的国是诸

  • 孝道的重要性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弘扬孝道文化,提高全体国民的基本道德素质,是当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孝道也是形成现代人际关系和谐的价值渊源,还可以说是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事亲行孝,历来是做人的根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家庭和睦、社会安定、民族团结的基本要素。孝道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