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古代历史上姓赵的皇帝有哪些?
历史上只有宋朝的皇帝姓赵,分别是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宋真宗赵恒、宋仁宗赵祯、宋英宗赵曙、宋神宗赵顼、宋哲宗赵煦、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宋高宗赵构、宋孝宗赵Y、宋光宗赵⑺文谡岳、宋理宗赵昀、宋度宗赵Q、宋恭帝赵隰、宋端宗赵g、宋卫王赵m
《百家姓》开篇,赵姓为首。实际上赵姓从来不是人口第一的大姓,只是《百家姓》成书于宋朝,赵氏为皇族,赵姓为国姓,所以才被列为百家姓第一。
把赵姓推上百家姓第一尊位,就不得不提赵匡胤。这位大宋王朝的缔造者,赵氏光荣的奠基人,其黄袍加身,千里送京娘,斗棋输华山的传奇,不仅赵姓人士,国人都耳熟能详。
若说赵姓最为人熟知最为人喜欢的,莫过于赵云,常山赵子龙。这位历史中蜀国皇帝刘备的御林军侍卫首领贴身保镖,在《三国演义》中“七进七出长坂坡”武勇忠义形象深入人心,被无数人视为英雄偶像。
赵雍,这个名字知道人不多,但说赵武灵王,相信知道的人很多。他改革军事,提倡“胡服骑射”,使赵国武力迅猛发展,成为可以和强秦抗衡的大国。
赵奢和赵括,赵奢是赵国名将,他儿子赵括更是显示出杰出的军事才能,只有父亲赵奢知道他是纸上谈兵。但赵王偏偏相信他能统帅千军万马并战胜敌人,结果断送了赵国几十万军人和赵国的国运。其实,赵括未必没有才,只是放错了位置。
赵登禹,抗日名将。国民革命军29军师长。抗日战争中参加长城保卫战,带领部队血战赤峰口,后在抗击日本侵略的北平保卫战中壮烈殉国。是中国军人殉国者中高级将领之一。
赵尚志,共产党员,抗日名将。东北抗日联军创建和领导者之一,在他的带领下,抗联战士狠狠的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后来不幸牺牲殉国。
二、百家姓中的“赵”姓,这个姓的起源和来历是什么?
赵姓,
姓氏起源
源流一
汉族赵姓出自嬴姓,嬴姓的出现是因为舜帝(姚姓,后代以姚为姓)赐姓给他的女婿伯益(颛顼帝孙)为“嬴”,并把自己的姚姓的女儿嫁给他。虽然使用嬴姓的祖先是伯益,但赵姓的具体始祖是造父。
源流二
周孝王传至周幽王时,因幽王无道,造父的7世孙赵叔带离周仕晋,从此赵氏子孙世代为晋大夫,掌握晋国大权。到战国初年,赵氏联合韩、魏二卿击败智氏,瓜分智氏封地,继而赵敬侯赵襄子联合魏武侯、韩哀侯三家分晋,建立赵国。至他的孙子赵籍时,正式获得了周威烈王的承认,与韩、魏两家并列为诸侯。公元前222年,赵国为秦国所灭,赵国王室纷纷散落民间。因为造父是秦人和赵人的共同祖先,而且自造父开始姓赵,所以秦国公族也姓赵,比如秦始皇嬴政又称赵政。秦国公族也以赵为氏,有“诸赵”的说法。
源流三
源于帝王赐姓或外族改姓。先后匈奴人、女真人、党项人、鲜卑人的李姓、穆姓、隆姓、宇文姓、拓跋姓的历史人物,被赐姓赵,如汉代有赵安稽(匈奴人),赵曳夫(“南蛮”人),五代有赵国珍(酋长的后裔)[8]。再有蒙古族人成吉思汗三弟合赤温后裔避乱于甘肃陕西等地,随母姓改汉姓赵。
源流四
源于冒姓。因避祸、姻亲、过继、入赘等原因改姓的情况很多,这在姓氏学上称之为“冒姓”。赵氏中也有不少这样的情景。其中多数为:清王朝覆灭后,清官职人者及家中子女岌岌可危,因害怕被压迫多年的其他民族复仇,伊尔根觉罗、爱新觉罗等满姓氏者迫于压力改名换姓,不少人便改的是“赵”姓。
三、古代姓赵的皇帝有几个?
南越武帝赵佗(约前240年-前137年)是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宋朝18个是,这18个正统王朝的皇帝。1太祖赵匡胤建隆元年(960)——开宝九年(976)2太宗赵炅太平兴国元年(976)——至道三年(997)3真宗赵恒咸平元年(998)——乾兴元年(1022)4仁宗赵祯天圣元年(1023)——嘉佑八年(1063)5英宗赵曙治平元年(1064)——四年(1067)6神宗赵顼熙宁元年(1068)——元丰八年(1085)7哲宗赵煦元佑元年(1086)——元符三年(1100)8徽宗赵佶建中靖国元年(1101)——宣和七年(1125)9钦宗赵桓靖康元年(1126)——二年(1127)10高宗赵构建炎元年(1127)——绍兴三十二年(1162)11孝宗赵s隆兴元年(1163)——淳熙十六年(1189)12光宗赵敦绍熙元年(1190)——五年(1194)13宁宗赵扩庆元元年(1195)——嘉定十七年(1224)14理宗赵昀宝庆元年(1225)——景定五年(1264)15度宗赵Q咸淳元年(1265)——十年(1274)16恭帝赵德德佑元年(1275)——二年(1276)17端宗赵g景炎元年(1276)18末帝赵m祥兴元年(1277)——祥兴二年(1279)其他的土皇帝有4个,都是农民起义的领袖:公元300年,称帝的赵Q,年号太平,在位一年。(西晋)公元613年,称帝的赵破陈,年号太平,在位一年。(隋末)公元1103年,称帝的赵谂,年号龙兴,在位一年。(北宋)公元1353年,称帝的赵君用,在位一年。(元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