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权,唐代宗大历十三年(公元778年)唐懿宗咸通六年(公元865年,终年88岁。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官至太子少师,故世称“柳少师”。他初学王羲之并精研欧阳询、颜真卿笔法,然后自成一家。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较之颜体,柳字则稍清瘦,故有「颜筋柳骨」之称。穆宗尝问柳公权用笔之法,公权答云:「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穆公为之改容,如其笔谏也。宋朱长文《墨池编》中说:“公权正书及行楷,皆妙品之最,草不夫能。其法出于颜,而加以遒劲丰润,自名家。”他初学王羲之笔法,以后遍阅近代书法,于是极力变右军法,学习颜真卿,又溶汇自己新意,使他的字避免了横细竖粗的态势,而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后世学书者不少以柳字为楷模。他二十九岁进士及第,在地方担任一个低级官吏,后来偶然被唐穆宗看见他的笔迹,一时机为书法圣品,就被朝廷召到长安,那时,柳公权已四十多岁。他的为人既有骨气有一丝不苟,同样地,他的字也显露了他这部分的特质。也因为如此,提高了他在长安的声望与地位,一般王公贵族都不惜钜金争相请他。晚唐书法经历盛中唐之后,盛极而衰,柳公权虽号一时中兴,但与颜书相比,仍略有高下之分。唐代书法隆盛一时,至此已见式微。柳公权的楷书参有欧阳询的笔法,往往将部分笔画紧密穿插,使宽绰处特别开阔,笔画细劲,棱角峻厉,虽用笔出自颜真卿,而与颜真卿的浑厚宽博不同,特别显得英气逼人。柳公权享年八十岁,一共臣事七位皇帝,最后以太子少师死于任上。遗传事迹他的传世书迹很多,影响较为突出的有《玄秘塔》、《神策军碑》、《金刚经》等。1、《神策军碑》:楷书,唐会昌三年(公元843年)立。是柳公权的代表作之一,较后世熟知的《玄秘塔》书体风格更有特色,结体布局平稳匀整,左紧右舒,也是较好的临写范本。2、《柳书金刚经》:楷书,唐长庆刚年(公元824年),四月刻。原石毁于宋代。有甘肃敦煌石室唐拓孤本传世,一字未损,今在法国巴黎博物院。评论家认为楷书金刚经,具备了钟(繇)、王(羲之)、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陆(东之)各体之长,有很高艺术价值。3、《玄秘塔碑》:楷书。唐会昌元年(公元841年)上二月立,原碑现存陕西西安碑林。此碑在传世的书迹中,最为著名。是历来影响最大的楷书范本之一。如《玄秘塔碑》:柳公权,世称“柳少师”,是唐代继颜真卿之后的又一位楷书大家,其楷书与颜真卿的楷书一起被后人并称为“颜筋柳骨”。他初学颜真卿,后又深入研究王羲之父子及欧阳询的书法,而后自成一家。所以柳公权的楷书掺有欧阳询的笔法,往往将部分笔画紧密穿插,使宽绰处特别开阔,笔画细劲,棱角峻厉,他的用笔虽然出自颜真卿,却与颜真卿的浑厚宽博不同,显得特别英气逼人。柳字清丽刚劲,这种独特的书风被后人称为“柳体”。本书以米字格形式对柳公权楷书部首一百法进行讲解。全书分笔画介绍、部首介绍、独体字、复合结构、集字作品以及代表作品等六部分。本书适合于不同年龄的书法初学者入门学习。
更多文章
中国古代书法家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王羲之,入木三分。相传他写过字的木板,后来需要把字刮去,工人在刮木板时发现,墨迹透入木中竟深达三分。王羲之自幼酷爱书法,几十年来契而不舍地刻苦练习,终于使他的书法艺术达到了超逸绝伦的高峰,被人们誉为书圣。王羲之13岁那年,偶然发现他父亲藏有一本《说笔》的书法书,便偷来阅读。他父亲担心他年幼不能保密家
三个书法家的故事,要有名字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一、王羲之书换白鹅王羲之认为养鹅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能从鹅的某些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有一天清早,王羲之和儿子王献之乘一叶扁舟游历绍兴山水风光,船到县禳村附近,只见岸边有一群白鹅,摇摇摆摆的模样,磨磨蹭蹭的形态。王羲之看得出神,不觉对这群白鹅动了爱慕之情,便想把它买回家去。王羲之询问
问:王羲之和王献之练字中有趣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
吃饺子一天,王羲之路过集市,见一家饺子铺门口,人声喧嚷,热闹非常。尤其是门旁的那两副对联,分外惹人注目,上面写着“经此过不去,知味且常来”十个字,横匾上写的是“鸭儿饺子铺”。但是字却写得呆板无力,缺少功夫。王羲之看罢,心中暗想:这样的赖字,也配写匾?又一琢磨:“经此过不去,知味且常来”。好家伙!这里
书法家王羲之传说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王羲之是中国书法大家,关于他的传说,你了解有多少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书法家王羲之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王羲之简介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今属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王羲之历
有志者事竟成王羲之的事例?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王献之练字王献之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他受父亲的影响自幼爱好书法,他见父亲的字写得非常好,所有的人都在临摹他的字,真是羡慕不已。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也能像父亲那样成为一位受人敬仰的大书法家。一次,他实在忍不住了,问父亲:“父亲,您的字为何写得那样好?”王羲之笑了笑,说:“你要想知道秘诀的话,
古代画家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顾恺之,东晋画家,被当时人称为“才绝、画绝、痴绝”。他对一些世俗事物的率真、单纯、乐观、充满真性情的生活态度,就曾经在若干传说故事中被形容为“痴”。相传,有一年春天,他要出远门,于是就把自己满意的画作集中起来,放在一个柜子里,又用纸封好,题上字,交给一位叫桓玄的人代为保管。桓玄收到柜子后,竟偷偷地把
古代书法家勤奋的故事读后感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晋代书法家,书圣王羲之以杰出的书法艺术成就在历史上留下了盛名。王羲之曾写过“祝版”,由于他笔力强健,落笔有劲,因此字迹渗透入木,竟然达三分之深,所以说他的字“入木三分”。王羲之从7岁就开始刻苦地练习书法。他每天不仅在读书、学习时写字,而且在休息的时候他也揣摩字体的结构、间架和气势,在衣襟上勾勾、画画
嗯。柳公权的四个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一天,柳公权和几个小伙伴在村旁的老桑树下摆了一张方桌,举行“书会”,约定每人写一篇大楷,互相观摩比赛。公权很快就写了一篇。这时,一个卖豆腐脑儿的老头放下担子,来到桑树下歇凉。他很有兴致地看孩子们练字,柳公权递过自己写的说:“老爷爷,你看我写得棒不棒?”老头接过去一看,只见写得是“会写飞凤家,敢在人前
王羲之被称为什么 王羲之练字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1、故事王羲之出身于魏晋名门琅王氏,他七岁就擅长书法。传说晋帝当时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词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刻字者把木板削了一层又一层,发现王羲之的书法墨迹一直印到木板里面去了。他削进三分深度才见底,木工惊叹王羲之的笔力雄劲,书法技艺炉火纯青,笔锋力度竟能入木三分。2、人物简介王羲
黄河民间故事大全50字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冯夷为求长生访水仙频渡黄河被淹死,恨透黄河,被封河伯。为治黄河,其穷毕生精力画得黄河河图,献于大禹,助禹治水成功。古老的黄河是一匹很难驯服的野马,它任意奔流,好像一个龇牙咧嘴的怪物,日夜怒吼,滔滔不息,吞噬着万顷良田。咬啮着千万重山,黄河两岸的回汉人民只能在山尖1.鲤鱼跳龙门的传说龙门位于壶口瀑布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