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书法家勤奋的故事读后感

古代书法家勤奋的故事读后感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377 更新时间:2024/2/3 6:25:18

晋代书法家,书圣羲之以杰出的书法艺术成就在历史上留下了盛名。王羲之曾写过“祝版”,由于他笔力强健,落笔有劲,因此字迹渗透入木,竟然达三分之深,所以说他的字“入木三分”。王羲之从7岁就开始刻苦地练习书法。他每天不仅在读书、学习时写字,而且在休息的时候他也揣摩字体的结构、间架和气势,在衣襟上勾勾、画画,时间一长就把衣服划破了;他每天写完字后,都在门口的水池里洗笔,由于他常年累月地些字、洗笔,结果水池里的水都变黑了。他写字时特别地聚精会神,结果,有一次他错把他母亲送去的馒头蘸了墨汁吃了。王羲之之所以能成为一代“书圣”,就在于他长期刻苦地坚持练习书法。古人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个寒假中,我最大地收获就是通过这个故事,懂得了要做好任一件事,只要刻苦努力,长期坚持就一定能成功。从今后,我一定要学习这种精神,学好每门功课。

你知道祖国著名的书法家吗?他们有什么故事?

知道,王曦之写字,木三分,王羲之写字时都要入木三分我们也要好好写字

书法家的故事(加标题)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自幼聪明好学,在书法上专工草书隶书,也善画画儿。他七八岁时始学书法,师承父亲。有一次,王羲之看献之正聚精会神地练习书法,便悄悄走到背后,突然伸手去抽献之手中的笔,献之握笔很牢,没被抽掉。父亲很高兴,夸赞道:“此儿后当复有大名。”小献之听后心中沾沾自喜。还有一次,羲之的一位朋友让献之在扇子上写字,献之挥笔便写,突然笔落扇上,把字污染了,小献之灵机一动,一只小牛栩栩如生于扇面上。再加上众人对献之书法绘画赞不绝口,小献之滋长了骄傲情绪。献之的父母看此情景,若有所思……一天,小献之问母亲郗氏:“我只要再写上三年就行了吧?”妈妈摇摇头。“五年总行了吧?”妈妈又摇摇头。献之急了,冲着妈妈说:“那您说究竟要多长时间?”“你要记住,写完院里这18缸水,你的字才会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才会站得直立得稳。”献之一回头,原来父亲站在了他的背后。王献之心中不服,啥都没说,一咬牙又练了5年,把一大堆写好的字给父亲看,希望听到几句表扬的话。谁知,王羲之一张张掀过,一个劲地摇头。掀到一个“大”字,父亲现出了较满意的表情,随手在“大”字下填了一个点,然后把字稿全部退还给献之。小献之心中仍然不服,又将全部习字抱给母亲看,并说:“我又练了5年,并且是完全按照父亲的字样练的。您仔细看看,我和父亲的字还有什么不同?”母亲果然认真地看了3天,最后指着王羲之在“大”字下加的那个点儿,叹了口气说:“吾儿磨尽三缸水,惟有一点似羲之。”献之听后泄气了,有气无力地说:“难啊!这样下去,啥时候才能有好结果呢?”母亲见他的骄气已经消尽了,就鼓励他说:“孩子,只要功夫深,就没有过不去的河、翻不过的山。你只要像这几年一样坚持不懈地练下去,就一定会达到目的的!”献之听完后深受感动,又锲而不舍地练下去。功夫不负有心人,献之练字用尽了18大缸水,在书法上突飞猛进。后来,王献之的字也到了力透纸背、炉火纯青的程度,他的字和王羲之的字并列,被人们称为“二王”。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嗯。柳公权的四个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一天,柳公权和几个小伙伴在村旁的老桑树下摆了一张方桌,举行“书会”,约定每人写一篇大楷,互相观摩比赛。公权很快就写了一篇。这时,一个卖豆腐脑儿的老头放下担子,来到桑树下歇凉。他很有兴致地看孩子们练字,柳公权递过自己写的说:“老爷爷,你看我写得棒不棒?”老头接过去一看,只见写得是“会写飞凤家,敢在人前

  • 王羲之被称为什么 王羲之练字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1、故事王羲之出身于魏晋名门琅王氏,他七岁就擅长书法。传说晋帝当时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词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刻字者把木板削了一层又一层,发现王羲之的书法墨迹一直印到木板里面去了。他削进三分深度才见底,木工惊叹王羲之的笔力雄劲,书法技艺炉火纯青,笔锋力度竟能入木三分。2、人物简介王羲

  • 黄河民间故事大全50字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冯夷为求长生访水仙频渡黄河被淹死,恨透黄河,被封河伯。为治黄河,其穷毕生精力画得黄河河图,献于大禹,助禹治水成功。古老的黄河是一匹很难驯服的野马,它任意奔流,好像一个龇牙咧嘴的怪物,日夜怒吼,滔滔不息,吞噬着万顷良田。咬啮着千万重山,黄河两岸的回汉人民只能在山尖1.鲤鱼跳龙门的传说龙门位于壶口瀑布南

  • 王羲之的书法有什么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王羲之代表作品有:楷书《黄庭经》、《乐毅论》、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兰亭集序》、《初月帖》等。其中,《兰亭集序》为历代书法家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

  • 书法大家王羲之身归何处?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中国的书法艺术享誉世界,历史上大书法家层出不穷,照亮了中华文明的前行之路,其中有一位极富传奇性的人物王羲之,别号王右军。他文武双全,个性鲜明,作为中国书法发展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的大书法家,他集各家之所长,自创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逸劲健的书法特色,以此有“书圣”之称,而他的传世之作《兰亭集序》,成

  • 柳公权的突出事迹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柳公权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小时候,他和几个小伙伴举办了一次“书会”。他们各自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写了不少毛笔字。这时,一个卖豆腐的老人看到了柳公权写的“会写飞凤家,敢在人前夸”几个字,觉得这孩子太骄傲了,便皱了皱眉头,说:“这字写得并不好,好像我的豆腐一样,软塌塌的,没筋没骨,还值得在人前夸吗?

  • 关于王羲之的小故事(不多于50字)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

    王羲之从小喜爱写字.据说平时走路的时候.也随时用手指比划着练字.日子一久.连衣服都划破了.经过勤学苦练.王羲之的书法越来越有名.当时的人都把他写的字当宝贝看待.据说有一次.王羲之到一个村子去.有个老婆婆拎了一篮子六角形的竹扇在集上叫卖.那种竹扇很简陋.没有什么装饰.引不起过路人的兴趣.看样子卖不出去

  • 心正笔正的柳公权 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心正笔正”的柳公权女儿给我当老师(五)柳公权的书法在唐朝极负盛名,民间更有“柳字一字值千金”的说法。他的书法笔力遒劲,而且字字严谨,一丝不苟。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位大书法家直言进谏的故事。唐朝出了好几位书法名家。如:盛唐时期的颜真卿、晚唐时期的柳公权、初唐时期的欧阳洵。人们将颜真卿遇柳公权并称“

  • 丝绸之路的故事200字左右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丝绸之路,是指西汉(前202年-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和洛阳为东起点(一说以洛阳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西北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

  • 关于柳公权的一个小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柳公权是唐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县)柳家塬人。他小的时候,字写得很糟,常常因为大字写得七扭八歪受先生和父亲的训斥。小公权很要强,他下决心一定要练好字。经过一年多的日夜苦练,他写的字大有起色,和柳家塬年龄相仿的小伙伴相比,公权的字已成为全村最拔尖的了。从此以后,他写的大字,得到同窗称赞、老师夸奖,连严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