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权(778-865年),字诚恳,号松雪道人,京兆华原(今铜川市耀县)人。是一位很有才学的政治家、文学家,晚唐书法大家。懿宗时官至太子少师,死后追赠为太子太师。柳公权的书法成就在于大胆创新,别开生面,与颜真卿并称楷书大师。柳公权早年学习二王书体,后又学欧阳询、颜真卿等名家书法,从中获取营养,自成一家,被称为柳体。其书法风格特征遒媚挺拔、劲健有力。柳字避开了颜字肥壮的竖画,把横竖画写得大体均而硬。他又吸取了北碑中方笔字斩钉截铁、棱角分明的长处,把点画写得好像刀切一样爽利深挺。他又吸取虞,欧楷书结体上的紧密,颜真卿楷书结体的纵势,写出了独树一帜的柳体。其传世作品较多,《金刚经石刻》、《冯宿碑》、《魏公先庙碑》、《高元裕碑》、《玄秘塔碑》、《神策军碑》等,其中《玄秘塔碑》、《神策军碑》、《金刚经石刻》是其代表作。
柳公权的书法有什么特点?
柳公权(778~865年),字诚悬,唐代著名书法家,京兆华原(现在的陕西耀县)人,官至太子少师,所以世称为“柳少师”。柳公权为人性情耿直,敢于直言进谏。柳公权的书法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魏晋以及唐代诸家,汲取众家之长,尤其是颜真卿的真髓,形成了结体紧密、笔画锋棱明显,偏重骨力,书风遒媚劲健的独特柳体风格,足以和颜真卿的雄浑雍容的书风相媲美,后人将两人合誉为“颜筋柳骨”。柳公权传世墨迹有《送梨帖题跋》,碑刻有《金刚经碑》、《玄秘塔碑》、《神策军纪圣德碑》、《平西郡王李晟碑》、《羲阳郡王苻碑》、《魏公先庙碑》、《高元裕碑》、《冯宿碑》、《苏夫人墓志》、《李石神道碑》、《大唐回元观钟楼铭》等。
柳公权的书法有些什么特色?
柳公权的书法在唐朝时极负盛
名,民间更有“柳字一字值千金”的
说法。他的书法结构匀称,而且字字
严谨,一丝不苟。在字的特色上,以
劲著称,所写楷书,有斩钉截铁之
势,骨力道健,以行书和楷书最为精
妙。也由于他作品有独到的特色,被
后世誉为“柳体”。
书法状元柳公权是谁?
柳公权(778865年),字诚恳,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出身官宦世家。唐元和三年(808年)戊子科状元及第。元和十五年(820年)拜右拾遗,赐,充翰林侍书学士。文宗大和二年(828年)赐紫。大和八年(834年)以兵部郎中,弘文馆学士第三次充翰林学士,加知制浩。开成元年(836年)迁中书舍人,二年改谏议大夫,知制诰,三年迁工部侍郎,知制浩,加承旨。唐武宗时,加散骑常侍,出翰林院,后迁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封河东开国郡公,食邑2000户。复为左常侍,历国子监祭酒,迁工部尚书。咸通年间以太子太保致仕,咸通六年(865年)卒,享寿88岁,赠太子太师。柳公权仕途平顺,位高权重,但他正派勤谨,对朝廷之失多所谏,不过其成就不在政事而在书法。
柳公权书法初以王羲之为法,后综颜真卿、欧阳询之长而自成一家,人称“柳体”。唐穆宗、文宗、宣宗皆珍爱其书法作品。王公大臣也以其手书为宝,至若外国使臣来朝,亦高价求取“柳家书”,故其书法作品传世甚多。《玄秘塔碑》、《金刚经》、《神策军碑》等法帖,是柳体书法代表作,千余年来一直是书家必临之帖。柳公权淡于货利,各方求书者馈赠珠宝玩好价值巨万,多被管家下人贪占,他全不以为意,唯笔、墨、纸、砚、字画文翰,视若拱璧,爱惜
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