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关于黄河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故事。仅要题目,不用内容。快~~~

关于黄河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故事。仅要题目,不用内容。快~~~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828 更新时间:2024/2/3 6:17:55

大禹治水《河图;开山斧;避水剑》。传说河图是黄河水神河伯授给大禹的。

与黄河有关的神话传说

【冯夷当河伯】的故事古时候,在华阴潼乡有个叫冯夷的人,不安心耕种,一心想成仙。他听说人喝上一百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化为仙体。于是就到处找水仙花。冯夷东奔西跑找水仙花,就常渡黄河、跨黄河、过黄河,常和黄河打交道。转眼过了九十九天,再找上一棵水仙花,吮吸一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成仙了。冯夷很得意,又过黄河去一个小村庄找水仙花。这里的水不深,冯夷趟水过河,到了河中间,突然河水涨了。他一慌,脚下打滑,跌倒在黄河中,活活被淹死。冯夷死后,一肚子冤屈怨气,咬牙切齿地恨透了黄河,就到玉帝那里去告黄河的状。玉帝听说黄河没人管教,到处横流撒野,危害百姓,也很恼火。他见冯夷已吮吸了九十九天水仙花的汁液,也该成仙了,就问冯夷愿不愿意去当黄河水神,治理黄河。冯夷喜出望外。达成自己成仙的心愿。成为一名河伯。

与黄河有关的神话传说(几个字概括即可)

河伯倒霉丈夫巨灵巨灵劈山金龙四大金龙四大王看戏黄大王黄大王蟠竿党将军党德住

有关黄河的故事有哪些?

一、《李闯王渡黄河》

明朝末年,朝廷腐败,民不聊生。闯王李自成带领农民在陕西米脂起义,要打过黄河去,推翻明王朝的统治。当时正值初冬时分,黄河水还未结冰,而只有河水冻成了坚冰大军才能顺利通过。

怎么办呢?闯王日夜焦心,愁得胡须头发在一夜之间全都白了。第二天一清早,有两人来报:“黄河已经冻得结结实实的了。”闯王大喜,急忙传令三军赶快渡河。

到了河边一看,河水还“哗哗”地流得正欢呢,根本就没结冰。可是上面却起了一座宽大的浮桥,船连船,板连板,四平八稳,正适合大军渡河。

闯王纳闷极了,正要下马察看,忽然从河里爬上来两个人,向闯王一抱拳,朗声道:“大王,我们是黄河的船夫。听说您要渡河,为民谋利,所以特地花了一夜工夫搭起这坐浮桥,就请大军上路吧。”

闯王感动得热泪盈眶:“我一定不辜负百姓们的厚爱,一定要让大家过上好日子!”说罢,驱马上桥,领兵东去了。

二、望洋兴叹

相传很久以前,黄河里有一位河神,人称河伯。他站在黄河岸上。望着黄河水自西向东流,兴奋地说;“黄河真大呀,世上没有哪条河能和它相比。我就是最大的水神!”有人告诉他:“你的话不对,在黄河的东面有个地方叫北海,那才真叫大呢。”

河伯说:“我不信,北海再大,能大得过黄河吗?”那人说:“别说一条黄河,就是几条黄河的水流进北海,也装不满它。”河伯始终不信。那人无可奈何,告诉他:“有机会你去看看北海,就明白我的话了。”

河伯来到黄河的入海口,眼前一亮,海神微笑地欢迎他,河伯放眼望去,只见北海汪洋一片,无边无涯,他呆呆地看了一会儿,深有感触地对北海若说:只懂得一些道理就以为谁都比不上自己,这话说的就是我呀。

今天要不是我亲眼见到这北海,我还会以为黄河是天下无比的呢!那样,岂不被有见识的人永远笑话。

三、《鲁班修造将军柱》

桑园峡内黄河水流湍急,就在桑园峡中段黄河激流中却有一个屹立的大石。百姓称之为将军柱。传说这个将军柱是鲁班修建的。

当年鲁班周游列国时,来到桑园峡边上,为方便两岸人民的来往。鲁班把桥墩的位置选在了将军柱的这个地方。从此,鲁班早出晚归,负责施工,半年过去了,桥墩在渐渐长高。

有一天,鲁班的妻子送饭到岸边,等了一阵不见鲁班,便到岸边看个究竟,谁知她在岸边看见一个巨人站在河中,一手拿着巨石,一个手拿着铁锤在干活,他的妻子哎呀一声惊叫。

鲁班一慌,一锤砸在了自己腿上。手中的石头也飞到了对岸的山上,桥也就没有建成。

至今在将军柱上有一个十分光滑的石头,好像是整个人的脊背印了下去,中间则是脊柱,把石头一分为二,好像是长期靠着休息时留下的。传说这就是鲁班造桥时所留。

四、民间故事

林则徐以虎门销烟名闻天下,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在治水方面也是个“能人”。嘉应观建成106年后的1831年,林则徐出任河东道河道总督,负责黄河中下游防汛。林则徐沿黄河两岸千里巡视,检查防汛物资储备,“无一垛不量,无一厅不拆”。查到谁弄虚作假立马撤职查办。

道光皇帝夸他:“向来河工查料垛,从未有如此认真者!”鸦片战争失败后,林则徐被发配新疆。这时候黄河又在开封决了口,束手无策的皇帝急忙把林则徐调回来堵口。百病缠身的林则徐到开封后精心设计堵口方案,并与民工一起打桩抬土,最终堵上了决口。

五、民间故事

禹治理九州北起帝都冀州,治理了衡水、漳水、黄河、淮水等;南至荆州,治理了长江、汉水等;西至三危山地区(今甘肃境内,敦煌县东),治理了黑水、渭水等;东至扬州,治理了松江、钱塘江、浦阳江等。

禹不仅治理河流,共疏导了九条大河,还在一些地区修筑了堤防。此外,禹还开通了九条山脉的道路。并在治水的过程中,平定了南方九黎三苗的侵扰。从此,黎、苗不再北侵,长江中游处于安定时期。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关于著名书法家的故事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

    著名书法家的故事如下:1、王羲之传说当时的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词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刻字者把木板削了一层又一层,发现王羲之的书法墨迹一直印到木板里面去了。他削进三分深度才见底,木工惊叹王羲之的笔力雄劲,书法技艺炉火纯青,笔锋力度竟能入木三分。“入木三分”就是从这个故事中得出来的

  • 关于丝绸之路的故事20字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丝绸之路的故事20字: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主要贩运中国丝绸的商道。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前202年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因为这条路上主要贩运的是中国的丝绸,故得此名。从那以后,他们越过崇山峻岭,将中国的缫丝

  • 西汉时期开通的横穿欧亚的陆上通道是什么?它从什么地方出发?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西汉时期开通的横穿欧亚的陆上通道是什么?西汉时候开通的横穿欧亚的陆上通道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它从汉朝首都长安出发。是西汉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开辟打开中西方交流的通道,中国的丝绸为全世界认可,一些西方的物种也流入我国。雁门关被称为“中华第一关”,是因为历代它都属于军事重地。在战国时期开始,赵武灵王就看

  • 柳公权发奋练字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写诗助人唐武宗曾长时间对一名宫中女官生气,后来把她召来,对柳公权说:“朕对这个人很不满意,如果能得到学士你的一篇作品,朕就不怪罪她了。”于是把御案上的几十张蜀郡产的纸递给他。柳公权不假思索,立即写成一首绝句:“不分前时忤主恩,已甘寂寞守长门。今朝却得君王顾,重入椒房拭泪痕。”皇帝非常高兴,赏赐给他二

  • 简单介绍王羲之刻苦练字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有个经典典故,八缸水写尽八缸水,砚染涝也黑。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王羲之自幼酷爱书法,几十年来契而不舍地刻苦练习,终于使他的书法艺术达到了超逸绝伦的高峰,被人们誉为书圣。王羲之13岁那年,偶然发现他父亲藏有一本《说笔》的书法书,便偷来阅读。他父亲担心他年幼不能保密家传,答应待他长大之后再传授。没料到

  • 王羲之苦练书法的主要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王羲之年轻时跟卫夫人学习书法,后来又游历名山大川,观察、学习了前辈书法家们的碑刻。他练习书法十分刻苦,据说,他曾在浙江绍兴兰亭的池塘边日夜练习,竟使一池清水变成了黑色。在休息的时候,他还常常想着字的结构,手指就在衣服上画,时间一长,连衣服也写破了。最后,他终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二十岁时,有个太尉

  • 柳公权的书法小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有一天,柳公权和几个小伙伴举行“书会”。这时,一个卖豆腐的老人看到他写的几个字“会写飞凤家,敢在人前夸”,觉得这孩子太骄傲了,便皱皱眉头。说:“这字写得并不好,好像我的豆腐一样,软塌塌的,没筋没骨,还值得在人前夸吗?”小公权一听,很不高兴地说:“有本事,你写几个字让我看看。”老人爽朗地笑了笑,说:“

  • 柳公权的书法有什么特色?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柳公权(778-865年),字诚恳,号松雪道人,京兆华原(今铜川市耀县)人。是一位很有才学的政治家、文学家,晚唐书法大家。懿宗时官至太子少师,死后追赠为太子太师。柳公权的书法成就在于大胆创新,别开生面,与颜真卿并称楷书大师。柳公权早年学习二王书体,后又学欧阳询、颜真卿等名家书法,从中获取营养,自成一

  • 王羲之书法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王右军的字据说有一次,王羲之看见有个老婆婆拎了一篮子六角形的竹扇在集上叫卖扇子,一直卖不出去,就上前跟她说:“你这竹扇上没画没字,当然卖不出去。我给你题上字,怎么样?”王羲之提起笔来,在每把扇面上龙飞凤舞地写了五个字,就还给老婆婆,老婆婆不识字,觉得他写得很潦草,很不高兴。王羲之安慰她说:“别急,你

  • 杭州历史文化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中国古都之一——杭州历史文化及典故杭州作为六大古都之一有它的历史沉迹,作为首都来看,从九世纪末到十世纪初,杭州曾经是一个地方政权吴越国的首都。跟着我学习杭州的历史文化吧。【历史】杭州历史悠久,早在47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并产生了被称为文明曙光的良渚文化。五代吴越国和南宋王朝两代定都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