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昨夜是什么意思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昨夜是什么意思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180 更新时间:2024/2/3 6:37:30

应该是“福无双至今日至,祸不单行昨夜行”这个典故是关于王曦之的,相传因为王羲之的书法一字千金,他家的对联总是刚贴上就被撕下来,最后他在对联上写下了“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因为不吉利,所以就逃过了被别人揭下的命运,第二天他让自己的儿子在对联上又添上了几个字,所以对联就变成了“福无双至今日至,祸不单行昨夜行”

跟艺术有关的小故事

颜真卿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为了学习书法,颜真卿起初向褚遂良学习,后来又拜在张旭门下。张旭是唐代首屈一指的大书法家,各种字体都会写,尤其擅长草书。颜真卿希望在这位名师的指点下,很快学到写字的窍门,从而一举成名。但拜师以后,张旭却没有透露半点书法秘诀。他只是给颜真卿介绍了一些名家字帖,简单地指点一下字贴的特点,让颜真卿临摹。有时候,他带着颜真卿去爬山,去游水,去赶集、看戏,回家后又让颜真卿练字,或看他挥毫疾书。转眼几个月过去了,颜真卿得不到老师的书法秘诀,心里很着急,他决定直接向老师提出要求。一天,颜真卿壮着胆子,红着脸说:“学生有一事相求,请老师传授书法秘诀。”张旭回答说:“学习书法,一要‘工学’,即勤学苦练;二要‘领悟’,即从自然万象中接受发。这些我不是多次告诉过你了吗?”颜真卿听了,以为老师不愿传授秘诀,又向前一步,施礼恳求道:“老师说的‘工学’,‘领悟’,这些道理我都知道了,我现在最需要的是老师行笔落墨的绝技秘方,请老师指教。”张旭还是耐着性子开导颜真卿:“我是见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察笔法之意,见公孙大娘舞剑而得落笔神韵,除了苦练就是观察自然,别的没什么诀窍。”接着他给颜真卿讲了晋代书圣王羲之教儿子王献之练字的故事,最后严肃地说:“学习书法要说有什么‘秘诀’的话,那就是勤学苦练。要记住,不下苦功的人,不会有任何成就。”老师的教诲,使颜真卿大受启发,他真正明白了为学之道。从此,他扎扎实实勤学苦练,潜心钻研,从生活中领悟运笔神韵,进步很快,终成为一位大书法家,为四大书法家之首。

古代把墨汁当酱油的是谁?

长大以后,王羲之的字写得相当好了,还是坚持每天练字。有一天,他聚精会神地在书房练字,连吃饭都忘了。丫环送来了他最爱吃的蒜泥和馍馍,催着他吃,他好像没有听见一样还是埋头写字。丫环没有办法,只好去告诉他的夫人。夫人和丫环来到书房的时候,看见王羲之正拿着一个沾满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弄得满嘴乌黑。她们忍不住笑出了声。原来,王羲之边吃边练字,眼睛还看着字的时候,错把墨汁当成蒜泥蘸了。

介绍名人李白的故事.

【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有一个流传很广的传说,是讲李白小时候的事。他曾经在昌隆县的象耳山中读书,有一天,读书遇到了难处时,屋外传来一阵欢笑声。李白走到窗前一看,原来是小伙伴在做游戏。他立刻丢下书,奔了出去。春天里,野花满山,蜂飞蝶舞。李白一边采野花一边扑蝴蝶,来到一条小溪旁,看见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奶奶正在溪边的石头上磨一根铁棒。他走上前去,好奇地问:“您磨这个做什么呀?”老奶奶头也不抬地回答说:“做针呐。”“做针?这么粗的铁棒怎么能磨成针呢?”李白惊讶地问。“孩子,这铁棒虽然粗,可我今天磨明天磨,一直磨下去,总有一天能磨成针的。”老奶奶说完,又埋头磨起来。李白摸了摸脑袋想,老奶奶说得对啊!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读书不也是这样吗?不下功夫,怎么能学到丰富的知识呢?于是,他立刻跑回家,读起书来。【离家远游】二十五岁的时候,李白已经成为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不仅能诗善文,而且会击剑骑马,还喜欢弹琴唱歌。他决心为国家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就对父亲说:“孩儿打算离家到外面去长长见识。”“还是在家读读书,有机会找个事做吧,何必远离家乡外出呢?”父亲说。李白满怀豪情地说:“大丈夫活在世上,应该志在四方,胸怀天下。待在家乡怕是没法施展我的才能。出去以后,一来可以游历各地,结交名士;二来也可以寻找机会,辅助皇上。”父亲听了,乐呵呵地笑着说:“好,你既然有这样的抱负,那就出去闯闯吧!”过了几天,李白告别父母,身佩宝剑,上路了。乘船沿着长江东下,过三峡的时候,江水湍急,船行如箭,李白站立船头,望着两岸的青山,心中非常激动。后来他写过好几首描写三峡风光的诗。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丝绸之路 故事名称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丝绸之路通常是指欧亚北部的商路,与南方的茶马古道形成对比,西汉时张骞和东汉时班超出使西域开辟的以洛阳为起点。往西一直延伸到罗马。在通过这条漫漫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中国的丝绸最具代表性,“丝绸之路”因此得名。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

  • 大书法家的故事(要有朝代,有名字,有题目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王羲之教子习书法王羲之(公元303-361年,一作321-379年),东晋书法家,字逸少。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自幼聪明好学,在书法上专工草书隶书,也善画画儿。他七八岁时始学书法,师承父亲。有一次,王羲之看献之正聚精会神地练习书法,便悄悄走到背后,突然伸手去抽献之手中的毛笔,献之握笔很牢,没被

  • 有关“功夫不负有心人”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功夫不负有心人”是一句很有名的俗语,它告诉人们只要勤奋,就没有什么做不成的事。比如悬梁刺骨的孙敬,他是一个晋朝人,每晚读书时,他为了不打瞌睡,就用绳子系在自己的头发上,另一端系在房梁上,每当头往下垂时,绳子就会将他扯醒,醒后便继续读书,就这样他成了一个用悬梁来防止自己睡着的名人。还有刺股的苏秦,因为

  • 一个书法家小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钟繇是东汉末年人,他对于书法学习非常的执着热衷,几乎已经到达痴狂的地步。据说他曾经在抱犊山读书,为了练习好书法,将山中的石头、树木都写成了黑色。有一次,他和曹操、韦诞等人谈论书法用笔,因为兴致浓厚,以致于睡前还不断地心摹手画,竟然将被子给划破了几个洞。韦诞也是当时一位书法家,据说他手头有东汉大书法家

  • 丝绸之路的历史遗迹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神仙路据考证,世界地质公园秦岭终南山北麓有一条古道,名“神仙路”又称“古丝绸之路”,宽度为0.1~2.0米,绵延2000多里,是一条最为古老的长安连通西域的陆上丝绸之路,它东起长安,西越户县、周至、眉县,从黑虎关入太白县境,又向西从宝佛寺进入凤县,再从嘉陵江源到黄牛铺,向西去凤县唐藏入甘肃两当,再达

  • 10个有关黄河的故事分别是?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10个有关黄河的故事分别是秦始皇跑马修金堤,鲤鱼跳龙门的传说,大禹治水的故事,官渡之战,河伯冯夷受命治理黄河等。有关黄河的故事鲤鱼跳龙门的传说,每当洪水季节,由于峡口中的水位壅高,而出了峡谷后,河谷突然变宽,水位则骤然下降,于是在龙门形成明显的水位差,故有“龙门三跌水”之说。沿袭相传的鲤鱼跳龙门的故

  • 颜真卿的生平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颜真卿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他的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颜体。那么,关于颜真卿这个人的故事,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颜真卿的生平故事,希望能帮到你。颜真卿的生平事迹颜真卿唐中宗景龙三年(公元709年)——唐德宗贞元元年(公元785年),终年77岁,琅邪临沂(山东临沂)人。字清臣。是

  • 话语的力量励志小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刺股悬梁战国时的苏秦,夜以继日地读书,实在太累了,就用锥子刺腿来使头脑清醒;汉代的孙敬,为了防止读书时瞌睡,便用一根绳子把自己的头发系在房梁上,只要一打磕睡就会被扯醒。这就是历史上“刺股悬梁”的故事。凿壁偷光晋朝的车胤、孙康、匡衡,家里都很穷,连点灯的油都买不起。夏天的晚上,车胤用纱布做成一个小口袋

  • 三幅春联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朱元璋送春联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酷爱对联,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常常鼓励臣下书写。有一年除夕,他传旨:“公卿士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初一日太祖微服出巡。看见交相辉映的春联感到十分高兴。当他行至一户人家,见门上没有春联,便问何故。原来主人是个杀猪的,正愁找不到人写春联。朱元璋当即挥笔写下了“双手劈

  • 体现杭州文化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良渚文化、吴越文化、南宋文化、西湖文化、运河文化、钱塘江文化……丝绸、茶叶、中医药、杭帮菜、金石篆刻、浙派古琴艺术等活态传承,杭州,就因千百年锻造而成的文化烙印,被世人所熟知。在这里,你能读出这个城市深邃、厚重、独特的灵魂和精神。这些都能体现出杭州独特的文化!杭州的文化特点,是经过了千百年的积累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