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有许多让人称道的故事:
书成换白鹅
王羲之认为养鹅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能从鹅的某些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有一天清早,王羲之和儿子王献之乘一叶扁舟游历绍兴山水风光,船到县禳村附近,只见岸边有一群白鹅,摇摇摆摆的模样,磨磨蹭蹭的形态。王羲之看得出神,不觉对这群白鹅动了爱慕之情,便想把它买回家去。王羲之询问附近的道士,希望道士能把这群鹅卖给他。道士说:“倘若右军大人想要,就请代我书写一部道家养生修炼的《黄庭经》吧!”王羲之求鹅心切,欣然答应了道士提出的条件。这就是“王羲之书成换白鹅”的故事。
答,楷书四大家颜真卿的故事:颜真卿自幼丧父,家境贫寒,但他勤奋好学,不懈练字,为了学习书法,颜真卿起初向褚遂良学习,后来又拜在张旭门下,张旭是唐代首屈一指的大书法家,各种字体都会写,尤其擅长草书,颜真卿在这位名师指点下,刻苦努力练就了一手好字,从而一举成名。
琴棋书画名人故事?
1、卓文君:卓文君(公元前175年公元前121年),原名文后,西汉时期蜀郡临邛(今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人,汉代才女。卓文君为蜀郡临邛的冶铁巨商卓王孙之女,姿色娇美,精通音律,善弹琴,有文名。卓文君与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的一段爱情佳话至今被人津津乐道。她也有不少佳作,如《白头吟》,诗中“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堪称经典佳句。
2、刘细君:西汉乌孙公主,名刘细君,其曾祖父即著名的汉景帝,汉武帝侄子江都王刘建之女。汉武帝为抗击匈奴,派人出使乌孙国,乌孙王愿与大汉通婚。于是,刘细君便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和亲公主。
3、班婕妤:班婕妤(公元前48年—公元2年),名不详,汉成帝刘骜妃子,西汉女作家,古代著名才女,是中国文学史上以辞赋见长的女作家之一。善诗赋,有美德。初为少使,立为婕妤。《汉书外戚传》中有她的传记。她也是班固、班超和班昭的祖姑。她的作品很多,但大部分已佚失。现存作品仅三篇,即《自伤赋》、《捣素赋》和一首五言诗《怨歌行》(亦称《团扇歌》)。
4、蔡文姬:蔡琰,字文姬,又字昭姬。生卒年不详。东汉陈留郡圉县(今河南开封杞县)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初嫁于卫仲道,丈夫死去而回到自己家里,后值因匈奴入侵,蔡琰被匈奴左贤王掳走,嫁给匈奴人,并生育了两个孩子。蔡琰同时擅长文学、音乐、书法。《隋书经籍志》著录有《蔡文姬集》一卷,但已经失传。现在能看到的蔡文姬作品只有《悲愤诗》二首和《胡笳十八拍》。
5、上官婉儿:上官婉儿(664年710年7月21日),复姓上官,小字婉儿,又称上官昭容,陕州陕县(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人,祖籍陇西上,唐代女官、诗人、皇妃。因祖父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十四岁时因聪慧善文为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全唐诗》收其遗诗三十二首。
6、薛涛:薛涛(约768~832年),字洪度,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女诗人,成都乐妓。16岁入乐籍,与韦皋、元稹有过恋情,恋爱期间,薛涛自己制作桃红色小笺用来写诗,后人仿制,称“薛涛笺”。脱乐籍后,终身未嫁。成都望江楼公园有“薛涛墓”。后人将薛涛与鱼玄机、李冶、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与卓文君、花蕊夫人、黄娥并称蜀中四大才女,流传至今诗作有90余首,收于《锦江集》。
7、花蕊夫人:后蜀主孟昶的妃子,也姓徐(一说姓费),封为慧妃,青城(今四川灌县)人,貌美如花蕊故称为“花蕊夫人”。相传孟昶降宋后,她被掳入宋宫,为宋太祖所宠。世传《花蕊夫人宫词》100多篇,其中确实可靠者90多首。
8、李清照:李清照,南宋著名词人,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女词人。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婉约派代表词人。早年生活安定,词作多写相思之情;丈夫赵明诚。金兵入侵后,赵明诚不久也去世,遭遇家破国亡巨变,颠沛流离,生活困顿。词作多感慨身世飘零。她还擅长书画,兼通音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