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郑国,战国末年韩国(今河南中西部一带)人,著名水工。公元前246年(韩桓惠王二十七年,秦王政元年),郑国奉桓惠王之命西去秦国,劝说秦王兴修水利工程,企图使秦国把注意力放在国内,无暇东顾。秦国采纳了郑国建议,并于当年开始凿泾水修渠。施工中秦王发现郑国来秦是韩王的“疲秦”之计,怒而欲杀郑国。郑国辩解说:“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汉书沟洫志》)秦王认为有理,命他继续修渠,渠道终于建成。《史记河渠书》载:郑国“凿泾水自中山西邸瓠口(今陕西泾阳西北仲山)为渠,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欲以溉田。”“渠就,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为纪念郑国的功绩,时人遂名该渠为郑国渠。这条渠道的经行地区,经郦道元考证,在《水经注沮水》中记称:“渠首上承泾水于中山西邸瓠口,……渠渎东径宜秋城北,又东径中山南,……又东径舍车宫南绝冶谷水。郑渠故渎又东径山南、池阳县故城北,又东绝清水,又东径北原下,浊水注焉,自浊水以上,今无人。……又东历原径曲梁城北,又东径太上陵南原下,北屈径原东,与沮水合。……沮循郑渠,东径当道城南,……又东径莲芍县故城北,……又东径粟邑县故城北,……其水又东北流,注于洛水也。”以今地而言,大致流经泾阳、三原、高陵、富平、蒲城等县。秦以后,此渠灌溉范围虽有缩小,但历代不绝,为关中地区的农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宋朝时候,有一回黄河发大水,冲断了河中府城外的一座浮桥。黄河两岸的八只大铁牛是拴住浮桥用的,也被大水冲走了,陷在河底的淤泥里。洪水退了,浮桥得重修。可是笨重的铁牛陷在河底,有哪个大力士能把它们一只一只捞起来呢?人们正在议论纷纷,一个和尚说:“让我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和尚先请熟悉水性的人潜到水底,摸清了八只铁牛沉在哪儿。然后让人准备了两只很大的木船,船舱里装满泥沙,划到铁牛沉没的地方。船停稳了,他再叫人把两只船并排拴得紧紧的,用结实的木料搭个架子,跨在两只船上。又请熟悉水性的人带了很粗的绳子潜到水底,把绳子的一头牢牢地拴住铁牛,绳子的另一头绑在两只大船之间的架子上。准备工作做好了。和尚请水手们一起动手,把船上的泥沙都铲到黄河里去。船里的泥沙慢慢地减少,船身慢慢地向上浮,拴住铁牛的绳子越绷越紧。船靠着水的浮力,把铁牛从淤泥里一点儿一点儿地向上拔。船上的泥沙铲光了,铁牛也离开了河底。和尚不急着把铁牛捞上船,而是让水手们使劲把船划到岸边,再让许多人一齐用力,把水里的铁牛拖上了岸。和尚用这样的办法,把八只笨重的铁牛,一只一只地拖了回来。这个和尚个叫怀丙,是当时出色的工程家。3。相传苏东坡在徐州任知府期间,黄河泛滥。一日傍晚,苏东坡沿黄河岸散步,为黄河泛滥所致民殇苦恼不已。突遇一红发黑脸壮汉。那装汉挑着一担水货,气喘须须地问苏东坡:“老爷,我是穿城而过还是绕城而过?”苏东坡尚在沉思,未听得他的讲说。那壮汉提高了嗓门,说:“老爷,我是穿城而过还是绕城而过?”苏府这才回过神来,忙答:“理应穿城而过,时天不作美,黄河溃堤,城中难保,你还是绕城而过吧。”那壮汉听此言,脸色突变,怒言:”你若舍得将你妹妹许配与我,我便绕城而过。”苏府听此言好不生气,想与那壮汉好生理论一番。但那壮汉挑起担子一路小跑,不多时便不见了踪影。苏府心思,此等无耻之人,不与他计较也罢。晚膳用毕,苏府心中焦急,乌云在徐州城上空徘徊已几天,始终不肯散去,如若再来一场狂雨,脆弱的河堤将顷刻瓦解。徐州城亦将永远消失。忽来一道灵光从苏府脑海中闪过,白天那个冒失的壮汉的面容在他眼前浮现。苏府思半天,越发感觉那壮汉不凡。其担子里挑着的水货都很怪,似乎已经死了好几天的鱼虾,但眼睛还都生生的张着,貌似非常有神。而且那壮汉为何无故要苏府将其妹许配于他,难道之为戏弄?苏东坡遂叫来小妹,共同商讨此事。小妹亦觉此事希奇。自黄河泛滥之日起,城里的居民大都逃难,集市更是无法开张。除了修堤的役工,连只飞鸟都很少见,怎会有人还不辞劳累挑着一担怪鱼去卖。两人论至半夜,也未谈出个所以然来。苏府天早还有公事,遂打发走小妹,熄灯卧眠。次晨,苏东坡与小妹来到黄河边上一处尚显坚固的堤坝上,远眺河面。天色阴沉,雾气笼罩着河面,往日滚滚的黄河今却像一潭死水,静的让人惊竦。浓雾中,苏妹仿佛看到远处河面上飘着一条小渔船,而且一胖一瘦两人正在下棋。苏妹心想此等天气怎会还有人会有这样的雅兴,虽与哥哥并肩而立,但心中还是不由得颤栗起来。遂叫起哥哥一同回府,苏府不肯,苏妹佯装咳嗽几声,苏府疑妹妹招了风寒,即叫起妹妹打道回府。哪知半路上,苏妹又见河上龙船挂彩,几个差人敲罗打鼓。而苏府则未见任何异状。苏妹想到昨日晚上哥哥诉其那壮汉要哥哥将自己许配于他,心中释然。那壮汉定是哪位仙人,拿着全城百姓之命要挟于她。若她不从,黄河之洪必定穿城而过,届时徐州古城将不复存在。苏妹问哥哥苏府:“我与徐州百姓之间让你做择,你择哪个?”苏府不知妹妹怎想,会有此一问,便说:“百姓与你兼得。”苏妹高声讲到:“今日有我没百姓,有百姓无我。哥哥请择!”苏府被妹妹的表情吓住,不知道怎样回答。苏妹大声喊道:“龙王爷要你将我许配于他,否则黄河之洪必将穿城而过,全城百姓的姓名都在他肩上挑担里,今日不可有我。哥哥自安,妹妹今日阳寿已尽,百姓民生,我须跳此江而亡!”说罢,苏妹一头扎进水中,随即不见了踪影。黄河之水立刻降了三尺。不多时云开雾散,七月艳阳再次当空高照。苏府悲痛之余看到此景,亦获些许安慰。后来,徐州百姓在苏妹当年跳江的地方建了一座苏姑庙,以此来纪念苏妹为徐州百姓做出的牺牲。并在其中塑了一尊苏姑像,让其饱食香火,以此来感激苏妹的大恩大德。黄河不再泛滥,沿岸美丽的风景成了老徐州散步游玩的好去处。今日,苏姑庙前人来人往,众多老年人在此吊嗓斗鸟,安享晚年。苏姑像面朝南方,俯览整座徐州城。徐州百姓在她的佑护下,生活美满幸福。
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急求关于黄河的历史人物故事。要简短的。
更多文章
请问:书法水平与人的知名度,什么更重要?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只要我喜欢,不管他是名人还是书法家。本人欣赏文人书。官当得再大,也应该有点儿自知之明;字写得再好,不过一个匠人而已。有很多的书法名人的故事都是非常的励志的哦,我们有空的时候可以看看。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书法名人励志小故事,供大家参阅!书法名人励志小故事篇1张旭是一位草书大家。他十分爱喝酒,经常喝得酩
谁能提供关于长江、黄河的资料、传说和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
大地干旱,一黄龙被打动,求玉帝,未同意,黄龙不忍,遂将自己身体放大,化作一条河,乃是黄河大禹治理黄河时有三件宝,一是河图;二是开山斧;三是避水剑。传说河图是黄河水神河伯授给大禹的。古时候,在华阴潼乡有个叫冯夷的人,不安心耕种,一心想成仙。他听说人喝上一百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化为仙体。于是就到处找水仙
杭州十大丝绸公司?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TOP1:都锦生,都锦生织锦形成于1921年,由我国著名爱国实业家都锦生先生独创。TOP2:万事利,万事利集团有限公司创办于1975年,经过43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一家以丝绸文化创意为主业的现代化企业集团。中国电商丝绸第一大品。TOP3:达利发“达利发”是达利丝绸(浙江)有限公司旗下品牌TOP4:丝艺
王羲之练书法的故事100字左右?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史百科
王羲之,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王羲之13岁那年,偶然发现他父亲藏有一本《说笔》的书法书,便偷来阅读。他父亲担心他年幼不能保密家传,答应待他长大之后再传授。没料到,王羲之竟跪下请求父亲允许他现在阅读,他父亲很受感动,终于答应了他的要求。王羲之练习书法很刻苦,甚至连吃饭、走路都不放过,真是
四年级书法作文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书法作文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四年级书
与《丝绸之路》相关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
玄奘取经,他就是沿着丝绸之路一路向西,最终到达印度,取得真经。班超平定西域,使堵塞的丝绸之路重新畅通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简称丝路,通常是指欧亚北部的商路,与南方的茶马古道形成对比,西汉时张骞和东汉时班超出使西域开辟的以洛阳为起点,也有说以西安为起点。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时,
杭州是诗文化的发源地?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杭州是吴越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其中主要代表性的独特文化有良渚文化、丝绸文化、茶文化、以及流传下来的许多故事传说成为杭州文化代表。杭州市,简称杭,浙江省省会,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是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金融中心,中国七大古都之一,中国重要的电子
丝绸之路的故事100字左右?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控制着河西走廊及哈密一带,中亚一带则被控制在自称为成吉思汗后裔的铁木尔帝国手中,铁木尔一生征战,建立了一个东起中国北部边境,南抵印度北部,西至小城邦国家,北至俄国南部的大帝国。铁木尔王朝热心于建设华丽的建筑,表现了对学识和艺术的深刻理解,首都撒马尔汗就是集东西方文化之大成之
柳公权事迹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
柳体字的特点:柳公权的书法与颜真卿齐名,并称颜柳、柳体字的特点是棱角分明,骨力刚劲,具有疏朗开阔,清秀方整的风采;所以与颜真卿的书法合称颜筋柳骨。1、写诗助人唐武宗曾长时间对一名宫中女官生气,后来把她召来,对柳公权说:“朕对这个人很不满意,如果能得到学士你的一篇作品,朕就不怪罪她了。”于是把御案上的
米芾的书法故事20字左右?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米芾教人练字的故事在书法方面,米芾还有一个故事呢,据说米芾小时候家里很贫苦,但是他的父母见他很喜欢写字,就把他送到学校读书,可米芾读了三年的书,学业却一点都没有长进。有一天,他听说有一名写字非常好的秀才要从学校旁边路过去赶考,他便去找秀才,想让秀才教他写字,秀才说要让米芾买他的纸,而且他的纸非常贵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