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们根据考古学的发现推测,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中期,中国便开始了养蚕、取丝、织绸了。到了商代,丝绸生产已经初具规模,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有了复杂的织机和织造手艺。在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几乎所有的地方都能生产丝绸,丝绸的花色品种也丰富起来,主要分为绢、绮、锦三大类。锦的出现是中国丝绸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把蚕丝优秀性能和美术结合起来,丝绸不仅是高贵的衣料,而且是艺术品,大大提高了丝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影响是很深远的。到了秦汉时期,丝织业不但得到了大发展,而且随着汉代中国对外的大规模扩展影响,丝绸的贸易和输出达到空前繁荣的地步。贸易的推动使得中原和边疆、中国和东西邻邦的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从而形成了著名的丝绸之路。这条路从古长安出发,经甘肃、新疆一直西去,经过中亚、西亚,最终抵达欧洲。
丝织品的起源?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饲养家蚕、缫丝织绸的国家。丝绸与中国古代文明中的四大发明一样,都产生过世界性的影响,作为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载体,丝绸起源一直以来就是许多研究者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
关于丝绸的起源,古代史籍中记载颇多,据《通鉴纲目外记》载,黄帝妃嫘祖“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而天下无皴瘃之患,后世祀为先蚕”。《易系辞下》记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孔颖达《疏》云:“垂衣裳者,以前衣皮,其制短小,今衣丝麻布帛,所作衣裳,其制长大,故云垂衣裳也。”
结合仰韶时代的最新考古发现,目前有研究认为,中国丝绸的起源时间可能在黄帝时代,丝绸之源在郑州。
丝绸之路是谁开辟的,为什么叫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古代连接中西方的商道。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一般多指陆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最早起源于2000年前的西汉时期。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由张骞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由于这条路上主要贩运的是中国的丝绸。因此这条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西域交通道路被命名为“丝绸之路”。传统的丝绸之路,起自长安,经中亚国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到达地中海,以罗马为终点。经过几个世纪不懈的努力,进一步把丝绸之路延伸到地中海西岸和今亚美尼亚。它是一条中国古代经过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交往的通道。这条通道被认为是连结亚欧大陆的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路。佛教第一次传入中国,也始于丝绸之路。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将其作为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2014年,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陆上丝绸之路的东段“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而成功申遗的项目。丝绸之路是张骞开辟的,最初是张骞出使西域。之所以叫做丝绸之路,是因为最初这是一条商道,将中国的商品运往世界各地,而当时最普遍的中国商品便是丝绸,所以又称丝绸之路。龙哥作为曾在中国西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城市工作多年的经历,《龙哥游天下》自媒体将在春节前后陆续介绍丝路各段上的重要旅游城市、旅游景区景点及沿途美食美景。敬请关注《龙哥游天下》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