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有没有关于王羲之小时候的励志小故事?

有没有关于王羲之小时候的励志小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60 更新时间:2024/2/3 7:01:38

王羲之吃墨》被后人称为“书圣”的王羲之,小的时候是一个呆头呆脑的孩子,每天都带着自己心爱的小鹅悠悠逛逛。王羲之每天刻苦练字,却被老师卫夫人称作是死字,王羲之很是苦恼,在小鹅的发下,王羲之在书房写成了金光灿灿的“之”字,但却误将馒头沾墨汁吃到了嘴里,留下了王羲之吃墨的故事。

王羲之书法故事5篇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古往今来,均以毛笔书写汉字为主,至于其他书写形式,如硬笔、指书等,其书写规律与毛笔字相比,并非迥然不同,而是基本相通。这次我给大家整理了王羲之书法故事,供大家阅读参考。

更多故事相关内容推荐↓↓↓

古代历史人物传奇故事

唐朝著名历史故事

十二生肖民间故事传说

古代妖怪故事传说

简短早会激励小故事

王羲之书法故事一

王羲之教子习书法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自幼聪明好学,在书法上专工草书隶书,也善画画儿。他七八岁时始学书法,师承父亲。有一次,王羲之看献之正聚精会神地练习书法,便悄悄走到背后,突然伸手去抽献之手中的毛笔,献之握笔很牢,没被抽掉。父亲很高兴,夸赞道:“此儿后当复有大名。”小献之听后心中沾沾自喜。还有一次,羲之的一位朋友让献之在扇子上写字,献之挥笔便写,突然笔落扇上,把字污染了,小献之灵机一动,一只小牛栩栩如生于扇面上。再加上众人对献之书法绘画赞不绝口,小献之滋长了骄傲情绪。献之的父母看此情景,若有所思……

一天,小献之问母亲郗氏:“我只要再写上三年就行了吧?”妈妈摇摇头。“五年总行了吧?”妈妈又摇摇头。献之急了,冲着妈妈说:“那您说究竟要多长时间?”“你要记住,写完院里这18缸水,你的字才会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才会站得直立得稳。”献之一回头,原来父亲站在了他的背后。王献之心中不服,啥都没说,一咬牙又练了5年,把一大堆写好的字给父亲看,希望听到几句表扬的话。谁知,王羲之一张张掀过,一个劲地摇头。掀到一个“大”字,父亲现出了较满意的表情,随手在“大”字下填了一个点,然后把字稿全部退还给献之。

小献之心中仍然不服,又将全部习字抱给母亲看,并说:“我又练了5年,并且是完全按照父亲的字样练的。您仔细看看,我和父亲的字还有什么不同?”母亲果然认真地看了3天,最后指着王羲之在“大”字下加的那个点儿,叹了口气说:“吾儿磨尽三缸水,惟有一点似羲之。”

献之听后泄气了,有气无力地说:“难啊!这样下去,啥时候才能有好结果呢?”母亲见他的骄气已经消尽了,就鼓励他说:“孩子,只要功夫深,就没有过不去的河、翻不过的山。你只要像这几年一样坚持不懈地练下去,就一定会达到目的的!”

献之听完后深受感动,又锲而不舍地练下去。功夫不负有心人,献之练字用尽了18大缸水,在书法上突飞猛进。后来,王献之的字也到了力透纸背、炉火纯青的程度,他的字和王羲之的字并列,被人们称为“二王”。

王羲之书法故事二

王羲之天台山拜师

王羲之在兰亭修禊之前来到天台山,被神奇秀丽的天台山风景吸引住了,便在华顶住了下来。他尽情欣赏日出奇观和云涛雾海,这些山光胜景使他的书法也得到润色。他不停地练字,不停地洗笔洗砚,竟把一个澄澈清碧的水池都染黑了墨池就是这样得名的。

有一天夜里,王羲之在灯下练字,练呀练呀,白纸写了一张又一张,铺得满地都是。夜深了他还逐个字逐个字细看着,思考着。对自已所写的字,他还不满足,又看又练,实在练得太疲倦了,握着笔伏在案上。忽然,一阵清风过处,一朵白云飘然而至,云朵上有位鹤发银髯的老人,笑呵呵地看着他说:“你的字写得不错呀!”

“哪里,哪里!”王羲之一边让坐,一边谦虚地回答。他见这位老人仔仔细细地观看自已写得字,便请教说:“老丈啊,请您多多指正。”

老人见王羲之一片诚心,说道:“你伸过手来。”

王羲之心里纳闷,老人要做什么呢?他见老人一本正经,不像开玩笑,便慢慢地伸了过去。老人接过笔,笑容可掬地说:“我看你诚心诚意学写字,让你领悟一个笔诀,日后自有作用。”老人说完,在王羲之的手心上写了一个字,然后点点头说:“你会更快进步起来的。”说罢去了。王羲之急忙喊道:“先生家居何处?”只听空中隐隐约约地传来一声:“天台白云……”

王羲之一看手心是个“永”字,他比呀划呀,写呀练呀,终于领悟了:横竖勾,点撇捺,方块字的笔划和架子结构的诀窍,都体现在这“永”字上。白云先生授的真是好笔诀!此后,王羲之练得更勤奋了,他的书法也更加洒脱了,奇妙了。

以后,王羲之回到绍兴,与文友在兰亭欢聚时,挥笔写下了千古流传的书法珍宝《兰亭集序》。王羲之念念不忘天台山白云先生的“永”字笔诀,诚心诚意地写了一部《黄经洞》,放在山顶一个突兀峭险的岩洞里,后人就叫它“黄经洞”。今天,有些胆大的旅游者,还要爬上黄经洞看一看,是不是洞里还藏着王羲之的《黄庭经》呢!

王羲之书法故事三

王羲之书竹扇

王羲之是我国东晋时的大书法家。他出身士族,加上他的才华出众,朝廷中公卿大臣都推荐他做官。他做过刺史,当过右军将军(人们也称他王右军)。

王羲之从小喜爱写字。据说平时走路的时候,也随时用手指比划着练字,日子一久,连衣服都划破了。经过勤学苦练,王羲之的书法越来越有名。当时的人都把他写的字当宝贝看待。

据说有一次,王羲之到一个村子去。有个老婆婆拎了一篮子六角形的竹扇在集上叫卖。那种竹扇很简陋,没有什么装饰,引不起过路人的兴趣,看样子卖不出去了,老婆婆十分着急。

王羲之看到这情形,很同情那老婆婆,就上前跟她说:“你这竹扇上没画没字,当然卖不出去。我给你题上字,怎么样?”

老婆婆不认识王羲之,见他这样热心,也就把竹扇交给他写了。

王羲之提起笔来,在每把扇面上龙飞凤舞地写了五个字,就还给老婆婆。老婆婆不识字,觉得他写得很潦草,很不高兴。

王羲之安慰她说:“别急。你告诉买扇的人,说上面是王右军写的字”

王羲之一离开,老婆婆就照他的话做了。集上的人一看真是王右军的书法,都抢着买。一箩竹扇马上就卖完了。

王羲之书法故事四

十八缸水

书法家“二王”是指我国晋朝时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和他的儿子王献之。

王羲之从小学习书法,七岁就写得一手好字。成年后他仍然刻苦练习书法,即使闲坐时,也常常用指头在膝盖比拟点画,时间长了,裤子都被磨得破损了。王羲之还虚心向别人学习,博采众长,成为我国历史上鼎鼎有名的书法家,人称“书圣”。

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七岁开始学习书法,几年后自认为已经写得一手好字,便在父亲前面炫耀,想得到几句赞词。谁知父亲却显出不屑一顾的神情,然后指着家里的十八只大水缸说:“要想写出像样的字,你得写干这十八缸水。”后来,王献之经过长年累月的练习,十八缸水写完了,他的字大有长进,终于成了年轻有为的书法家。他与父亲王羲之被后人合称“二王”。

王羲之书法故事五

王羲之写春联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有一年从山东老家移居到浙江绍兴,此时正值年终岁尾,于是王羲之书写了一付春联,让家人贴在大门两侧。对联是:

“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

可不料因为王羲之书法盖世,为时人所景仰,此联刚一贴出,即被人趁夜揭走。家人告诉王羲之后,王羲之也不生气,又提笔写了一付,让家人再贴出去。这付写的是:

“莺啼北里,燕语南郊。”

谁知天明一看,又被人揭走了。可这天已是除夕,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眼看左邻右舍家家户户门前都挂上了春联,惟独自己家门前空空落落,急得王夫人直催丈夫想个办法。

王羲之想了想,微微一笑,又提笔写了一付,写完后,让家人先将对联剪去一截,把上半截先张贴于门上: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夜间果然又有人来偷揭。可在月色下一看,见这付对联写得太不吉利。尽管王羲之是书法名家,可也不能将这付充满凶险预言的对联取走张挂啊。来偷揭的人只好叹口气,又趁夜色溜走了。

初一早晨天刚亮,王羲之即亲自出门将昨天剪下的下半截分别贴好,此时已有不少人围观,大家一看,对联变成:

“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

众人看了,齐声喝彩,拍掌称妙。

王羲之书法故事相关文章:

★关于王羲之书法故事5篇

★著名书法小故事5篇

★关于著名书法小故事5篇

★关于古代书法家故事5篇

★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故事

★王羲之的故事

★关于书法家王羲之的故事

★王羲之书法典故介绍

★王羲之的故事有哪些

★书法家王羲之的故事有哪些

var_hmt=_hmt||[];(function(){varhm=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hm.src=;vars=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s);})();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王羲之练书法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史百科

    王羲之练书法的故事王羲之,字逸少,曾官居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生于公元303年,卒于穆帝升平五年,即公元361年,终年59岁。其所处时代正是战乱纷飞、政治黑暗之时。因与权贵王述不睦,故辞官誓墓,终老东土。酷爱书法,苦练成才王羲之自幼酷爱书法,几十年来契而不舍地刻苦练习,终于使他的书法艺术达

  • 关于黄河的英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神话传说:大禹治理黄河时有三件宝,一是河图;二是开山斧;三是避水剑。传说河图是黄河水神河伯授给大禹的。古时候,在华阴潼乡有个叫冯夷的人,不安心耕种,一心想成仙。他听说人喝上一百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化为仙体。于是就到处找水仙花。大禹治理黄河之前,黄河流到中原,没有固定的河道,到处漫流,经常泛滥成灾。地

  • 王曦之有什么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竹扇题字据说有一次,王羲之路过山阴城(今绍兴)的一座桥。有个老婆婆拎了一篮子六角形的竹扇在集上叫卖。那种竹扇很简陋,没有什么装饰,引不起过路人的兴趣,看样子卖不出去了,老婆婆十分着急。王羲之看到这情形,很同情那老婆婆,就上前跟她说:“你这竹扇上没画没字,当然卖不出去。我给你题上字,怎么样?”老婆婆不

  • 齐白石擅长画花鸟虫鱼,还是世界文化名人,不知其书法水平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谢谢你的提问。齐白石的书法,作为画家来说,已经属于上乘之作了。齐白石是一个诗书画印俱佳的艺术家。如果书法不能达到画家中的上乘之作,也不能称为“诗、书、画、印”四绝的艺术家。要知道成为一个文人画家是很难的,难度就在于要达到“诗、书、画、印”四绝,最起码要达到诗、书、画三绝。那么,我们所谓的画家书法的上

  • 阿诗玛的传说简介50字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阿诗玛使用口传诗体语言,讲述或演唱阿诗玛的故事。阿诗玛的原形态是用撒尼彝语创作的,是撒尼人民经过千锤百炼而形成的集体智慧结晶,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它主要流传于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彝族撒尼人聚居区,分为南北两个大同小异的流派。《阿诗玛》源远流长。主体思想阿诗玛共十三章,各章以塑造阿诗玛这一人物形象为中心

  • 介绍长江黄河,和有关的诗句,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咏怀【魏晋】阮籍湛湛长江水,上有枫树林。皋兰被径路,青骊逝。远望令人悲,春气感我心。三楚多秀士,朝云进荒淫。朱华振芬芳,高蔡相追寻。一为黄雀哀,泪下谁能禁。得行简书闻欲下峡先以此寄【唐】白居易朝来又得东川信,欲取春初发梓州。书报九江闻暂喜,路经三峡想还愁。潇湘瘴雾加餐饭,滟预惊波稳泊舟。欲寄两行迎尔

  • 文言文《王羲之学写字》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

  • 关于长江黄河的文章急用!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

  • 与长江黄河有关的诗句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长江:咏怀【魏晋】阮籍湛湛长江水,上有枫树林。皋兰被径路,青骊逝。远望令人悲,春气感我心。三楚多秀士,朝云进荒淫。朱华振芬芳,高蔡相追寻。一为黄雀哀,泪下谁能禁。得行简书闻欲下峡先以此寄【唐】白居易朝来又得东川信,欲取春初发梓州。书报九江闻暂喜,路经三峡想还愁。潇湘瘴雾加餐饭,滟预惊波稳泊舟。欲寄两

  • 被称为“明星学者”的易中天,其书法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

    正所谓天下人品天下事,这不,你品完“三国”,就有人品你书法。鸡蛋里面挑骨头的大有人在。书法,什么样的字能称得上书法。标准是什么?别动不动就要拿王羲之书法说事,真正能看懂王羲之的字,真正能从王羲之的书法中品读欣赏出东西的又有几人。易中天的字是拿出来做展览吗?是拿出来标价拍卖吗?既然不是那又何必上纲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