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曹操的书法水平如何?褒谷石刻十三品中的“衮雪”二字到底是不是他书写?

曹操的书法水平如何?褒谷石刻十三品中的“衮雪”二字到底是不是他书写?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394 更新时间:2024/2/3 7:01:43

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他的书法水平很高,从留存后世的“滚雪”二字可以看出曹操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曹操在征汉中时,写在石门南褒河一块大石上的衮雪二字,书体为汉隶大字,现收藏于陕西汉中市博物馆。衮雪二字形容河水冲击石块,水花四溅,犹如滚动之雪浪,故云衮雪,为书法之珍品。此拓片现收藏于洛阳碑志拓片博物馆。此字石碑并现于曹操故里安徽省亳州市曹操底下运兵道。

传说建安二十年(公元二一五年)七月,曹操于阳平关(今勉县)打败张鲁兄弟之后,曾在汉中停留五个多月,为洗尘赏景,游览了褒谷的大好风光。这一天,风和日丽,天高气爽,野花飘香。曹操带领文官武将,侍从三十多名,经花村(现河东店),沿峡谷,乘舟溯河而上,直奔石门。在这里,人们尽情的观赏了如锦似画的山水。上游,滔滔褒水一泻而下,巨浪如一头凶恶的雄狮,向河中阻挡它前进的巨石撞来,顿时银花四溅,水星翻飞,雨雾空蒙,云蒸霞蔚,气象万千,那溅入空中的水珠,又如雪花轻摇漫舞的飘然而落。

曹操被这种大自然的神奇造化所吸引,不由得心荡神怡,豪情满怀,触景生情,顿时诗兴大发。停立船头,激奋昂扬,气势磅礴,索来文房四宝,奋笔疾书衮雪二字以比喻之。

曹操题字,文武争看。大家虽然早巳看出了衮字少了三点水,各自内心思虑,面面相觑,默默无语。这时一侍从挤到前边,不知高低的问道:

丞相大人,字写的苍劲有力,别具一格,但……。

说下去。

但……但是'衮'字缺……

缺什么?缺三点水是不是?曹操用手一指滚滚激流,这不是水吗?

在场的文官武将,这才如梦初醒,恍然大悟,不由得哈哈大笑。从这起,后人就把这一故事编成顺口溜:狂涛巨浪流石边,'衮'字旁边不用点。这衮字的写法从此一代传一代,直至今天。

在今陕西汉中衮雪本为滚雪,衮,气势磅礴,充满刚毅,好似一个象形字,上边三点一口似水花,下边,一撇一捺一竖钩,三钩均朝上翘起,像湍急的水流,给人以张扬、不羁、活拨、沸腾、激荡、舞动的阳刚之气。雪字平和、内秀、收敛、平静、朴实、飘飘洒洒,柔情万种,合二为一,阳刚而不失柔美。

谢谢邀请!曹操的书法水平十分了得!“衮雪”二字写得雄浑厚重,大气磅礴,既彰显曹操本人的性格,也表现出曹操深厚的书法功底!

曹操的汉隶底子深厚,“雪”字的处理是在汉隶的基础上有创新的。“衮”字的处理也很有特点,特别是对主笔的处理,用笔老辣,更显得灵动飘逸,恰到好处。

以上为个人观点,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如果各位网友对此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和评论!

神笔王铎的书法,有哪些特色?

王铎说:书不参通古碑,书法终不古,为俗笔多也。对于学习行书,他说:书不宗晋,终入野道。

(王铎赠汤若望诗册)

王铎的书法创新意念来源于对传统的继承,他的行书构架有很浓的米味。对米芾的书法己经到了顶礼膜拜的地步。在《跋米芾吴江舟中诗卷》中,他写道:米芾书本羲、献,纵横飘忽,飞仙哉!深得《兰亭》法,不规规摹拟,予为焚香寝卧其下。

由于王铎对米芾的行草书有很深的研究、勤奋的学习。所以也有米芾行草书那种气势雄壮、行动迅速、沉着痛快、纵横飘忽,犹如飞仙一样的韵味。

(王铎赠汤若望诗册)

王铎行草书法风格受米芾影响较大,但又有自己的特色。在方折用笔和墨法上更夸张。

以其《赠汤若望诗册》为例,在结构上动态强烈、险绝、字的大小对比强,字距变化多。力量感足、气势足、节奏动荡,有震憾人心的艺术魅力。

(王铎赠汤若望诗册)

此帖在章法属跌宕类。竖行字的轴中线摆动,行距字距都有疏密变化,如岩松戏崖。作品中的多处大片留白也达到了虚实相生,有透气感的效果。

(王铎赠汤若望诗册)

用涨墨法写的字分布均匀,错落有致,每行中不超过三个。也给作品中的虚实效果增色。

在雄强风格的行草作品中,并不是每一个字、每一笔画都要写得很粗重。粗细、大小相间。互为衬托,更显其大、更显其重、更显其厚、更显其强。

(王铎赠汤若望诗册)

王铎行草书的雄强风格也汲取了颜真卿的一些特点。如宽博舒朗的空间、老辣敦厚的线条、雄浑大气的气势。

(王铎赠汤若望诗册)

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当王铎的作品传到日本时,轰动了日本书界,备受日本书界推崇。得到了高度重视,还专门成立了王铎书法研究会。

(王铎赠汤若望诗册)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

简单介绍一下王铎(15921652)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十樵、痴庵、痴仙道人。王铎博学好古,工诗文。诗文书画皆有成就,书法尤其独具特色,世称“神笔王铎”,这评价可是相当高了,我们只听说过“神笔马良”的故事,莫非书法家王铎也有一支神笔,那么王铎的书法有哪些特色呢?

王铎擅长行草,主要得力于钟繇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米芾等各家,真可谓“集百家之所长”啊,学米芾有乱真之誉,笔法大气、劲健洒脱,淋漓痛快,跌宕出奇,表现了撼人心魄的雄浑气势,一扫明末清初盛行的以董其昌为代表的纤秀书风,独出新意,

曾有名人这样评价“元章(米芾)狂草尤讲法,觉斯(王铎)则全讲势,魏晋之风轨扫地矣,然风樯阵马,殊快人意,魄力之大,非赵、董辈所能及也”。王铎在明代遗民眼中是行径可鄙的贰臣,故许多人对他的人品常有微词,但这不能抹杀他在书法上取得的创新性成就,

在欣赏王铎的草书《唐诗卷》时,很容易被其浩浩荡荡、奔腾不已的气势所感染。其书字形忽大忽小,左右欹侧,富有动感,点画沉着坚实而又气息酣畅,每行数字或一字不等,其墨色枯润相间,形成白疏黑密的艺术效果,有鲜明的节奏感,精美与野率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虽为乱头粗服的大写意,却浑然一体,不失法度,整体连绵不绝,气贯长虹。清代姚鼐所评“王铎草书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骐骥。”王铎的书风以较为渊深的内涵和新奇的形式美在近当代书法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古代书法家的小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肖显拜师传说明朝书法家肖显少儿时,同村里好书的孩子们聚在一起作“写大字比赛”。有一位砍柴的老爷爷路过这里,见他们写字,便放下柴担走近前来观看。肖显手举着自己书写的“天下第一”条幅让砍柴老人看,老人说:“这字写得并不好,怎么能称得上第一呢?”肖显不服气地说:“那就请您写字,让我们开开眼界如何?”老人便

  • 大书法家勤学苦学练的故事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

    王羲之自幼酷爱书法,几十年来契而不舍地刻苦练习,终于使他的书法艺术达到了超逸绝伦的高峰,被人们誉为书圣。王羲之13岁那年,偶然发现他父亲藏有一本《说笔》的书法书,便偷来阅读。他父亲担心他年幼不能保密家传,答应待他长大之后再传授。没料到,王羲之竟跪下请求父亲允许他现在阅读,他父亲很受感动,终于答应了他

  • 王羲之还有其他书法家有哪些著名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书法家的故事特别多,像王羲之,王献之,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赵孟等等书法大家都有她们自己的故事,特别的精彩,这里不一一来讲,我说两个经典的,其他的也很精彩。讲一个王羲之的。王羲之奋笔疾书,练字时废寝忘食,其母亲多次叫他来吃饭,都因为忙着练字而忘记了。他妈妈没有办法,只好叫书童把弄好的粑粑和饭菜端去

  • 有没有关于王羲之小时候的励志小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王羲之吃墨》被后人称为“书圣”的王羲之,小的时候是一个呆头呆脑的孩子,每天都带着自己心爱的小鹅悠悠逛逛。王羲之每天刻苦练字,却被老师卫夫人称作是死字,王羲之很是苦恼,在小鹅的启发下,王羲之在书房写成了金光灿灿的“之”字,但却误将馒头沾墨汁吃到了嘴里,留下了王羲之吃墨的故事。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

  • 王羲之练书法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史百科

    王羲之练书法的故事王羲之,字逸少,曾官居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生于公元303年,卒于穆帝升平五年,即公元361年,终年59岁。其所处时代正是战乱纷飞、政治黑暗之时。因与权贵王述不睦,故辞官誓墓,终老东土。酷爱书法,苦练成才王羲之自幼酷爱书法,几十年来契而不舍地刻苦练习,终于使他的书法艺术达

  • 关于黄河的英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神话传说:大禹治理黄河时有三件宝,一是河图;二是开山斧;三是避水剑。传说河图是黄河水神河伯授给大禹的。古时候,在华阴潼乡有个叫冯夷的人,不安心耕种,一心想成仙。他听说人喝上一百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化为仙体。于是就到处找水仙花。大禹治理黄河之前,黄河流到中原,没有固定的河道,到处漫流,经常泛滥成灾。地

  • 王曦之有什么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竹扇题字据说有一次,王羲之路过山阴城(今绍兴)的一座桥。有个老婆婆拎了一篮子六角形的竹扇在集上叫卖。那种竹扇很简陋,没有什么装饰,引不起过路人的兴趣,看样子卖不出去了,老婆婆十分着急。王羲之看到这情形,很同情那老婆婆,就上前跟她说:“你这竹扇上没画没字,当然卖不出去。我给你题上字,怎么样?”老婆婆不

  • 齐白石擅长画花鸟虫鱼,还是世界文化名人,不知其书法水平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谢谢你的提问。齐白石的书法,作为画家来说,已经属于上乘之作了。齐白石是一个诗书画印俱佳的艺术家。如果书法不能达到画家中的上乘之作,也不能称为“诗、书、画、印”四绝的艺术家。要知道成为一个文人画家是很难的,难度就在于要达到“诗、书、画、印”四绝,最起码要达到诗、书、画三绝。那么,我们所谓的画家书法的上

  • 阿诗玛的传说简介50字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阿诗玛使用口传诗体语言,讲述或演唱阿诗玛的故事。阿诗玛的原形态是用撒尼彝语创作的,是撒尼人民经过千锤百炼而形成的集体智慧结晶,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它主要流传于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彝族撒尼人聚居区,分为南北两个大同小异的流派。《阿诗玛》源远流长。主体思想阿诗玛共十三章,各章以塑造阿诗玛这一人物形象为中心

  • 介绍长江黄河,和有关的诗句,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咏怀【魏晋】阮籍湛湛长江水,上有枫树林。皋兰被径路,青骊逝。远望令人悲,春气感我心。三楚多秀士,朝云进荒淫。朱华振芬芳,高蔡相追寻。一为黄雀哀,泪下谁能禁。得行简书闻欲下峡先以此寄【唐】白居易朝来又得东川信,欲取春初发梓州。书报九江闻暂喜,路经三峡想还愁。潇湘瘴雾加餐饭,滟预惊波稳泊舟。欲寄两行迎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