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小故事】
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词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刻字者把木板削了一层又一层,削进三分深度才见底,木工惊叹王羲之的笔锋力度竟能入木三分。成语“入木三分”就是王羲之的故事。
2、欧阳询:唐朝著名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代表作《皇甫诞碑》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
【小故事】
有一次欧阳询骑马外出,偶然在道旁看到晋代书法名家索靖所写的石碑。他下马观赏,赞叹多次,而不愿离去,干脆铺上毡子坐下反复揣摩,最后竟在碑旁一连坐卧了三天才离去。
古代著名的书法家和他们的故事?
1、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小故事】
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词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刻字者把木板削了一层又一层,削进三分深度才见底,木工惊叹王羲之的笔锋力度竟能入木三分。成语“入木三分”就是王羲之的故事。
2、欧阳询:(557年一641年),唐朝著名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代表作《皇甫诞碑》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
【小故事】
有一次欧阳询骑马外出,偶然在道旁看到晋代书法名家索靖所写的石碑。他下马观赏,赞叹多次,而不愿离去,干脆铺上毡子坐下反复揣摩,最后竟在碑旁一连坐卧了三天才离去。
王羲之入木三分故事?
王羲之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书法家,在历史上享有很高的评价,被后人称为“书圣”。王羲之的字写得这样好,固然与他的天资有关系,但最重要的还是由于他的刻苦练习。
东晋明帝有一次要到京都建康北郊覆舟山祭祀土地神,让王羲之把祭文写在木制祝板上,再派人雕刻。这个人先用刀削木板,发现王羲之的墨迹竟渗进木板深处,直到剔去三分厚才见白底。笔力非常雄厚,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引得刻者连连惊叹:“竟入木三分!”
这件事情可是轰动了整个京城,“入木三分”也就成了人人皆知的成语了。于是,后来的人便根据这段故事的情节,直接把“入木三分”,用来形容人们写文章,或者是说话的内容非常深刻。
有一年冬天,皇帝将举行北郊的祭祀时,令王羲之在新的祝版上书写祭祀的祝祷文。当工人接着要削板时,发现王羲之的笔迹竟然入木三分,其遒劲笔力赫然可见。
还有一个类似的例子。明代沈德符说,韩宗伯藏着王羲之的真迹曹娥碑。字写在绢素上,年代久了,绢素稍黯,字迹也淡了。然而,细视端详时,可以发现笔意透出绢外,神采奕然,乃知古人说王羲之的字入木三分,一点也不假!
这就是“入木三分”成语的来处,本是形容王羲之的书法笔力遒劲,后人借来比喻评论深刻中肯,或是描写精到生动。“入木三分”,是扎扎实实的突破表层深入内里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