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著名画家米芾小时家境不富裕,花学费在私塾学写字三年亦长进不大。一日,他听说有位路过村里的赶考秀才写字好就去请教。秀才翻看了米芾的临帖后说:“想要跟我学写字,有个条件,得买我的纸,可纸贵,五两纹银一张。”米芾心想哪有这样贵的纸,但出于学字心切,米芾一咬牙借来银子交给秀才。秀才递给他一张纸说:“回去好好写,三天后拿给我看。”回到家,米芾捧着这张用五两银子买来的纸,左看右看也不敢轻易使用。于是对照字帖,用没蘸墨水的笔在书案上划来划去,反反复复地琢磨,把一个一个的字印在心里。三天后,秀才来了,见米芾正坐在桌前,手握着笔,望着字帖出神呢,纸上竟滴墨未沾。便故作惊讶地问:“怎么还没写?”米芾如梦方醒,才想到三天期限已到,喃喃地说:“我怕弄废了纸。”秀才哈哈大笑,用扇子指着纸说:“好了,琢磨三天了,写个字给我看看吧!”米芾抬笔写了个“永”字。秀才一看,字写的遒劲潇洒,便故意问道:“你为什么三年学业不进,三天却能突飞猛进呢?”米芾想了想说:“因为这张纸贵,不敢像以前那样随便写来,而是先用心把字琢磨透了再写。”“对!”秀才说:“学字不光是动笔,还要动心,不但要观其形,更要悟其神,心领神会,才能写好。”说完,挥笔在“永”字后面添了七个字:(永)志不忘,纹银五两。又从怀里掏出那五两银子还给米芾,头也不回地走了。
颜骨赵姿指的是什么?谁的作品兼有二者之美?
“颜骨赵姿”中颜是指颜真卿,赵是指赵孟。其意是形容颜真卿和赵孟的书法特点。颜真卿是唐朝著名的书法家,擅长行书和楷书,尤其是他的正楷,庄重雄伟,他创作了“颜体”楷书,流传后世。颜真卿的楷书结构方正茂,下笔横轻竖重,笔力浑厚,字体挺拔雄劲。赵孟是南宋晚期到元代初期很有名的书法家,画家。他博学多才,能诗能文,也懂经济。开创了元朝的新画风,在书法上,最著名的是他的行书和楷书,还创立了“赵体”书法。他的书风结体严整、遒媚、秀逸,笔法非常圆熟。与颜真卿皆为“楷书四大家”。古代书法家非常多,最具有“颜骨赵姿”之美便是明朝的书法家董其昌。董其昌年少时的书法并不这么出名,是在他17岁参加官府的会考时,本来欣欣满满以为能考的第一名,但最终却因为他的字不好看而被判定为第二名。这件事激发了他决心要练好书法的决心,从此,董其昌苦练书法十多年,终于取得了不错的成就。董其昌在书法上,潜心研究各朝代知名书法家的书法作品,学习他们的书法技巧,从中吸取经验,总结提升,发掘新的书法技巧。融合各家所处并开创自己的特色。他的书法飘逸隽秀、整洁大气,观其书法有种行云流水的美感,受到世人的推崇。尤其是在康熙时期和乾隆时期,由于康熙和乾隆非常喜欢董其昌的字帖,时常观摩,对他非常赞赏,导致当时学子都以能写出董其昌的字为傲。他的代表作留存至今的有《草书诗册》、《容台文集》、《戏鸿堂帖》等。颜真卿、赵孟和董其昌都是我们古代著名的书画家。他们留存至今的作品仍然得到学者们的追捧,这足以说明作品文学价值之高。
关于艺术的故事,小学6年级口语交际8
颜真卿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为了学习书法,颜真卿起初向褚遂良学习,后来又拜在张旭门下。张旭是唐代首屈一指的大书法家,各种字体都会写,尤其擅长草书。颜真卿希望在这位名师的指点下,很快学到写字的窍门,从而一举成名。但拜师以后,张旭却没有透露半点书法秘诀。他只是给颜真卿介绍了一些名家字帖,简单地指点一下字贴的特点,让颜真卿临摹。有时候,他带着颜真卿去爬山,去游水,去赶集、看戏,回家后又让颜真卿练字,或看他挥毫疾书。转眼几个月过去了,颜真卿得不到老师的书法秘诀,心里很着急,他决定直接向老师提出要求。一天,颜真卿壮着胆子,红着脸说:“学生有一事相求,请老师传授书法秘诀。”张旭回答说:“学习书法,一要‘工学’,即勤学苦练;二要‘领悟’,即从自然万象中接受启发。这些我不是多次告诉过你了吗?”颜真卿听了,以为老师不愿传授秘诀,又向前一步,施礼恳求道:“老师说的‘工学’,‘领悟’,这些道理我都知道了,我现在最需要的是老师行笔落墨的绝技秘方,请老师指教。”张旭还是穿亥扁酵壮寂憋檄铂漏耐着性子开导颜真卿:“我是见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察笔法之意,见公孙大娘舞剑而得落笔神韵,除了苦练就是观察自然,别的没什么诀窍。”接着他给颜真卿讲了晋代书圣王羲之教儿子王献之练字的故事,最后严肃地说:“学习书法要说有什么‘秘诀’的话,那就是勤学苦练。要记住,不下苦功的人,不会有任何成就。”老师的教诲,使颜真卿大受启发,他真正明白了为学之道。从此,他扎扎实实勤学苦练,潜心钻研,从生活中领悟运笔神韵,进步很快,终成为一位大书法家,为四大书法家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