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钱塘江的传说故事

钱塘江的传说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045 更新时间:2024/2/3 6:28:15

涛落沙平箭空在钱射潮遗迹钱王因射潮筑塘,拓展杭州城,繁荣了杭州经济,而赢得了后人的崇敬和称颂。钱王射潮在杭州留下了不少遗迹和传说。据记载,吴越王射潮,箭所止处,曾立铁幢。古人便把附近的小河称为“铁幢浦”。宋代王安石写过一首《铁幢浦》诗:忆昨初为海上行,日斜来往看潮生;如今身是西归客,回首山川觉有情。清代许承祖也曾有一首《铁幢浦》诗:万弩排空雪浪摧,回天巨力挟风雷;井栏销蚀余威息,铁石分明示后来。两首诗风格虽然不同,咏的却同是铁幢浦。铁幢共立了三处。一在旧便门(在候潮门南)街东南小巷,一在旧荐桥门(今城头巷北口)外,一在利津桥(在候潮门外)北。幢用铁铸成,外形似箭,上端制成圆头如杵状,直径七八寸,露出地面约三尺余(一说七尺余)。立幢时,塘还未筑成,为防潮水冲荡,下端套了个铁轮,埋于土中,又用铁索穿幢杆,系于塘上和塘下的石楗上,以求稳固。潮来淹没幢顶,潮退幢又露出。南宋淳右八年(1248年)建亭覆盖。到了明代,前两处的幢已经湮没,只剩利津桥北的幢还在洼地里,可以辨认,但已为民房遮蔽,现已无迹。关于这些幢的用途,说法不一。有人说人为钱王射潮落下的箭或将用剩的箭分埋三处,并以幢顶为镞。所以把附近的巷称为铁箭巷(一说铁箭巷为钱王射潮之所)、直箭道巷、横箭道巷。还说箭可以摇动,但拔不出。若拔,则“龟目红”;若挖,则箭随挖随陷;若培土,则随培随上升,真可谓神奇!明代开国元勋刘基(伯温)曾赋《钱王铁箭歌》:“鸟夷遗魄拗余怒,欲取吴山入江去;雷霆劈地水群飞,海门扶胥没氛雾。英雄一怒天可回,肯使赤子随鲛鲐。指挥五丁发神弩,鬼物辟易腥风开。三百年来人事故,涛落沙平箭空在。……”;明晔《观潮》诗也有“铁箭事闻今犹在”之句。有人以为铁幢是用以观测潮水高低的水则,所以要分别在不同高度设置。还有人认为是用以标志落箭的地方,“以示镇压”。明代的徐一夔曾有专作辩。他以为,钱王射潮,射出的箭应已随潮而去。而且,钱虽是英雄,也不过“一时之精诚”,用的箭也未必不同于常人用的箭。所谓可摇而不可拔是因底下有铁轮之故,并非什么神奇。至于“夭拔则龟目红,其言尤谬”。据他判断,这些箭并非钱王用以射潮的箭,而是筑塘时用以观测潮水高低的水则。--------------------------------------------------------------------------------------------------

钱江潮与文化的关系

其实,潮汐的形成是由于太阳、月球等天体对地球的引力。钱塘江潮一天两次昼夜间隔12小时。但由于受月球和太阳引力的影响,涌潮的强弱也参之有规律地变化。在农历每月初一和十五前后,太阳、月亮和地球排列在一条线上,太阳和月亮的引力合在一起吸引着地球表面的海水,所以每月初一和十五左右的潮汐就特别大。汹涌壮观的钱塘潮,历来被誉为“天下奇观”。人们通常称这种潮为“涌潮”,也有的叫“怒潮”。涌潮现象,在世界一些河口处也有所见。如巴西的亚马逊河、法国的塞纳尔河等。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陕西这条800公里沿黄路,沿途景色优美,来此饱览母亲河风光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黄河像一条巨龙蜿蜒在中华版图之上,黄河的魅力也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会一二。2018年黄河旅游大会召开,评选出独具特色的黄河50景,这50景像一颗颗明珠散落在黄河两岸。起初我认为这50景应该就是50个黄河沿岸的景区,其实我理解狭隘了,其中这条沿黄观光路颠覆了我的认知,原来

  • 我国著名的书法家的故事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我国著名的书法家的故事:1、柳公权发奋练字的故事。有一天,柳公权和几个小伙伴举行“书会”。这时,一个卖豆腐的老人看到他写的几个字“会写飞凤家,敢在人前夸”,觉得这孩子太骄傲了,便皱皱眉头,说:“这字写得并不好,好像我的豆腐一样,软塌塌的,没筋没骨,还值得在人前夸吗?”小公权一听,很不高兴地说:“有本

  • 黄河历史是怎么样现在怎么?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黄河是历史伟大的中国母亲和,但是现在遭到的破坏较严重、希望对你有帮助。麻烦好评,谢谢原始农耕时代原始农耕一词,遵从教育部新发之历史课程标准,其《中华文明的起源》有一节内容为:“以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为例,简述中国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根据李根蟠等著《中国原始社会经济研究》一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

  • 中国文化兴盛的例子?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如春秋之际,为推动社会变革而兴起的“百家争鸣”,管夷吾改革政治,郑子产为国兴“谤政”,公孙鞅变法强秦,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丝绸之路。这条路不仅仅是连接亚欧大陆中国和欧洲的重要通道,更是文化交流的途径。那时候中国应该相当于当时世界上的超级大国,中国的茶叶、丝绸、器皿、各项技术在世界上当属一流。丝绸之路本

  •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与中国书法家联谊会会员有什么区?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这是两种形式,第一个是成员性质的,入会比较复杂,联谊会是在会员中组成的小团体。前者权威性最高,是国家为背景的这是两种形式,第一个是成员性质的,入会比较复杂,联谊会是在会员中组成的小团体。(2)告诉孩子中国历史书法家练字的故事,像汉代张芝临池学书,池尽墨;晋代王羲之写尽三缸墨等几把王羲之和他儿子王献之

  • 老师今天讲陕西省怕渭河水倒流冲了渭河平原,所以对于渭南的投资...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渭河流域概况渭河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的鸟鼠山,流经陇东高原、天水盆地、关中平原(宝鸡、咸阳、西安、渭南等重要城市和杨凌区),至潼关港口入黄河,共经甘肃、宁夏、陕西三省(区)26个县(市、区),干流全长818km,流域面积13.48万km2,其中陕西境内河长502.2km,西起宝鸡,东到潼关,南依秦岭,

  • 王羲之的故事有些什么事例?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王羲之是1600年前我国晋朝的一位大书法家,被人们誉为“书圣”,绍兴市西街戒珠寺内有个墨池,传说就是当年王羲之洗笔的地方。王羲之7岁练习书法,勤奋好学。17岁时他把父亲秘藏的前代书法论著偷来阅读,看熟了就练着写,他每天坐在池子边练字,送走黄昏,迎来黎明,写完了多多少少的墨水,写烂了多多少少的笔头,每

  • 书法家米芾的故事 练字的故事 为什么没有我找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宋代著名画家米芾小时家境不富裕,花学费在私塾学写字三年亦长进不大。一日,他听说有位路过村里的赶考秀才写字好就去请教。秀才翻看了米芾的临帖后说:“想要跟我学写字,有个条件,得买我的纸,可纸贵,五两纹银一张。”米芾心想哪有这样贵的纸,但出于学字心切,米芾一咬牙借来银子交给秀才。秀才递给他一张纸说:“回去

  • 丝绸之路上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抚摸着那段孟姜女哭倒的长城,看枯草在暮色中抖动秋天的根须,却在仰天一瞥时看到了远天的归鸿,我听到了昭君出塞时那凄婉的琵琶声,看到了苏武牧羊时紧握的汉使旌节;目睹了李广自刎前愤怒成一团燃烧的火焰。?心上有一堵斑驳的城墙,永远地横亘着。楼群中的西域,西域中的丝绸路,像一颗疲倦的星辰,在银河里沉浮,落落孤

  • 黄河都有哪些传说故事或童话?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关于黄河的传实在不少,下面就给你列举一二,呵呵1、从前,有个打渔的老头,他有个女儿叫黄荷。有一天,老头在河中捞起一个小男孩,这男孩和黄荷一般大小。老头将男孩带回家,给他起了个名子叫黄河。黄河渐渐长成了一个英俊威武的小伙子,老头便把美丽贤慧的黄荷嫁给了黄河。有一年过年的时候,老头突然得了一种病,什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