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有哪些是发生在黄河"身边"的英雄历史故事?

有哪些是发生在黄河"身边"的英雄历史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489 更新时间:2024/2/3 6:28:47

一、世界第五长河黄河,世界第五长河,一条5464公里长的大河,在中国北方蜿蜒流动。从高空俯瞰,它恰似一个巨大的几字,又隐隐就是我们民族那独一无二的图腾。二、黄河的表征它不仅仅是一条大河。黄河,黄土地,皇帝,黄皮肤,这一切黄色表征,把这条流经中华心脏地区的浊流升华为圣河。《汉书.沟洫志》就把黄河尊为百川之首:中国川源以百数,莫著于四渎,而河为宗。三、黄土风成说在久远的地质年代,在亚洲内陆的沙漠戈壁,遍地砂石在骤冷骤热的严酷环境中被支解粉碎,直至形成粉末。内陆盛行的西北气流,经年累月地把它们吹向东方,粗砂落于蒙古高原,最细腻的粉末随风飘落到今天甘肃、陕西、山西、青海、宁夏、河南6省。千百万年的搬运堆积,终于形成了一个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抵日月山,东达太行山的黄土高原。四、深厚广阔的黄土层这是一片无与伦比的黄土,它的面积广达41万平方公里,黄土覆盖厚度一般在100米以上。而陇东、陕西、晋西等地,黄土深达100到200米,兰州地区更厚达300米以上。五、六千年前的伊甸园植物学家们研究发现,虽然黄土高原的降水不如南方丰沛,但养分的淋溶损失也较少,非常适合杨树、桦树、栎树、油松、云杉和酸枣、黄荆条等生长。那时繁茂的植被,涵养着一个温暖多雨的伊甸园。今天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省份,分布着大片原始森林。地处中原的河南省简称为豫,显示在仓颉造字的时代,它仍是大象出没之地。六、历史兴盛的基础地质学家们发现,黄土具备优良的解理性,适合开掘窑洞居住;农学家们发现,黄土中各种矿物营养物质丰富,具有较高的天然肥力。先民们渐渐在这片黄土地上开凿窑洞居住,种植五谷为生。5000多年前,皇帝、炎帝的部落兴盛起来,华夏先祖的足迹踏遍了黄土地。随后的日子里,中国第一个王朝夏兴盛于此,立国800年的周朝源起于此,而横扫六合,一统天下的秦帝国也勃兴于此。七、远古时代文明的蒙在160多万年前的山西芮城西候度人类活动遗址中,人们找到了被火烧过的动物化石和鹿角化石,在100万年前的山西蓝田人类遗址中,人们找到了多处碳末堆积。从那以后,蓝田人、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都在黄河的臂湾里繁衍生息。直到6000年前,黄土地上出现了以半坡文明为代表的母系氏族文化。我们的祖先,就在这样一片绿野间狩猎采集,度过了华夏文明的金色童年。八、历史记述改造自然的功绩这里确实最早沐浴了文明之光,这里也难免最早被受了文明之火。上古传说,神农氏曾教民稼穑。耐人寻味的是,神农就是炎帝,也就是火神,他所传授的实际上是焚林垦殖。《孟子》中记载了三皇五帝烧山林的功绩:当之时...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在诗经中,我们听到了先民们砍伐时的吟唱:侃侃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伐木叮叮,鸟鸣嘤嘤。九、黄土高原植被第一次受大损始皇帝统一六国,大量人口随之进入关中,垦殖面积大增。与此同时,他大兴土木,建造宫殿陵寝,大肆砍伐关中山地森林,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蒙恬击溃匈奴,取得河套地区大片土地,随后实行屯垦戍边,多次向鄂尔多斯高原地区移民,每次人数多达数十万,原本一望无际的草原变成了农耕区。十、黄土高原森林第二次受大损西汉时期,天下大治,中国人口激增至6000万。向西北开拓移民成为解决人口膨胀压力的主要手段,仅汉武帝时期,就向西北边塞迁徙了70余万人口。西汉将匈奴赶到遥远的漠北,将大片林牧区变成了农耕区。西汉在河套开发的引黄灌溉工程,是以宁夏内蒙的贺兰山森林和陕北森林的大破坏为代价的。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钱塘江的传说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涛落沙平箭空在钱王射潮遗迹钱王因射潮筑塘,拓展杭州城,繁荣了杭州经济,而赢得了后人的崇敬和称颂。钱王射潮在杭州留下了不少遗迹和传说。据记载,吴越王射潮,箭所止处,曾立铁幢。古人便把附近的小河称为“铁幢浦”。宋代王安石写过一首《铁幢浦》诗:忆昨初为海上行,日斜来往看潮生;如今身是西归客,回首山川觉有情

  • 陕西这条800公里沿黄路,沿途景色优美,来此饱览母亲河风光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黄河像一条巨龙蜿蜒在中华版图之上,黄河的魅力也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会一二。2018年黄河旅游大会召开,评选出独具特色的黄河50景,这50景像一颗颗明珠散落在黄河两岸。起初我认为这50景应该就是50个黄河沿岸的景区,其实我理解狭隘了,其中这条沿黄观光路颠覆了我的认知,原来

  • 我国著名的书法家的故事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我国著名的书法家的故事:1、柳公权发奋练字的故事。有一天,柳公权和几个小伙伴举行“书会”。这时,一个卖豆腐的老人看到他写的几个字“会写飞凤家,敢在人前夸”,觉得这孩子太骄傲了,便皱皱眉头,说:“这字写得并不好,好像我的豆腐一样,软塌塌的,没筋没骨,还值得在人前夸吗?”小公权一听,很不高兴地说:“有本

  • 黄河历史是怎么样现在怎么?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黄河是历史伟大的中国母亲和,但是现在遭到的破坏较严重、希望对你有帮助。麻烦好评,谢谢原始农耕时代原始农耕一词,遵从教育部新发之历史课程标准,其《中华文明的起源》有一节内容为:“以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为例,简述中国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根据李根蟠等著《中国原始社会经济研究》一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

  • 中国文化兴盛的例子?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如春秋之际,为推动社会变革而兴起的“百家争鸣”,管夷吾改革政治,郑子产为国兴“谤政”,公孙鞅变法强秦,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丝绸之路。这条路不仅仅是连接亚欧大陆中国和欧洲的重要通道,更是文化交流的途径。那时候中国应该相当于当时世界上的超级大国,中国的茶叶、丝绸、器皿、各项技术在世界上当属一流。丝绸之路本

  •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与中国书法家联谊会会员有什么区?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这是两种形式,第一个是成员性质的,入会比较复杂,联谊会是在会员中组成的小团体。前者权威性最高,是国家为背景的这是两种形式,第一个是成员性质的,入会比较复杂,联谊会是在会员中组成的小团体。(2)告诉孩子中国历史书法家练字的故事,像汉代张芝临池学书,池尽墨;晋代王羲之写尽三缸墨等几把王羲之和他儿子王献之

  • 老师今天讲陕西省怕渭河水倒流冲了渭河平原,所以对于渭南的投资...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渭河流域概况渭河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的鸟鼠山,流经陇东高原、天水盆地、关中平原(宝鸡、咸阳、西安、渭南等重要城市和杨凌区),至潼关港口入黄河,共经甘肃、宁夏、陕西三省(区)26个县(市、区),干流全长818km,流域面积13.48万km2,其中陕西境内河长502.2km,西起宝鸡,东到潼关,南依秦岭,

  • 王羲之的故事有些什么事例?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王羲之是1600年前我国晋朝的一位大书法家,被人们誉为“书圣”,绍兴市西街戒珠寺内有个墨池,传说就是当年王羲之洗笔的地方。王羲之7岁练习书法,勤奋好学。17岁时他把父亲秘藏的前代书法论著偷来阅读,看熟了就练着写,他每天坐在池子边练字,送走黄昏,迎来黎明,写完了多多少少的墨水,写烂了多多少少的笔头,每

  • 书法家米芾的故事 练字的故事 为什么没有我找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宋代著名画家米芾小时家境不富裕,花学费在私塾学写字三年亦长进不大。一日,他听说有位路过村里的赶考秀才写字好就去请教。秀才翻看了米芾的临帖后说:“想要跟我学写字,有个条件,得买我的纸,可纸贵,五两纹银一张。”米芾心想哪有这样贵的纸,但出于学字心切,米芾一咬牙借来银子交给秀才。秀才递给他一张纸说:“回去

  • 丝绸之路上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抚摸着那段孟姜女哭倒的长城,看枯草在暮色中抖动秋天的根须,却在仰天一瞥时看到了远天的归鸿,我听到了昭君出塞时那凄婉的琵琶声,看到了苏武牧羊时紧握的汉使旌节;目睹了李广自刎前愤怒成一团燃烧的火焰。?心上有一堵斑驳的城墙,永远地横亘着。楼群中的西域,西域中的丝绸路,像一颗疲倦的星辰,在银河里沉浮,落落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