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文化探索:必恭必敬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历史文化探索:必恭必敬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822 更新时间:2024/1/19 1:43:47

必恭必敬,拼音是bigongbijing,形容态度十分恭敬。那么成语必恭必敬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成语故事】:

这个成语来源于《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不属于,不罹于里。天之生我,我辰安在?

周幽姬宫涅是西周的最后一个国君,他昏庸暴虐,政治腐败。

公元前779年,褒国进献了一个姓姒的美女,叫褒姒。周幽王十分宠爱她。褒姒一不爱笑,幽王用音乐歌舞、美味佳肴都不能让她笑。有人献计点燃报警的烽火台,召来各路诸侯兵马,使他们上当,让褒姒笑一笑,幽王欣然同意。他带褒姒到行宫游玩,晚上传令点燃烽烟,各地诸侯见到烽烟,以为有盗寇侵扰京城,纷纷率领兵马赶来相救。到了一看,只见幽王在喝酒取乐。幽王派人对他们说:“没有什么盗寇,让你们辛苦了!”

诸侯受骗,匆匆地来,匆匆地去。褒姒看了不由大笑,幽王也很开心。褒姒生了个儿子叫伯服,幽王废掉申后,立褒姒为王后;废掉申后生的太子宜臼,立伯服为太子。

宜臼遭到废黜,住在外祖父申侯家里。他对自己的命运国家的前途,满怀忧愁,心中十分痛苦,写了一首题目叫作《小弁》的诗,抒发自已的心情。诗的第三节说:“看见屋边的桑树和梓树,一定要必恭必敬。我尊敬的是自己的父亲,我依恋的是自己的母亲。谁人不是父母的骨肉,谁人不是父母所生?上天生了我,可我的好日子到处找寻?”

由于幽王无道,诸侯纷纷叛离。公元前771年,宜臼的外祖父申侯联合犬戎的军队进攻镐京。幽王下令点燃烽烟,但是诸侯受过骗,都不派救兵。犬戎的军队攻下镐京,杀了幽王,掳走了褒姒。

“必恭敬止”后来演化为“必恭必敬”,也有写作“毕恭毕敬”的。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趾高气扬"有什么历史典故吗?"趾高气扬"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趾高气扬”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趾高气扬”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拼音】:zhǐgāoqìyáng【解释】:趾高:走路时脚抬得很高;气扬:意气扬扬。走路时脚抬得很高,神气十足。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成语

  • 成语"高枕无忧"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高枕无忧”?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高枕无忧【拼音】:gāozhěnwúyōu【解释】:垫高枕头睡觉,无忧无虑。比喻思想麻痹,丧失警惕。【成语故事】:春秋时代,在齐国有位名叫孟尝君的人,他非常喜欢与文学家还有侠客风范的人交朋友,为了

  • 成语"釜底抽薪"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釜底抽薪”?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釜底抽薪【拼音】:fǔdǐchōuxīn【解释】:釜:古代的一种锅;薪:柴。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成语故事】:南北朝的时候,东魏大将军侯景举兵反叛,遭到朝廷军队的攻打。侯景于是

  • 历史文化探索:兵贵神速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成语典故

    兵贵神速,拼音是bīngguìshénsù,表示用兵贵在行动特别迅速。出自《孙子·九地》。那么成语兵贵神速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成语故事】:“兵贵神速”这则成语的意思是用兵以行动迅速为可贵。意思是用兵神速,出其不意,攻其无备,就会取得胜利。这个成语来源于《

  • 横槊赋诗的主人公是曹操,那么关于它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成语典故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横槊赋诗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曹

  • 如何理解成语"一丘之貉"?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一丘之貉”?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一丘之貉【拼音】:yīqiūzhīhè【解释】:丘:土山;貉:一种形似狐狸的野兽。一个土山里的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成语故事】:汉朝汉宣帝时,有个很有名的人叫杨恽,他的父亲

  • 成语"磨杵成针"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个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磨杵成针”?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磨杵成针【拼音】:móchǔchéngzhēn【解释】:把铁棒磨成了针。比喻做任何艰难的工作,只要有毅力,下苦功,就能够克服困难,做出成绩。【成语故事】:传说李白小时不爱学习,很贪玩。一天,他逃学

  • 成语"鸡犬升天"有什么历史典故吗?"鸡犬升天"是什么意思呢?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鸡犬升天”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鸡犬升天”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1、鸡犬升天的意思传说汉朝淮南王刘安修炼成仙后,剩下的药留在院子里,鸡和狗吃了,也都升天。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的人也跟着得势。2、鸡犬升天的主人公-刘安刘安(公元前17

  • 历史文化探索:拔山扛鼎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成语典故

    拔山扛鼎,拼音是báshāngāngdǐng,扛:双手举起,意思是拔起大山,举起重鼎,形容力大无穷。也作拔山举鼎。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那么典故拔山扛鼎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成语故事】秦朝末年,项羽少年时不喜欢读书写字,叔父项梁改教他击剑,他想学抵敌万人

  • 成语"天罗地网"背后有何历史典故?该如何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天罗地网”?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天罗地网【拼音】:tiānluódìwǎng【解释】:天罗:张在空中捕鸟的网。天空地面,遍张罗网。指上下四方设置的包围圈。比喻对敌人、逃犯等的严密包围。【成语故事】:元朝李寿卿写了一本《伍员吹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