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文化探索:发奸擿伏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历史文化探索:发奸擿伏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584 更新时间:2023/12/17 20:39:32

发奸擿伏,拼音是fājiānzhāifú,发、擿:揭发;奸:奸臣,坏人;伏:指隐瞒坏事。意思是揭露隐蔽的坏人坏事。出自《后汉书·法雄传》。那么成语发奸擿伏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成语故事】:

“发奸擿伏”这则成语的擿是揭发奸邪,使其无法隐藏,形容吏治精明。

这个成语来源于《汉书.赵广汉传》,其发奸擿伏如神,皆此类也。

汉宣帝时,有个执法不避权贵的官员,名叫赵广汉。他在任颖川太守期间,曾经秉公办案,诛杀许多残害百姓的豪强。后来调到都城长安任京兆尹,经亲自办案,捉拿坏人。在办案中,他仔细分析案情,寻找线索,并到现场勘察。有时发现可疑情况,亲自出马,制止尚未发生的案件,往往当场抓住案犯。

有个名叫苏回的人,在宫中当侍卫,两个坏人了解到他很有钱,便在路上将他劫走,随即家属勒索赎金。

案子报到京兆尹的衙门,赵广汉从蛛丝马迹中寻找线索,最后终于发现了劫人者的住处。于是他立即带了官兵赶到那里。到了那人住处,赵广汉考虑到硬冲进去抓人可能伤及人质苏回,便想出一个办法:叫副手前去喊话。那副手敲敲门对里面的人说:“里面的人听着,京兆尹赵某要我传话,劝你们千万不要杀被劫持的人质。他是皇帝的侍卫,杀了他你们也就完了。要是放了他,自己投降,侥幸逢到朝廷发出赦令,还可以获得宽大!”

那两个坏人听说是赵广汉在门外,想想没有其它出路,只好把人质放了,开门叩头求饶。

赵广汉对他们还了礼,说:“幸亏你们没有杀了人质,这样对你们总有些好处。”

两个坏人被关进监狱后,赵广汉实现诺言,吩咐狱卒好生对待他们,并送酒肉给他们吃。

按照当时法律,犯这种大罪的人要斩首。到了冬天,终于要执刑了。赵广汉叫人事先给他俩买好棺木,并且派人告诉他们。这两人感激涕零,表示死了也决不怨恨。

赵广汉在任职期间,经常能把藏匿的坏人坏事揭露出来。就连一般隐藏未露的情况,他也能了解得非常清楚。一次他召某地一个亭长来问事,那亭长路过界上,界上的亭长开玩笑似地托他问候赵广汉。亭长到了京城,赵广汉问事完毕后问道:“界上亭长托你问候我,你为什么不代他问候?”那亭长赶紧叩头谢罪,说确有这件事。赵广汉又说:“你为我问候界上亭长,勉励他忠于职守,好好报效朝廷。”

《汉书》的作者班固在为赵广汉作的传中叙述了上面这些事迹后,又评论说,他揭发坏人坏事,发现隐藏未露的情况,就像神一样灵。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哄堂大笑"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哄堂大笑”?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哄堂大笑【拼音】:hōngtángdàxiào【解释】: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时大笑。【成语故事】:宋朝的时候,有个姓冯的人和一个姓和的人在一起工作。姓和的是个急性子,姓冯的是个慢性子。一天,姓冯的穿了

  • 成语"如胶似漆"有什么历史典故吗?"如胶似漆"是什么意思呢?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如胶似漆”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如胶似漆”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拼音】:rújiāosìqī【解释】:象胶和漆那样黏结。形容感情炽烈,难舍难分。多指夫妻恩爱。【

  • 成语"危言耸听"有什么典故吗?"危言耸听"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成语典故

    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成语“危言耸听”有什么典故吗?“危言耸听”是什么意思?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危言耸听】故事的主人公:顾恺之(348年409年),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顾

  • 成语"捉襟见肘"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何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捉襟见肘”?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捉襟见肘【拼音】:zhuōjīnjiànzhǒu【解释】:拉一拉衣襟,就露出臂肘。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成语故事】:春秋时,鲁国有一个叫曾参的人。他是孔子的一位得意弟子,

  • 历史文化探索:犬牙交错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成语典故

    犬牙交错,拼音是quǎnyájiāocuò,比喻交界线很曲折,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也比喻情况复杂,双方有多种因素参差交错。出自东汉·班固《汉书·中山靖王传》。那么典故犬牙交错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1、犬

  • 成语"以强凌弱"该如何解释呢?历史出处是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以强凌弱【拼音】:yǐqiánglíngruò【解释】:凌:欺侮。仗着自己强大就欺侮弱者。【成语故事】:孔子有位朋友,名叫柳下季。柳下季的弟弟名叫盗跖是春秋末、战国初时奴隶起义的领袖。“盗”.是士大夫对起义奴隶的蔑称。盗跖部下有九千人,横行天下,以武力侵犯诸侯。凡是历经过的地方,大国严守城

  • 指囷相赠是什么释义?这个历史典故又有怎样的成长心语?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成语典故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指囷相赠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 成语"克己奉公"出自于哪里?"克己奉公"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克己奉公”出自于哪里?成语“克己奉公”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克己奉公】故事的主人公:祭遵(?33年),字弟孙,汉族,是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rd

  • 历史文化探索:防微杜渐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成语典故

    防微杜渐,拼音是fángwēidùjiàn,微:微小;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指当错误的思想和行为刚有苗头或征兆时,就加以预防与制止,坚决不让它继续发展。出自《后汉书·丁鸿传》。那么成语防微杜渐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

  • 成语"倒行逆施"的历史典故是什么?"倒行逆施"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倒行逆施”的历史典故是什么?“倒行逆施”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倒行逆施】故事的主人公:伍员(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名员,字子胥,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倒行逆施】是什么意思?原指做事违反常理,不择手段。现多指所作所为违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