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克己奉公"出自于哪里?"克己奉公"含义详解

成语"克己奉公"出自于哪里?"克己奉公"含义详解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284 更新时间:2024/1/15 17:48:59

成语“克己奉公”出自于哪里?成语“克己奉公”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克己奉公】故事的主人公:

祭遵(?33年),字弟孙,汉族,是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中排名第九。刘秀称帝后,任征虏将军,封颖阳侯。

【克己奉公】是什么意思?

克己:克制、约束自己,克制住自己的私心;奉公:以公事为重。约束自己的私欲,以公事为重。比喻一个人对自己要求严格,一心为公。

【克己奉公】出自哪里?

《后汉书·祭遵传》:“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

【克己奉公】词语辨析:

【克己奉公读音】:kèjǐfènggōng

【克己奉公的近义词】:公而忘私、奉公守法

【克己奉公的反义词】:见利忘义、损人利己、假公济私

【克己奉公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克己奉公】典故:

祭遵,字弟孙,东汉初年颍阳人。祭遵从小喜欢读书,知书达理,虽然出身豪门,但生活非常俭朴。

公元24年,刘秀攻打颍阳一带,祭遵去投奔他,被刘秀收为门下吏。后随军转战河北,当了军中的执法官,负责军营的法令。任职中,他执法严明,不循私情,为大家所称道。

有一次,刘秀身边的一个小侍从犯了罪,祭遵查明真情后,依法把这小侍从处以死刑。刘秀知道后,十分生气,想祭遵竟敢处罚他身边的人,欲降罪于祭遵。但马上有人来劝谏刘秀说:“严明军令,本来就是大的要求。如今祭遵坚守法令,上下一致做得很对。只有像他这样言行一致,号令三军才有威信啊。”

刘秀听了觉得有理。后来,非但没有治罪于祭遵,还封他为征虏将军,颍阳侯。

祭遵为人廉洁,为官清正,处事谨慎,克己奉公,常受到刘秀的赏赐,但他将这些赏赐都拿出来分给手下的人。他生活十分俭朴,家中也没有多少私人财产,即使在安排后事时,他仍嘱咐手下的人,不许铺张浪费,只要用牛车装载自己的尸体和棺木,拉到洛阳草草下葬就可以了。

祭遵死后多年,汉光武帝刘秀仍对他的克己奉公精神十分怀念。

【克己奉公言文】:

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赏赐辄尽与士卒,家无私财,身衣韦裤布被,夫人裳不加缘。帝以是重焉。及卒,愍悼之尤甚。遵丧至河南县,诏遣百官先会丧所,车驾素服临之,望哭哀恸。

【克己奉公白话文】:

遵为人很廉政谨慎小心,严格要求自己勤于公务。获得上赏赐就都分给士兵们,家里没有什么私有财产,身上穿的是粗衣服裤子,他的妻子穿的衣服也没多少装饰。皇帝因此非常重视他。等到遵死了。皇帝十分痛心悼念他。遵的丧车到了河南县,下诏让百官去悼念,百官穿着素服驾车去那悼念之所,望着大哭哀痛!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历史文化探索:防微杜渐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成语典故

    防微杜渐,拼音是fángwēidùjiàn,微:微小;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指当错误的思想和行为刚有苗头或征兆时,就加以预防与制止,坚决不让它继续发展。出自《后汉书·丁鸿传》。那么成语防微杜渐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

  • 成语"倒行逆施"的历史典故是什么?"倒行逆施"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倒行逆施”的历史典故是什么?“倒行逆施”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倒行逆施】故事的主人公:伍员(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名员,字子胥,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倒行逆施】是什么意思?原指做事违反常理,不择手段。现多指所作所为违背时

  • 成语"覆水难收"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覆水难收”?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覆水难收【拼音】:fùshuǐnánshōu【解释】:覆:倒。倒在地上的水难以收回。比喻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挽回。【成语故事】:西汉时,会稽们人朱买臣家境贫寒,靠打柴糊口度日。他很好学,利用打柴、卖

  • 成语"人给家足"出自于哪个典故?"人给家足"含义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人给家足”出自于哪个典故?“人给家足”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人给(JI)家足”这则成语的“给”、“足&rdqu

  • 关于围魏救赵有何历史典故?这个典故旨在告诫人们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成语典故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围魏救赵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 如何理解成语"郑人买履"?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郑人买履”?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郑人买履【拼音】:zhèngrénmǎilǚ【解释】: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成语故事】:有个郑国人,打算到集市买双鞋,去之前他先把自己的脚长量了一下。走到集市,他才发现自己忘了

  • 成语"风烛残年"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风烛残年”?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风烛残年【拼音】:fēngzhúcánnián【解释】:风烛:被风吹的蜡烛,容易熄灭;残年:残余的岁月,指在世不太久。比喻人到了接

  • 如何解释成语"请君入瓮"?背后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请君入瓮”?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请君入瓮【拼音】:qǐngjūngrùwèng【解释】:瓮:一种陶制的盛器。比喻用某人整治别人的办法来整治他自己。【成语故事】:唐朝女皇武则天,为了镇压反对她的人,任用了一批酷吏。其中两个最为狠毒

  • 画蛇添足语出《战国策·齐策二》,关于它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成语典故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画蛇添足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画

  • 如何理解成语"望洋兴叹"?有什么相关历史典故吗?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望洋兴叹”?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望洋兴叹【拼音】:wàngyángxīngtàn【解释】:望洋:仰视的样子。仰望海神而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