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以强凌弱"该如何解释呢?历史出处是哪里?

成语"以强凌弱"该如何解释呢?历史出处是哪里?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800 更新时间:2024/1/18 8:37:40

【成语】:以强凌弱

【拼音】:yǐqiánglíngruò

【解释】:凌:欺侮。仗着自己强大就欺侮弱者。

【成语故事】:

孔子有位朋友,名叫柳下季。柳下季的弟弟名叫盗跖是春秋末、战国初时奴隶起义的领袖。“盗”.是士大夫对起义奴隶的蔑称。盗跖部下有九千人,横行天下,以武力侵犯诸侯。凡是历经过的地方,大国严守城池,小国闭城自保,百姓叫苦。为此,有一次孔子对柳下季说:“做父亲的一定能教诲他的儿子,做兄长的一定能教育他的弟弟。否则,父子兄弟的关系也就不可贵了。如今,先生是当世才子,弟弟是强盗,却又不能教育他,我真为你感到羞愧。我请求替先生去劝说他。”柳下季为难他说:“如果弟弟不听兄长的教育,即使有先生这样的辩才,又有什么办法呢?况且跖的为人,思想像泉涌一样恣肆梭流,意气如暴风一样变化突然,顺从他心意就高兴,不顺从他心意就发怒,容易用言语侮辱别人。我看先生不要去。”孔子不听柳下季的劝告,让弟子颜回驾车,另一个弟子子贡当侍,前去会见盗跖。盗跖听说孔子来见他,勃然大怒,对通报人说:“这个人,就是鲁国的伪人孔丘吗?替我告诉他:“你不种地却吃得很好,不纺织却穿得很好,整日里摇唇鼓鼓舌,惹是生非,迷惑天下君主,虚假地做出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的样子,以求得封候,得到富贵。你罪大恶极,赶快滚回去!不然,我将用你的肝来加餐添菜。”孔子一再请求拜见,于是盗跖让他进来。孔子盗跖行礼后,盗跖瞪大眼睛说:“孔丘,你所说的话,顺从我心意的可以活命,违逆我心意的就让你死。”孔子说:“将军身躯魁梧,智能能包罗天下,又勇猛、强悍,足可以南面称。而名字却叫做强盗。我很为将军羞耻。将军如果能听从我的意见,我可以为您南面出使到吴国和越国,北面出使到齐国和鲁国,东面出使到国和卫国。西面出使到晋国和楚国,使他们为将正名。盗跖逐渐向善。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指囷相赠是什么释义?这个历史典故又有怎样的成长心语?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成语典故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指囷相赠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 成语"克己奉公"出自于哪里?"克己奉公"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克己奉公”出自于哪里?成语“克己奉公”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克己奉公】故事的主人公:祭遵(?33年),字弟孙,汉族,是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rd

  • 历史文化探索:防微杜渐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成语典故

    防微杜渐,拼音是fángwēidùjiàn,微:微小;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指当错误的思想和行为刚有苗头或征兆时,就加以预防与制止,坚决不让它继续发展。出自《后汉书·丁鸿传》。那么成语防微杜渐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

  • 成语"倒行逆施"的历史典故是什么?"倒行逆施"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倒行逆施”的历史典故是什么?“倒行逆施”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倒行逆施】故事的主人公:伍员(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名员,字子胥,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倒行逆施】是什么意思?原指做事违反常理,不择手段。现多指所作所为违背时

  • 成语"覆水难收"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覆水难收”?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覆水难收【拼音】:fùshuǐnánshōu【解释】:覆:倒。倒在地上的水难以收回。比喻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挽回。【成语故事】:西汉时,会稽们人朱买臣家境贫寒,靠打柴糊口度日。他很好学,利用打柴、卖

  • 成语"人给家足"出自于哪个典故?"人给家足"含义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人给家足”出自于哪个典故?“人给家足”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人给(JI)家足”这则成语的“给”、“足&rdqu

  • 关于围魏救赵有何历史典故?这个典故旨在告诫人们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成语典故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围魏救赵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 如何理解成语"郑人买履"?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郑人买履”?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郑人买履【拼音】:zhèngrénmǎilǚ【解释】: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成语故事】:有个郑国人,打算到集市买双鞋,去之前他先把自己的脚长量了一下。走到集市,他才发现自己忘了

  • 成语"风烛残年"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风烛残年”?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风烛残年【拼音】:fēngzhúcánnián【解释】:风烛:被风吹的蜡烛,容易熄灭;残年:残余的岁月,指在世不太久。比喻人到了接

  • 如何解释成语"请君入瓮"?背后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请君入瓮”?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请君入瓮【拼音】:qǐngjūngrùwèng【解释】:瓮:一种陶制的盛器。比喻用某人整治别人的办法来整治他自己。【成语故事】:唐朝女皇武则天,为了镇压反对她的人,任用了一批酷吏。其中两个最为狠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