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相提并论"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成语"相提并论"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220 更新时间:2024/1/19 6:47:35

如何解释成语“相提并论”?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成语】:相提并论

【拼音】:xiāngtíbìnglùn

【解释】:相提:相对照;并:齐。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成语故事】:

窦婴是汉景帝刘母亲窦太后的娘家侄子。此人不喜欢掩盖思想感情,很容易被了解。窦婴很有本事,善于用兵,在平定“吴、楚七国”之乱时,功勋卓著,因此被封为大将军、魏其侯。汉景帝4年(公元前153年)立刘荣为太子。景帝的姊姊长公主几次表示愿意将女儿嫁与太子。太子的母亲栗姬因公主经常向景帝推荐宫中美人,而坚决反对。长公主转而将女儿许给景帝的另一位妻子王夫人的儿子刘彻,王夫人欣然同意。

从此,长公主每天在景帝面前吹捧王夫人,攻击栗姬。谎话重复百次都可能被误为真理。景帝听得太多了,不知不觉思想受到长公主的影响。王夫人梦太阳入怀而怀孕,生下刘彻。景帝想起此事,萌动了另立太子的念头。王夫人暗中窥伺到景帝对栗姬有些厌烦,故意煽动景帝的情绪爆发。她授意宫中负责礼仪的官员奏请立栗姬为皇后。景帝闻听大怒,说:“你有什么资格妄谈这什事!”景帝余怒不息,下令处死这个官员。

又过了几个月,到了冬天的11月,景帝突然下诏,废太子刘荣为临江王窦婴没能保护好太子,觉得愧对满朝文武。从此,窦婴称病在家,过起了隐士生活。许多人都来劝说窦婴上朝,他都听不进去。有个名叫商遂的人劝窦婴,说:“您无力使皇帝改变主意,又不能为此事殉节,呆在家中与美女厮混,如将这两件事联系在一起评价(相提而论),像是在故意显露皇帝的错误,作臣子的不该如此啊!”窦婴也觉得自己太过分了,于是入朝办事。后人将“相提而论”说成“相提并论”。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历史文化探索:不学无术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成语典故

    不学无术(拼音:bùxuéwúshù),汉语成语,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出自《汉书·霍光传》。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汉武帝在位的时候,大将军霍光是朝廷举足轻重的大臣,深得武帝信任。武帝监死前,把幼子刘弗陵(昭帝)托付给霍光辅佐。昭帝去世后,霍光立刘

  • 成语"有志者,事竟成"出自于哪里?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有志者,事竟成”是什么意思?“有志者,事竟成”出自于哪里?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这句成语原作“以小人之腹,为君子之心”,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原以小人之腹,为君子之心。”春秋时,有一年冬天,晋国有个梗阳人到官府告状,梗阳大夫

  • 成语"咄咄怪事"有什么历史典故吗?"咄咄怪事"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咄咄怪事”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咄咄怪事”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拼音】:duōduōguàishì【解释】:表示吃惊的声音。形容不合常理,难以理解的怪事。【成语故事】:晋代人殷浩,曾做过刺史,后来,受到朝廷信任

  • 成语"天涯海角"背后有何历史典故?该如何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天涯海角”?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天涯海角【拼音】:tiānyáhǎijiǎo【解释】:形容极远的地方,或相隔极远。【成语故事】:韩愈,字退之,是唐代中叶时的伟大文学家。他二岁时就死了父亲,不久他的母亲又死去。幼时依靠他哥哥韩会和

  • 成语"道听途说"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道听途说”?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道听途说【拼音】:dàotīngtúshuō【解释】:道、途:路。路上听来的、路上传播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成语故事】:一天,毛空告诉艾子:一只鸭子一次生了一百个蛋。艾子不相信。毛空又说:是

  • 成语"老马识途"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老马识途”?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老马识途【拼音】:lǎomǎshítú【解释】:老马认识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成语故事】:古代战国时,齐国发兵攻打另一个国家。齐军胜利返回时,因为不熟悉地形,走进了一个险谷,迷失了方

  • 成语"过桥抽板"有什么典故吗?"过桥抽板"意思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过桥抽板”有什么典故吗?成语“过桥抽板”是什么意思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过桥抽板】故事的主人公: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武术家,宋朝开国皇帝。【过桥抽板】是什么意

  • 如何理解成语"探骊得珠"?背后有何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探骊得珠”?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探骊得珠【拼音】:tànlídézhū【解释】:骊:古指黑龙。在骊龙的颔下取得宝珠。原指冒大险得大利。后常比喻文章含义深刻,措辞扼要,得到要领。【成语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户人家住在黄河边上,

  • 成语"偃旗息鼓"是什么意思?"偃旗息鼓"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偃旗息鼓”是什么意思?成语“偃旗息鼓”出自于哪里?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偃旗息鼓】故事的主人公: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偃旗息鼓】是什么意思

  • 关于亲尝汤药有何历史典故?这个典故旨在告诫人们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成语典故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亲尝汤药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