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偃旗息鼓"是什么意思?"偃旗息鼓"含义详解

成语"偃旗息鼓"是什么意思?"偃旗息鼓"含义详解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42 更新时间:2023/12/18 4:47:43

成语“偃旗息鼓”是什么意思?成语“偃旗息鼓”出自于哪里?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偃旗息鼓】故事的主人公: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偃旗息鼓】是什么意思?

偃:仰卧,引伸为倒下。放倒旗子,停止敲鼓。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

【偃旗息鼓】出自哪里?

《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

【偃旗息鼓】词语辨析:

【偃旗息鼓读音】:yǎnqíxīgǔ

【偃旗息鼓的近义词】:销声匿迹、消声匿迹、鸣金收兵

【偃旗息鼓的反义词】:重整旗鼓、大张旗鼓、重振旗鼓、兴师动众、轰轰烈烈

【偃旗息鼓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

【偃旗息鼓】典故:

在一次战斗中,蜀将黄忠杀死了曹将夏侯渊,并夺取了战略要地。曹操非常恼火,把米仓移到汉水旁的北山脚下,亲率20万大军向阳平关大举进攻。黄忠、张著商议趁夜烧劫魏军粮草。临行前赵云和他们约定了返回时间,过期不归就带兵出寨接应,正与曹操亲自统率的部队相遇。赵云同曹军厮杀起来,把曹军打得丢盔弃甲,救回了黄忠和张著。

曹操没有善罢甘休,指挥大队人马追杀赵云,直扑蜀营。赵云的副将张翼见赵云已退回本寨,后面追兵来势凶猛,便要关闭寨门拒守。赵云下令大开营门,偃旗息鼓,准备放曹军进来;一面又命令弓弩手埋伏在寨内外,然后自己单枪匹马站在门口等候敌人。

生性多疑的曹操追到寨门口,心想,寨门大开,必有伏兵,即匆忙下令撤退。就在曹操调头后退的时候,蜀军营里金鼓齐鸣,杀声震天,飞箭如雨般向曹军射击。曹军惊慌失措,夺路逃命,自相践踏。赵云趁势夺了曹军的粮草,杀死了曹军大批兵马,得胜回营。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关于亲尝汤药有何历史典故?这个典故旨在告诫人们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成语典故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亲尝汤药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 成语"一身是胆"有什么历史典故吗?"一身是胆"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一身是胆”是什么意思?“一身是胆”出自于哪里?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东汉末年,蜀国大将赵云带领几十名骑兵去救援被曹操军队围攻的黄忠。他们在杀死了很多敌人后冲出了曹营,曹军紧迫不舍。等赵云回到自己营寨时,敌人的大队人马已经追到了门前。

  • 成语"信誓旦旦"有哪些故事?又该怎样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信誓旦旦【拼音】:xìnshìdàndàn【解释】:信誓:表示诚意的誓言;旦旦:诚恳的样子。誓言说得真实可信。【成语故事】:一位美丽、温和而多情的女子,跟一个男子(诗中的“氓”)从小就相识,他虚情假意,甜言蜜语,骗取了姑娘纯真的爱情,可是在姑娘带着她的嫁妆,满怀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嫁到他家

  • "令人发指"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成语典故

    “令人发指”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里?这个成语是形容一个人的行动,让一些人非常的愤怒和痛恨,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令人发指”的典故,出自《史记·刺客列传》,主人公说的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刺客荆轲。《史记·刺客列传》中,是这样记载的: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

  • 历史文化探索:感戴二天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感戴二天,拼音是gǎndàièrtiān,意思是得到别人太大的帮助,如同天日一般。出自晋·陈寿《三国志·魏书·毌丘俭传》。那么成语感戴二天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成语故事】:汉朝时代,有一个叫做苏章的人,做到刺史;刺史,是监察检举地方的官吏的长官,权力很人。

  • 历史文化探索:天真烂漫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成语典故

    天真烂漫,意思是指人心地单纯,坦率自然,也用来比喻青少年或儿童思想单纯、活泼可爱,没有做作和虚伪。出自《高马小儿图》。那么成语天真烂漫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南宋末年,有位姓郑的画家曾以太学生的资格,参加博学词科考试。后来北方蒙古贵族南侵,他向朝廷上书主张抵抗

  • 如何理解成语"羽毛未丰"?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羽毛未丰”?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羽毛未丰【拼音】:yǔmáowèifēng【解释】:丰:丰满。指小鸟没长成,身上的毛还很稀疏。比喻年纪轻,经历少,不成熟或力量还不够强大。【成语故事】:战国时洛阳人苏秦,年青时曾师从智者鬼

  • 成语"言人人殊"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言人人殊”?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言人人殊【拼音】:yánrénrénshū【解释】:殊:不同。说的话个个不同。指各人有各人的意见。【成语故事】:曹参,沛县(今江苏徐州西北)人,秦始皇时曾主管沛县监狱,是萧何的同事,与刘邦

  • 成语"负隅顽抗"有什么历史典故吗?"负隅顽抗"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负隅顽抗”是什么意思?“负隅顽抗”出自于哪里?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负隅顽抗”这则成语的“负”是依靠;“隅”是山势险要的地方。比喻依仗某种条件顽固抵抗。这个成语来源于《孟子.尽心下》,则之野,有众逐虎。虎负蜗(即隅),莫之敢樱。战

  • 成语"盲人摸象"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个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盲人摸象”?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盲人摸象【拼音】:mángrénmōxiàng【解释】:比喻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乱加猜测,想做出全面的判断。出自《长阿含经》卷十九。【成语故事】:相传,佛经里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