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成语"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839 更新时间:2023/12/15 14:02:18

解释成语“揠苗助长”?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成语】:揠苗助长

【拼音】:yàmiáozhùzhǎng

【解释】:揠:拔。把苗拔起,以助其生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成语故事】:

拔苗助长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将苗拔起,帮助它生长。比喻不顾事物发展的规律,强求速成,结果反而把事情弄糟。

这个成语来源于《孟子.公孙丑上》,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孟子》是一部儒家经典,记载了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孟轲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伦理教育思想。这部书中有个故事十分有名: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担心自己田里的禾苗长不高,就天天到田边去看。

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象一点儿也没有往上长。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办法帮助它们生长。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急忙奔到田里,把禾苗一棵棵地拔,从早上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精疲力尽。他回到家里,十分疲劳,气喘吁吁地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白费,我帮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他的儿子听了,急忙跑到田里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孟轲借用这个故事他的学生们说明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主观地急躁冒进,就会把事情弄糟。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无价之宝"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无价之宝”?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无价之宝【拼音】:wújiàzhībǎo【解释】:无法估价的宝物。指极珍贵的东西。【成语故事】:战国时,魏国有个农夫在耕地时拾到一块圆形的直径约一尺的白色玉石,在夜里闪闪发光。他不知拾到的

  • 纸上谈兵的主人公是赵括,那么关于它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成语典故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纸上谈兵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纸

  • 成语"破釜沉舟"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来源于哪个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破釜沉舟”?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破釜沉舟【拼音】:pòfǔchénzhōu【解释】: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成语故事】:“破釜沉舟”这则成语的釜是锅;舟是船。砸破烧饭用的锅子,凿沉船只,比喻拚死一战。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

  • 窃符救赵发生于战国时期,那么关于它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成语典故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窃符救赵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窃

  • 成语"望梅止渴"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望梅止渴”?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望梅止渴【拼音】:wàngméizhǐkě【解释】: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成语故事】:南朝宋刘义庆在《世说新语假谲》中记载:有一次曹操带

  • 历史文化探索:楚河汉界的典故及背景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楚河汉界,是秦朝灭亡之后的楚汉争霸时期的历史典故。楚、汉两方曾在荥阳展开长达四年(从前205年到前202年)的争夺战,后来双方相约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那么典故楚河汉界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秦末楚汉争霸时期,公元前205年

  • 成语"当局者迷"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当局者迷”?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当局者迷【拼音】:dāngjúzhěmí【解释】:迷:糊涂,迷惑。指当事人反而糊涂。【成语故事】:唐朝的大臣羹光上书唐玄宗要求把唐初名相魏征整理修订过的《类礼》(即《礼记》)列为经书,也就是作为儒

  • 成语"先发制人"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先发制人【拼音】:xiānfāzhìrén【解释】:发:开始行动;制:控制,制服。原指丢动手的牌主动地位,可以控制对方。后也泛指争取主动,先动手来制服对方。【成语故事】:秦朝未年,为了反抗暴政,各地人民纷纷起义。其中又以陈胜和吴广率领的百姓起义声势浩大。当时有个叫殷通的会稽郡守也想趁机推翻

  • 成语"口蜜腹剑"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口蜜腹剑”?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口蜜腹剑【拼音】:kǒumìfùjiàn【解释】:嘴上说的很甜美,凡里却怀着害人的主意。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成语故事】:唐玄宗(李隆基)的兵部尚书李林甫,论才艺,也还不错,一手字,画都很好;但

  • 如何解释成语"倾箱倒箧"?背后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倾箱倒箧”?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倾箱倒箧【拼音】:qīngxiāngdàoqiè【解释】:箧:小箱子。把大小箱子里的东西都倒出来。比喻全部拿出来或彻底翻脸。【成语故事】:这句成语本作“倾筐倒庋(置放、收藏东西的地方)”,亦作“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