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一夔已足"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成语"一夔已足"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768 更新时间:2023/12/6 1:42:12

【成语】:一夔已足

【拼音】:yīkuíyǐzú

【解释】:夔:古臣名,为舜时的典乐官。夔一人已足制乐。指只要是真正的人才,有一个就足够了。

【成语故事】:

传说在黄帝时代,东海有座山上出现了一只怪兽。它的形状像牛,头上无角,只有一只脚,却行走如飞;眼睛发出明亮的光,白天像太阳;发出的吼声比打雷还响,非吓人。人们称这怪兽为夔。

到了统治天下的时候,民间出现了一位很有名气的乐师,名字也叫夔。他精通音律,特别擅长击盘。盘是一种形状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的打击乐器,据说夔一击盘,百兽就会随着它的节奏跳舞。

舜继位后,认为音乐能体现天地的精华,打算任命一位乐官,便派重黎到民间去物色。重黎找到夔后,把他推荐给舜。舜任用他后,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音乐才能。

舜非常欣赏夔的才能,决定派他到各地去正音协律,传播音乐。重黎担心夔一人难以胜任这个重任,建议舜再寻找几位乐师协助他执行任务。舜听后摇摇头说:“音乐之本,贵在能。像夔这佯精通音律的人,一个就足够了。”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不识时务"有什么历史典故吗?"不识时务"是什么意思呢?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不识时务”有什么历史典故吗?“不识时务”是什么意思呢?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东汉献帝时,政权完全操众在大臣的手中,汉室已经面临危机,作为皇帝的子孙刘备想找机会挽救汉朝的危机,可是他始终找不到好的根据地。有一天他特地去拜访当时很有才学

  • 如何解释成语"日暮途远"?背后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日暮途远”?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日暮途远【拼音】:rìmùtúyuǎn【解释】:暮:傍晚;途:路。天已晚了,路已走到了尽头。比喻处境十分困难,到了末日。也形容穷困到极点。【成语故事】:“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这是伍子胥

  • 成语"一字之师"该怎样理解呢?又有哪些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成语典故

    指改正文章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字的老师。该语出自宋代陶岳《五代史补》。唐朝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中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文学艺术也很发达,其中以诗最具有代表性。当时,不仅诗人多,创作的诗多,而且在艺术上、内容水平上都很高。在当时众多的诗人中,有一个诗人叫齐已,某年冬天,他在大雪后的原野上,看到傲雪开放的

  • 成语"食不甘味"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食不甘味”?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食不甘味【拼音】:shíbùgānwèi【解释】:甘味:感到味道好。吃东西都觉得没有味道。形容心里有事,吃东西也不香。【成语故事】:战国后期,有齐、秦、楚、燕、韩、魏七国,其中七雄之一的秦国是最为

  • 成语"竭尽全力"出自于哪个典故?"竭尽全力"含义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竭尽全力”出自于哪个典故?“竭尽全力”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这句成语原作竭尽心力,见于《三国志·魏志·贾逵传》裴松之注引《魏略》:竭尽心力,奉宣科法。东汉末年,有一个叫杨沛的人,字孔渠,当过新郑长。曹操路过新郑的时候,部

  • 成语"兔死狗烹"背后有何历史典故?该如何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兔死狗烹”?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兔死狗烹【拼音】:tùsǐgǒupēng【解释】:烹:烧煮。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成语故事】:越王句践大夫范蠡,曾经替越国出过了不少力,使得越国得以打

  • 成语"欣欣向荣"出自于哪个典故?"欣欣向荣"含义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欣欣向荣”出自于哪个典故?“欣欣向荣”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陶渊明是古时候的一位大诗人,当过好几种官,由于对黑暗现实不满,毅然辞官回乡。回到家里,他一边饮酒,一边观赏院子里茂盛的树木,心中十分的高兴。酒足饭饱之后,他来到

  • 成语"众叛亲离"有哪些故事?又该怎样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众叛亲离【拼音】:zhòngpànqīnlí【解释】:叛:背叛;离:离开。众人反对,亲人背离。形容完全孤立。【成语故事】:春秋时,卫国第十三代君主卫桓公有两个兄弟,一个是公子晋,一个是公子州吁。州吁有些武艺,喜欢打仗。他见哥哥桓公是个老实人,便阴谋篡位。就在公元前719年,卫桓公动身上洛阳

  • 成语"天下无双"有什么历史典故吗?"天下无双"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天下无双”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天下无双”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拼音】:tiānxiàwúshuāng【解释】:天下找不出第二个。形容出类拔萃,独一无二。【成语故事】:信陵君魏无忌窃符救赵后,怕哥哥魏王追究,避

  • 历史文化探索:抱残守缺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成语典故

    抱残守缺,拼音是bàocánshǒuquē,“保”今作“抱”,守住不放松,意思是抱着残缺陈旧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接受新事物。出自《汉书·刘歆传》。那么典故抱残守缺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抱残守缺的典故刘歆(xin辛)字子骏,西汉时著名学者刘向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