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文化探索:东山再起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历史文化探索:东山再起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962 更新时间:2024/1/15 17:49:20

东山再起,拼音是dōngshānzàiqǐ,意思是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出自《晋书·谢安传》。那么典故东山再起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1、出处

《晋书·谢安传》:“谢安少年既有名声,屡次征辟皆不就,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2、典故

公元383年八月,苻坚亲自带领八十七万大军从长安出发。向南的大路上,烟尘滚滚,步兵、骑兵,再加上车辆、马匹、辎重,队伍浩浩荡荡,差不多拉了千把里长。过了一个月,苻坚主力到达项城(在今河南沈丘南)益州的水军也沿江顺流东下,黄河北边来的人马也到了彭城,从东到西一万多里长的战线上,前秦水陆两路进军,向江南逼近。这个消息传到建康,晋孝武帝和京城的文武官员都着了慌。晋朝军民都不愿让江南陷落在前秦手里,大家都盼望宰相谢安拿主意。

谢阁老心里有数:跟苻坚硬拼,如鸡蛋碰石头。只有用计,才能以少胜多。他好容易调了八万人马到前线,跟苻坚的百万大军对阵。谢阁老虽心里有谱,也止不住发虚。不过谢阁老表现镇静,上上下下也就吃了定心丸,没得一个乱套。两边人马在淝水开战了,谢阁老稳坐东山跟人下棋。后首,淝水的敌人果真中计,被东晋八万人马打得七零八落,大败而逃。淝水一仗,救了东晋,谢阁老被封为三公之上。

谢安是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身士族,年轻的时候,跟王羲之是好朋友,经常在会稽东山游览山水,吟诗谈文。他在当时的士大夫阶层中名望很大,大家都认为他是个挺有才干的人。但是他宁愿隐居在东山,不愿做官。有人推举他做官,他上任一个多月,就不想干了。当时在士大夫中间流传着一句话:“谢安不出来做官,叫百姓怎么办?”到了四十多岁的时候,他才重新出来做官。因为谢安长期隐居在东山,所以后来把他重新出来做官这样的事称为“东山再起”。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顾曲周郎"有什么历史典故吗?"顾曲周郎"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顾曲周郎”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顾曲周郎”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顾曲周郎】故事的主人公: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东汉末年名将,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

  • 成语"一毛不拔"有哪些故事?又该怎样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一毛不拔【拼音】:yīmáobùbá【解释】: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原指杨朱的极端为我主义。后形容为人非常吝啬自私。【成语故事】:墨子,名翟,是站国时期的大思想家,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兼爱”,反对战争。差不多与墨子同一时期,有一位叫杨朱的哲学家,反对墨子的“兼爱”,主张”贵生”“重已”

  • 成语"邯郸学步"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邯郸学步”?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邯郸学步【拼音】:hándānxuébù【解释】: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成语故事】:据说,赵国的首都邯郸的人走路的姿态很好看,动作非

  • 历史文化探索:长袖善舞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成语典故

    长袖善舞,拼音是chángxiùshànwǔ,意思是指袖子长,有利于起舞。原指有所依靠,事情就容易成功。后形容有财势会耍手腕的人,善于钻营,会走门路。出自《韩非子·五蠹》。那么成语长袖善舞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拼音】:chángxiùshànwǔ【解释】:

  • 成语"安如泰山"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安如泰山”?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安如泰山【拼音】:ānrútàishān【解释】:形容象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成语故事】:安如泰山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像泰山一样安稳,不可动摇。形容十分稳固。这个成语来源于西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 成语"枕戈待旦"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枕戈待旦"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枕戈待旦”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枕戈待旦”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拼音】:zhěngēdàidàn【解释】:戈:古代的一种兵器;旦:早晨。意思是立志杀敌,枕着武器睡觉等天亮。形容时刻准备作战【成语故事】:西晋的时

  • 成语"世外桃源"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世外桃源”?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世外桃源【拼音】:shìwàitáoyuán【解释】: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成语故事】:晋朝陶渊明在他写的《

  • 历史文化探索:发蒙振落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成语典故

    发蒙振落,拼音是fāméngzhènluò,蒙:遮盖,指物品上的罩物;振:摇动。意思是把蒙在物体上的东西揭掉,把将要落的树叶摘下来。比喻事情很容易做到,出自《史记·汲郑列传》。那么成语发蒙振落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成语故事】:“发蒙振落”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

  • 成语"按图索骥"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按图索骥"是什么意思呢?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按图索骥”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按图索骥”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按图索骥】故事的主人公:孙阳,春秋中期伯乐。在秦国富国强兵中,作为相马立下汗马功劳,得到秦穆公信赖,被封为“伯乐将军”。后来,伯乐将毕生经验总结写成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相马学著

  • 成语"绝妙好辞"有什么历史典故吗?详解曹操绝妙好辞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绝妙好辞”有什么历史典故吗?这个成语出处是《世说新语》,说的是曹操和杨修解释曹娥碑背面题字的故事,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曹操感叹自己的才能不如杨修,说明杨修是才高八斗,绝顶聪明的人。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修从。碑背上见题做“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魏武谓修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