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乘兴而来"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成语"乘兴而来"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249 更新时间:2024/1/10 15:21:45

解释成语“乘兴而来”?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成语】:乘兴而来

【拼音】:chéngxìngérlái

【解释】:乘:趁,因;兴:兴致,兴趣。趁着兴致来到,结果很扫兴的回去。

【成语故事】:

“乘兴而来”这则成语的乘兴失趁一时的高兴。趁着兴趣浓厚的时候到来。比喻高高兴兴地到来。

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徽之传》,徽之曰:“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安道耶?”

王徽之是东晋时的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三儿子,生性高傲,不愿受人约束,行为豪放不拘。虽说在朝做官,却常到处闲逛,不处理官衙内的日常事务。

后来,他干脆辞去官职,隐居在山阴(今绍兴),天天游山玩水,饮酒吟诗,倒也落得个自由自在。

有一年冬天,鹅大雪纷纷扬扬地接连下了几天,到了一天夜晚,雪停了。天空中出现了一轮明月,皎洁的月光照在白雪上,好象到处盛开着晶莹耀眼的花朵,洁白可爱。

王徽之推开窗户,见到四周白雪皑皑,真是美极了,顿时兴致勃勃地叫家人搬出桌椅,取来酒菜,独自一人坐在庭院里慢斟细酌起来。他喝喝酒,观观景,吟吟诗,高兴得手舞足蹈。

忽然,他觉得此景此情,如能再伴有悠悠的琴声,那就更动人了。由此,他想起了那个会弹琴作画的朋友戴逵。

“嘿,我何不马上去见他呢?”

于是,王徽之马上叫仆人备船挥桨,连夜前往。也不考虑自己在山阴而戴逵在剡溪,两地有相当的距离。

月光照泻在河面上,水波粼粼。船儿轻快地前行,沿途的景色都披上了银装。王徽之观赏着如此秀丽的夜色,如同进入了仙境一般。

“快!快!把船儿再撑得快点!”

王徽之催促着仆人,恨不能早点见到戴逵,共赏美景。

船儿整整行驶了一夜,拂晓时,终于到了剡溪。可王徽之却突然要仆人撑船回去。仆人莫名其妙,诧异地问他为什么不上岸去见戴逵。他淡淡地一笑,说:“我本来是一时兴起才来的。如今兴致没有了,当然应该回去,何必一定要见着戴逵呢?”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内助之贤"有什么历史典故吗?"内助之贤"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内助之贤”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内助之贤”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拼音】:nèizhùzhīxián【解释】:妻子能够帮助丈夫,使丈夫的事业、学业、品格方面有了进展,增加丈夫在社会上的地位。【成语故事】:晏婴是战

  • 成语"饮鸩止渴"是什么意思?"饮鸩止渴"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饮鸩止渴”是什么意思?“饮鸩止渴”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参与【饮鸩止渴】故事的主人公:霍谞,字叔智,后汉魏郡邺县人。少年时就是通达经术的儒生。十五岁时曾上书把在狱里的舅舅宋光解救出来。梁商(?-141年),字伯夏,东汉时期外戚、将领,东汉九

  • 成语"孙庞斗智"有什么历史典故吗?"孙庞斗智"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孙庞斗智”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孙庞斗智”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孙庞斗智】故事的主人公:孙膑(生卒年不详),其本名孙伯灵,是中国战国时期军事家,是孙武的后代。庞涓(?—前341年),战国初期魏国名将。【孙庞斗智】是什么意思?孙:孙膑;庞

  • 如何解释成语"如鱼得水"?背后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如鱼得水”?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如鱼得水【拼音】:rúyúdéshuǐ【解释】:好像鱼得到水一样。比喻有所凭借。也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成语故事】:三国时期,曹操的实力很强大,刘备在还没有做皇帝之前,

  • 成语"华而不实"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华而不实”?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华而不实【拼音】:huáérbùshí【解释】:华:开花。花开得好看,但不结果实。比喻外表好看,内容空虚。【成语故事】:晋国大夫阳处父出使卫国回来,路过宁邑,客店的店主看见阳处父一表人才,就决定告

  • 杞人忧天里蕴含了哪种哲学思想?忧天者、忧人者和列子的不同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杞人忧天”是战国思想家列子所汇编的《列子》中的一则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其中主要反映了3种哲学思想,对此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据《列子·天瑞篇》中记载“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文章虚构了一则故事,以杞人和劝谏之人的对话,生动的描绘出忧天者

  • 成语"得陇望蜀"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得陇望蜀”?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得陇望蜀【拼音】:délǒngwàngshǔ【解释】:陇:指甘肃一带;蜀:指四川一带。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贪得无厌。【成语故事】:东汉初年,有两个反对光武帝的地方势力,一个是割据巴蜀的

  • 历史文化探索:髀肉复生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成语典故

    髀肉复生,髀:大腿。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变多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后表示感叹虚度光阴,想要有所作为。那么典故髀肉复生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髀肉复生的故事据《三国志》载,刘备在汝南吃了曹操败仗,兵不足千。他接受部将孙乾建议,暂投荆州刺

  • 成语"作威作福"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作威作福”的历史典故是什么?“作威作福”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东汉刘懿皇帝死后,中常侍(宦官名)孙程趁机联络了18个宦官,迎立济阴王刘保做了皇帝,这就是汉顺帝。汉顺帝18岁时,举行京中会考,南郑人李固在会考中名列第一,被汉顺帝封为

  • 成语"自食其果"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何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自食其果”?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自食其果【拼音】:zìshíqíguǒ【解释】:指自己做了坏事,自己受到损害或惩罚。【成语故事】:宋朝时期,有位大官名叫丘浚的人去拜访一位和尚,但和尚看见丘浚的打扮不像是做官的人,于是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