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如何理解成语"一成一旅"?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如何理解成语"一成一旅"?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599 更新时间:2024/1/21 11:49:26

如何解释成语“一成一旅”?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成语】:一成一旅

【拼音】:yīchéngyīlǚ

【解释】:成:古时以方圆十里为一成;旅:古时以兵士五百人为一旅。形容地窄人少,力量单薄。

【成语故事】:

出于《左传·哀公元年》:“思于是妻之以二姚,而是诸纶,有母一成,有众一旅。”

形容土地狭小,人口很少,势力单弱。

春秋时期,吴越两国发生了战争,吴夫差在大夫伍子胥的辅佐下,击败了越军。越王勾践只剩下五千士卒,被吴军困在会稽山上,危在旦夕。大夫文种和范蠡劝勾践投降。范蠡与文种商议,认为吴王夫差好大喜功,只要说几句颂扬他的话,他就会接受越国投降的。只是伍子胥足智多谋,眼光远大,恐怕不会同意。但是,吴国的太宰伯与伍子胥不和,而且爱财如命,请他从中做工作,此事必成。文种做好了各种准备工作,到了吴军帅帐,向夫差跪拜请降。夫差果然答应了,可是伍子胥前进谏说:“不可。常言说:‘建树德行最好不断培植,去掉毒害最好扫除干净。’勾践这个人不能小视,他能亲近百姓,奖赏有功,胸怀大志,不肯屈从,现在清除分明是援兵之计,以图东山再起。吴越两国世代为敌,今天败在我们手里,这是天意,假如这时不消灭他们,那是养虎遗患,后悔莫及。请国君万万不可答应。”但是,太宰伯因为受了越国的礼物,忙替越国说话,“伍大夫言过其实,勾践只剩下一条小命,还谈什么东山再起?我们吴国所兴乃仁义之师,如连人家投降都不接受,那岂不是让人骂我们大王是暴君吗?”一席话说得夫差火冒三丈,立即决定接受勾践投降。勾践被夫差囚禁10年,然后放回越国。勾践回国后,励精图治,数年工夫越国就强盛起来。这一切夫差全然不知,只有伍子胥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有一年,吴国准备讨伐齐国,勾践听说后,送来了大量礼物,朝中大臣几乎每人都有。文武百官对越国非常满意,只有伍子胥见到这种情况忧心忡忡,坐卧不安,他对夫差说:“国君啊,勾践送礼品给你,是想养肥吴国到时候宰了吃肉啊!越国是吴国的心腹之患,不能留下祸根,趁早除掉它。何必兴师动众去远征齐国,齐国对于吴国来讲,不过像一块布满石头的土田,没有什么价值。何必劳民伤财呢?今天你若不将越国灭掉,将来越国就会灭掉你,历史上这类事多得很。从前有过国灭亡了夏后相,后相的妻子正怀着身孕,逃了出去,生下儿子少康。少康长大后当上了虞部为酋长掌管伙食的官,酋长甚至把两个女儿嫁给了他,并且封他在纶邑,拥有10里见方的土地和500口人。少康凭着这些,几年就发展起来,灭亡了有过国,恢复了原有的天下。现在吴国不如当时的有过国,而越国又大于当时的少康,勾践用10年时间繁衍积聚,再用10年时间训练军队,那时他再来报仇,吴国的宫殿恐怕要变成一片废墟了!”夫差不听伍子前的劝告,却听信伯的谗言,逼伍子胥自杀了。几年后,吴国果然被越国灭亡。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醉翁之意不在酒"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何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醉翁之意不在酒”?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醉翁之意不在酒【拼音】:zuìwēngzhīyìbùzàijiǔ【解释】:原是作者自说在亭子里真意不在喝酒,而在于欣赏山里的风景。后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成语故事】:北宋

  • 三马同槽语出《晋书·宣帝纪》,关于它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成语典故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三马同槽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三

  • 历史文化探索:下笔成章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成语典故

    下笔成章,一挥动笔,就写成文章。形客文思敏捷,文章写得很快。那么成语下笔成章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下笔成章这个成语来自于曹操的儿子“奇才”曹植,形容文思敏捷。曹植,字子建,自幼聪明伶俐,喜欢诗、辞、歌、赋十几岁时就能诵读名篇数百,而且也非常会写文章。所以,很

  • 成语"防微杜渐"有什么历史典故吗?"防微杜渐"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防微杜渐”是什么意思?“防微杜渐”出自于哪里?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东汉和帝时,窦太后亲临朝政,并由太后的兄长窦宪掌握大权,官员们争着逢迎巴结,因此政局混乱不堪。窦氏家族仗势横行乡里,鱼肉百姓,没有人敢揭发他们的恶行。当时的司徒(相

  • 成语"飞将数奇"有什么历史典故吗?"飞将数奇"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飞将数奇”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飞将数奇”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拼音】:fēijiàngshùjī【解释】:飞将:汉朝名将李广;数奇:命运不好。泛指人不走运。【成语故事】:李广是汉朝的名将,擅长骑射。他没有口才

  • 成语"滥竽充数"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滥竽充数"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滥竽充数”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滥竽充数”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滥竽充数意思】滥:失实的,假的。充:冒充。意思是说: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不好的装好的。【典故】据《韩非子》记

  • 成语"唇亡齿寒"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唇亡齿寒”?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唇亡齿寒【拼音】:chúnwángchǐhán【解释】: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成语故事】:晋侯再次向虞国借道去征伐虢国,宫之奇进谏说:“虢国,处在虞国的外面。虢国如果灭

  • 成语"程门立雪"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程门立雪”?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程门立雪【拼音】:chéngménlìxuě【解释】:旧指学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师。【成语故事】:宋代的杨时考到进士后不愿做官,专心研究学问。他起先在颍昌(地名)拜理学家程颢为师,学到了不少知识。程

  • 历史典故自毁长城的主人公是谁?背后是什么样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成语典故

    自毁长城最早记载在《南史·檀道济传》中。南北朝时期,宋国大将檀道济,因为名声太高,左右部将又都骁勇善战,皇帝很不放心,在一些大臣的挑拨之下,把他骗到京城建康想除掉他。檀道济被关进大牢,两眼瞪得像火把一样,又气又恨一口喝下一斛酒(一斛能装五斗米),大吼道:“你们这样做是自毁你们的万里长城啊!(乃坏汝万

  • 成语"燕雀处堂"有什么典故吗?"燕雀处堂"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燕雀处堂”有什么典故吗?成语“燕雀处堂”是什么意思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燕雀处堂】故事的主人公:子顺、赵国。【燕雀处堂】是什么意思?处:居住;堂:堂屋。燕雀住在堂上。比喻生活安定而失去警惕性。也比喻大祸临头而自己不知道。